第2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醫講究藥材的炮製,主要是對藥材進行減毒處理;除此之外還講究「君臣佐使」,通過藥材之間的巧妙配合來降低毒性、增強藥性。每一個環節對水平和經驗的要求都很高,你要是什麼都不懂拿到方子就是莽,或者碰上沒啥本事的庸醫,可不就是只罵中醫無用嗎!

  吳普之所以強調這麼多,還是怕有人看了直播真自己動手搞。

  那問題可就大了!

  吳普給大夥科普了一下有個方子就隨便搞的危害,就地取材拿剛擱筆的蘇軾舉了個例子,說蘇軾這人當年在任地騙了別人治療時疫的藥供當地百姓隨便用。結果後來有一年當地又鬧瘟疫,百姓照方煮了藥來喝,沒想到藥灌下去人病得更重了,死傷無數……

  所以,別莽,千萬別莽!

  當然,這事兒主要還是當時對疾病的了解有限,不管你是流感還是肺炎,只要是傳染病全部統稱為「時疫」。老百姓啥都不懂,可不就是逮著個方子就煮來喝!

  一直到後世都還有這種小老百姓眼裡的萬能良藥來著。

  比如板藍根。

  蘇軾:「……………」

  就不能拿他舉個正面點的例子嗎?!

  吳普說:「你這事就幹得不太正面,你自己寫了篇文章得意洋洋說什麼『巢初授余,約不傳人,指江水為盟,余竊隘之』。講的是你從一個姓巢的老鄉那兒得到了這個方子,和人約好不告訴別人,可你覺得這老鄉太狹隘了,這麼好的方子怎麼可以私藏,必須好好宣傳!於是轉頭你就把它傳給了黃州那邊的醫者,還特意寫了篇《聖散子敘》給它帶貨,直夸喝了它『百疾不生』,表示要藉此讓你這老鄉和方子『同不朽』。」

  蘇軾:「………………」

  吳普說:「唉,『包治百病』這種一聽就不對頭的話你都敢夸,可不就是夸出事來了!」

  這位叫巢君谷的老鄉也蠻冤枉的,都讓蘇軾發誓別外傳了,結果蘇軾這人一點都不遵守承諾!

  蘇軾覺得要是早知道後世有吳普這麼個人,他一定早早把自己的文章全燒了,堅決不讓吳普逮著他的把柄!

  這傢伙為什麼張口就能把別人的黑歷史扒拉出來?

  蘇軾嘆氣:「我那也是想著這麼好的藥方,自己藏起來用太浪費。」

  即使受傷的又是蘇軾,舉例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不少人都收回了抄屠蘇酒方子的手。

  非專業人士當場撤離!

  吳普收穫三份屠蘇酒秘方,把無人機交給蘇軾控場,自己開車去給他們跑腿弄藥材和適合泡藥酒的酒。一路上系統給吳普匯報近來的各項事務,還提到有不少人想要讓阮棠出鏡的事。

  吳普說:「她的工作不適合經常出現在鏡頭前,以後再說吧。你也看著點,別讓網上曝光太多她的資料。」

  系統一口答應。

  吳普很快把藥材和藥酒弄到手,園子裡正好有瞧著很有年代感的水井,所有東西都齊活了。

  就差王安石他們動手了!

  王安石他們幾個已經在鏡頭前高談闊論挺久,蘇軾還提議和彈幕互動,現場和觀眾們交流了不少問題,不僅和王安石他們相互揭短,還順嘴賣了不少同時代熟人的八卦。

  觀眾反響非常熱烈。

  這種八卦座談會多開幾次,蘇軾能把熟人的底全扒了!

  吳普只能心疼一下蘇軾的老朋友們了。

  唉,在北宋已經被蘇軾霍霍過一輪,來到後世還要被蘇軾繼續霍霍!

  吳普在旁邊看著王安石三人動手把藥材磨成藥泥,發現不僅用的藥材有差異,連做法也有差異。

  普通藥酒都是把藥材泡酒里就完事,膽子大點的蛇蟲鼠蟻都往裡泡,泡越久越有奇效。

  屠蘇酒卻是先把藥材研細裝進絹囊放井裡泡一晚,第二天才取出來放入清酒裡頭煮沸了喝。這樣不僅屠蘇酒里有了藥性,連井水也能有一定的藥效!

  大年初一,聚眾喝藥!

  就算喝不上屠蘇酒,井水總是喝得上的,人人有份!

  由此可見,身體健康這個美好願望始終銘刻在廣大人民群眾心裡,千百年來從未改變。

  由於碾藥是個力氣活,還挺考驗耐心。

  考慮到杜甫他們的老胳膊老腿,吳普把馮夢龍他們都給召喚過來了。

  酒一起喝,藥一起碾,公平!

  吳普自己也沒躲懶,捋起袖子哼哧哼哧地研好一包藥材,接著就把藥碾塞給王羲之,開始興致勃勃地記錄王羲之他們的碾藥風姿。

  馮夢龍暗搓搓跑到吳普身邊,和吳普竊竊私語:「不是有那什麼打粉機,藥材放進去就可以打成粉的嗎?」

  馮夢龍現在可是個實打實的現代通,為了寫好通俗文學,那當然是什麼玩意都得懂!

  吳普沒想到馮夢龍居然連打粉機都知道,很懷疑這些小說寫手每天都在研究什麼。

  他振振有詞地解釋:「主要還是展示一下藥材的原貌,順便提高大夥的參與感。你想想要是用了打粉機,你有機會看到子瞻他們碾藥嗎?根據心理學研究,人對自己親自動手參與過的事物總是更為偏愛,參與程度越高,喜愛程度就越高!所以你想想看,咱親自動手泡的屠蘇酒,喝起來肯定滋味更佳。」

  馮夢龍一聽,是這個理。

  現在他們不僅熟悉了屠蘇酒的詳細製作過程,還能收穫大佬們輪流碾藥的寶貴影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