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帶這樣的,別人正在背詩,他在旁邊不停地說「這句可能是另一個詞」「那句也可能不太一樣」「震驚,李白原詩可能是這樣的」,這讓人怎麼背啊!

  這個狗館長,可真不是人!!!

  吳普一臉正直:「你們唐朝詩文傳播全靠手抄,傳抄過程中肯定有很多錯漏之處,不拿出來探討探討,怎麼能探討出最好的版本?我就是隨便給大夥講講,沒別的意思。」

  李白才不信。

  這傢伙肯定是故意的!!!

  吳普在旁邊干擾了差不多十分鐘,把《惜罇空》與《將進酒》的區別仔仔細細給觀眾們講了一遍,就接到歐冶子的電話說他們帶著新劍過來了。

  歐冶子不認識李白,可和他交流鑄件技術的鑄劍師傅認識,還是個李白詩迷,經常帶著家裡人一起狂背李白詩的那種。

  對方一聽博物館請了個李白就分外激動,拉著歐冶子要給李白打造一把佩劍。寶劍配詩仙,說出去多有面子!

  歐冶子見朋友這般熱情,欣然答應和他一起共鑄詩仙劍。

  兩個人合力敲敲打打好些天,可算是弄出一把滿意的唐劍來了!

  這不,歐冶子帶著他的現代鑄劍夥伴一起來給李白送劍,順便近距離見李白一面。

  有歐冶子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鑄劍師傅對清陽博物館莫名有信心,相信吳普請來的太白一定很有太白之風!

  吳普欣喜地溜走了,親自去把歐冶子兩人領到展廊這邊來。

  等他帶著人和劍回到展廊,一刻鐘正好到了。

  吳普把歐冶子他們帶來的詩仙劍拿給李白,順便幫鑄劍師傅轉達一下「我喜歡你,我全家都喜歡你」的喜愛之情。

  李白聽了吳普轉述的話,看著到手的詩仙劍頗為感動。他本來就是個熱情奔放的人,有次汪倫請他喝了好酒,他就毫不吝嗇地寫出了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友情佳句。

  這會兒得了兩位鑄劍師的饋贈,李白當場把那把詩仙劍拔了出來,愛不釋手地賞玩了一番,才高興地說道:「那我就以劍為筆,給你們把《將進酒》寫出來!」

  李白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夥的一致贊同,眾人紛紛推開,給李白留下足夠大的空位來舞劍。

  李白在腦海里把王羲之所寫的《將進酒》過了一遍,確定自己已經記得牢牢的,才邊提劍虛空疾書邊誦背自己寫出的詩句。

  他身姿矯健,劍風凌厲,周圍有靜得出奇,仿佛能聽到利劍震顫之聲。

  哪怕他眼前沒有可題詩的岩壁或空牆,可隨著他身形掠動,眾人卻依稀能看見空中顯現出那一句句暢快淋漓的詩章。

  時光仿佛倒轉千年,李白與友人們到處尋幽訪勝。眾人看著遠處的雲霧與山巒不覺文興大發,只苦於無筆墨在身,無法留下胸腔中那些應景而生的、熱騰騰的詩句!

  此時李白笑道:「這有何難!」他抽出腰間佩劍,於山壁之上縱劍題寫起來。

  以劍為筆,盡書胸臆!

  那人、那詩、那劍,無一不瀟灑,無一不動人!

  當然,這也只是李白的劍舞給人的想像罷了。

  事實上古代的崖刻一般是由廣大勞動人民搭好手腳架,勤勤懇懇地對著圖紙一個字一個字鑿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是崖刻工的心血結晶。

  像章惇那種一言不合自己跑崖壁上題字的反倒是少數!

  人刻工早就是個專業工種。

  據傳北宋末年有不少刻工以刻蘇軾他們的詩文為生,後來朝廷要求他們刻元祐黨人碑立在每個州縣裡頭,有些刻工就毅然拒絕了,說自己以前靠大佬們的詩文養家餬口,怎麼能刻這種意圖讓他們遺臭萬年的東西!

  《將進酒》不算太短,哪怕李白的劍舞是以疾書之勢展開的,也得差不多五分鐘才將整首詩虛空題寫完。

  等到李白收了劍,眾人還沒能緩過神來!

  唐朝時一個熱愛歌舞的年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尋常百姓,都非常喜歡載歌載舞地表達自己的心情,不管是重逢還是別離,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尋常聚會,每一個場合都得賓主盡歡,一起唱個盡興、跳個盡興!

  李白生來就愛熱鬧,哪怕儘是臨時依著詩意字態舞劍,那也是盡得盛唐風流!

  誰見了能忍住不夸一句:「子謫仙人也!」

  吳普也很激動,召喚系統給李白做後期,往劍尖所過之處搞出燙金字的特效,這樣就能看看李白有沒有默寫錯誤了!

  吳普說得有理有據:【我們要嚴謹點,不能讓太白矇混過關。說好要背誦並默寫全文,差一個字,差半句話,都不算全文!】

  系統:【…………】

  系統默默剪輯剛才的李白劍舞給加特效,甚至還熟練地加上了直擊人心的BGM。

  可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這個系統已經是個非常成熟的剪輯手了!

  事實上沒有剪輯的版本也已經在網上引爆一片。

  和現在專門為舞台練習出來的舞蹈不同,李白的劍舞完全就是隨性而為,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自然,屬於從小就生活在那麼一個環境裡才能薰陶出來的暢快自如。

  哪怕沒能看到現場,不少人也能隔著屏幕感受到那瀟灑又張揚的灑脫勁。

  等到清陽博物館官方放出精剪版,系統里的科普值更是一陣暴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