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杜和大蘇啥時候回來啊?想看他倆和太白見面!!」

  系統觀察到直播間裡的討論,瞄了眼蘇軾和杜甫的狀態,發現蘇軾正在趕路,杜甫還在辦離職手續,一時半會都過不來,只能跑去和吳普感慨這可真不湊巧。

  吳普倒不覺得有什麼,李白還不認識杜甫,頂多就是杜甫看到故去的友人激動一下。

  見直播間裡都在討論李白,吳普等他們討論完書法問題後不懷好意地提議:「太白還沒去看過逸少兄寫的《將進酒》,要不我們過去看看?」

  李白剛才已經挨個賞玩過王羲之、趙孟頫他們的新作,正是意猶未盡的時候。聽吳普這麼一提議,李白立刻興沖沖地說:「走,我們這就去看。」

  一行人(拋下馮夢龍和唐寅)去展廊那邊看《將進酒》,李白率先跑了過去,見到王羲之的字後精神一振,逐字逐句地賞玩起來,越看就越喜歡,對著王羲之就是一通猛夸。

  吳普又給李白講了講創作背景。

  大多數學者認為《將進酒》是李白被「賜金放還」後許多年,與朋友們喝酒時直抒胸臆之作。

  所謂的賜金放還,其實就是朝廷把李白給解僱了,給他發了筆辭退補償。

  李白從李翰林又成了無業游民,失去了公務員鐵飯碗,自然鬱悶了好些年,只能拿著錢到處遊山玩水去。

  至於具體是哪一年寫的,想來只有等李白真正寫出來才知道了!

  想想李白在丟了翰林學士這份工作後花了多少功夫寫求職信、求職詩,就讓人忍不住感慨文豪亦凡人,求職受挫也只能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開導開導自己!

  李白聽了也是為自己的未來唏噓不已。不過他倒也不覺得多難過,好歹他一輩子活得瀟瀟灑灑,來個庸才想被人嫉妒都難!

  要是受些苦難、遭些波折就能寫出這樣的好詩,那他還是樂意去走一遭的!

  李白左看右看,愛不釋手,一臉「我的詩真棒」的滿意表情。

  吳普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打開直播間給李白看,和他講起這些年大夥受苦受難的日子。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還要全文背誦!

  簡直令人髮指啊!

  為了彌補大夥這麼多年來受的傷害,你這位始作俑者(之一)難道不該現場來個背誦並默寫全文嗎?!

  李白:「………………」

  好傢夥,怪不得引他來看《將進酒》,原來是在這裡等著他!

  第121章

  李白其人,熱情好客,特別愛交朋友(能和他喝到一塊就更好了)。

  吳普給他看了直播間在線人數,居然已經直逼十萬,大多都是被「李白騎鯨」吸引來的!

  再看彈幕,那更是密密麻麻,全都在說「來一個!來一個!」,那熱情簡直能直逼雲霄。

  甚至還有人現場背起時來,從「床前明月光」背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大夥怎麼能不對李白又愛又恨呢,多少人的啟蒙都在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多少人潦倒時憤然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多少人低谷時寬慰自己「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那些詩句背的時候千難萬苦,恨不能摔詩人本人臉上讓他自己背,可當某一年某一天看到某一個人或者某一道風景時忍不住脫口說出那些遙遠而美好的辭章時,就會欣喜且慶幸地發現它們早已烙印在自己腦海深處、融合到自己血脈之中。

  怎麼會不喜歡李白!

  怎麼會不喜歡那一個個曾經把才華貢獻出來堆壘出龐大而美麗的華夏文明的人!

  李白看著屏幕上快到自己沒法看清的彈幕,看著那一句句或熟悉或陌生的詩句,一開始是想笑的,接著又斂了笑,點頭說道:「那我就背這首《將進酒》吧。」

  吳普笑眯眯:「給你一刻鐘的時間夠嗎?」

  李白信心滿滿:「沒問題,綽綽有餘。」

  李白是沒深刻認識到吳普有多坑,才會這麼說。

  等李白開始背的時候,吳普表示不能讓觀眾們乾等著。他開始在旁邊介紹起《將進酒》另一個出土版本,那個版本名叫《惜罇空》。

  這標題一聽就知道什麼意思了:酒罇空了!不能繼續喝個痛快太可惜了!

  大概就是李白和朋友們喝酒,喝著喝著發現酒沒了。李白正喝到興頭上,瞅了眼自己的朋友們,開始作詩瘋狂暗示:你們瞅瞅,酒罇已經空了啊,有沒有人掏錢去買點回來繼續喝?

  《惜罇空》是敦煌出土抄本里的內容,裡頭傳抄的這首李白的詩有好幾句和原句有微妙的差異。

  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惜罇空》裡頭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前者是吹自己牛逼,後者是把朋友也一起吹了,還挺符合酒桌暢飲的熱烈氛圍!

  還有另兩個字讀來更帶勁,那就是「古來聖賢皆寂寞」,在《惜罇空》裡頭是「古來聖賢皆死盡」,聽著就很擲地有聲!

  就是不怎麼文雅。

  想來更推崇風流雅致的宋人傳抄李白詩集的時候,應該會首選「古來聖賢皆寂寞」。

  當初李白寫的到底是啥,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了,連眼前的李白本人都不知道——畢竟他還沒寫!

  李白:「…………」

  正在背詩的李白轉頭幽幽地看著吳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