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登高》這種常考題他也是不會的,那可是幾年後的詩。

  好在還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春望》保底,要不然杜甫的默寫題就要全軍覆沒了。

  蘇軾那邊情況也差不多,他倒是超前點播了自己所有詩詞,但也就是看看而已,遇到特別有感覺的他才反覆賞玩,其他哪會一字不落全背下來啊?

  還有一些他自己以前寫的,這會兒也忘得差不多了。

  大體意思可能還記得,逐字逐句默下來就得再衡量衡量了!

  實在想不起來,他也唯有當場編一句答進去。

  與此同時,沒搶到房間位置的觀眾們蹲守直播間,齊刷刷對著兩個陣營的題目開始虛空答題,一時間彈幕上詩句亂飛。

  看得不少暗中觀察的人忍不住感慨,很多自己以為忘得乾乾淨淨的詩詞,實際上……真的忘得乾乾淨淨了!

  可惡!

  咱堂堂華夏人,怎麼可能背不出高考必背古詩詞!

  還有你個老杜,看你濃眉大眼的,怎麼連自己的詩都背不出來?!

  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第一輪PK結束,結果幾乎是立刻就出現在所有人眼前。

  杜甫答對了兩句。

  蘇軾也答對了兩句。

  勢均力敵,不相上下!

  兩個人可都菜到家了。

  雙方陣營的三百個觀眾裡面除了少數划水人外,平均答對題數比他們本人要多!

  主要還是蘇軾杜甫兩個人的詩都是重點必背內容,而且背起來還挺朗朗上口的。

  要論背誦難度,那還得提到用典狂魔辛棄疾。

  這傢伙一首詞可以塞進十個八個典故,不了解的人根本理解不透。

  比如要讀懂課本上那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你得知道孫權、宋武帝劉裕、宋文帝劉義隆、霍去病、廉頗這些人;也得知道什麼是「封狼居胥」、為什麼說「元嘉草草」、為什麼悲嘆烽火揚州路、為什麼提到佛狸祠以及為什麼問「尚能飯否」。

  用典狂魔,誠不我欺!

  相比之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類的,多背幾次就想忘都忘不掉了。

  時隔多年依然張口就來。

  看到蘇軾和杜甫兩個人的默寫結果,直播間集體靜了一會。

  接著有人自發地給他們找補起來:這個老杜可是764年的杜甫,不知道《旅夜書懷》和《登高》多正常啊!

  至於大蘇,他其實大體上是記得的,就是細節上寫錯了那麼一點,無情的打分系統就直接判錯!

  符合人設!

  一點沒崩!

  有人起了頭,彈幕立刻又熱鬧起來——

  「我有點期待他們鑑賞自己的詩詞了!」

  「笑死,我覺得他們會拖自己陣營後腿啊。」

  「別擔心,兩邊都拖後腿,那不是等於沒拖後腿?」

  「說得好有道理,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我想起以前有個人的文章被拿去當高考題,讓考生賞析一下結尾為什麼說『魚眼睛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考完後大夥跑去問作者有啥深意,作者無奈地說『我也不知道啊』。」

  「我也記得以前有個作家的女兒寫作業遇到爸爸的文章,拿著題目去問她爸爸『作者寫下這段文字時的心境如何』,她爸爸一看,嘆著氣說『趕稿趕得想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等著大蘇和老杜分析他們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蘇軾和杜甫哪裡想得到現代人的險惡用心,他們看見自己陣營的人基本比自己答對得多,一時間心情無比複雜。

  也不知該懊惱自己記不住自己的名篇名句,還是該欣慰自己的詩文居然折磨了這麼多後世學子。

  要知道現代高考無異於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環,他們的詩文能劃入高考出題範圍,代表著他們這些詩文在後世得到了極大的認可!

  現在問題來了,他們一開始對自己信心滿滿的名篇名句默寫已經折戟沉沙,接下來的詩歌鑑賞會不會出問題?

  蘇軾和杜甫目光幽幽地看向吳普,橫看豎看都覺得這小子渾身上下寫滿了「不懷好意」。

  吳普一臉無辜,接收到蘇軾兩人的譴責眼神後還十分關心地詢問:「要不要休息一下再繼續?」

  休息有什麼用?

  臨時抱佛腳也來不及了啊!

  賊船都上了,還能臨陣脫逃不成?

  蘇軾無奈地說:「開始第二輪吧!」

  第64章

  第二輪PK開始,蘇軾很快面臨著杜甫剛面臨過的困境——

  他抽到的是《臨江仙·惠州改前韻》。

  一看這標題就曉得,這是一首他沒寫過的詩。

  他抵達惠州,至少得是六十了。

  等他寫出來,少說也得十多年後。

  第一道是選擇題,做起來倒是簡單。

  雖然這題放眼望去生詞,諸如修辭、擬人、借景抒情之類的,但仔細一琢磨也不是讀不懂,連猜帶蒙也能選出答案。

  再看第二個問題,蘇軾頓時苦思冥想起來。

  「有詩評說,全詞籠罩著『一愁到底』的灰濛濛的意味。詩人的愁從何而來?」

  詞裡倒是有兩個愁字,可要問他當時愁從何來,他怎麼知道?他皺著眉琢磨了一會,估摸著是暮春對白頭,春天過去了,自己也老了,所以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