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顯眼一瞧,便知是有人提前做了籌劃,知道自己將進入隴山峽谷。
佐將紛紛對謝潺崇拜起來,「御史中丞真料事如神也。」
謝潺起身走到幄帳外,立在蒼茫雪色中,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密報傳來馬廉調動雍城守軍的消息,他要為李雘爭取更多的時間。
*
篝火旁,拓跋宏起身,「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李雘卻遞給他一串肉,氣定神閒地表示,「十日足已。」
李雘下令暗衛兵分兩路,一路散在隴山里,截斷馬廉搜尋獨孤淳和馬佩玉的信息傳遞,另一路跟著他和拓跋宏前行。
柴三妙:「你們要去哪裡?」
「不是你們,是我們。」李雘糾正她,並給出答案,「重返雍城。」
「雍城?」
柴三妙本以為他們將一路東去法門寺,與呂元赤匯合。
「不僅是牽涉岐州的安西輿圖大案,仙遊觀里的女冠到底是誰?你不想知道嗎?」
她當然想,「怎麼回去?李都尉的身份此刻並不好使。」
李雘讓她無須憂心,去了便知。
原來李雘不僅僅是為了逃離馬廉的圈套,返回雍城調查真相,才是他的目的。
馬廉不會料到,李雘調虎離山,殺出一記回馬槍,直搗扶風馬氏的老巢。
兵不厭詐,這才是李雘冒險以謝潺做重餌的意義。
萬里雲淡,風雪滿路,山迴路轉,蹤跡難覓。
馬廉期盼的暴雪,最後成就的卻是李雘。
第45章 .重返雍城不存在的夢中人
李雘的作息時間比柴三妙意料的有規律,他總是起的很早,安靜地洗漱,等他跟拓跋宏晨練對抗完畢,再回到帳篷,正好等到她睡夠起來,幫她更衣洗漱,時間恰好。
他之前都沒有叫醒過她,今日卻一反常態,天沒亮就開始膩歪。
柴三妙閉著眼睛略微抱怨,「天還沒亮呢。」
李雘在她頸項間悶笑,「天亮了就沒意思了。」
他拉她坐起來,替她著外袍,也不知道他要做甚,半夢半醒間,柴三妙已經披上大氅,連人帶氅被李雘抱出帳篷。
山風寒冷刺骨,刮臉生疼。
柴三妙清醒幾分,被李雘單手抱著往山林深處去。
「做什麼?」她問。
李雘壓低嗓子,「是要對你做些什麼。」
柴三妙瞪他一眼,逗笑了李雘,「帳篷里都不怕,現在倒怕了,把你賣了換些上路盤纏。」
柴三妙手上發力,摟近他,突然就親了李雘的嘴角,「我怕什麼?就怕某人捨不得。」
李雘心情愉悅,拍了她的腿。
密林盡頭,是絕壁斷崖。
山谷迎風,晨光微啟,李雘尋了一塊凸起的巨石坐下來,將柴三妙抱在懷中,又將大氅的兜帽替她帶好,避風。
眼前山巒疊嶂,雲海飄渺,山川沉浸在黎明前的靜謐之中,人仿佛向前邁出一步,便能臨空虛步,御風而行。
「道家仙境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幽遠之名山洞府。」
柴三妙感概《雲笈七籤》里說得正是眼前這副模樣,美不勝收。
「我修行在玄都觀中,以往也只能從道家典籍的書頁里、宮苑御觀的壁畫上見得,吳博士一定在入宮前便已遊歷山河,所以才能將山河壯麗描繪得鮮活。」
李雘說他昨日就發現這處斷崖,想她一定會喜歡,便想帶她來看看。
他從腰間蹀躞取下篳篥一支,問柴三妙,「記得在西市的食攤上,你說跟著樂坊的大善才學過篳篥。」
柴三妙哪裡認真學過,當初是柴正覺說篳篥是盧祁交給他與安掌柜聯絡的證物。
柴三妙說:「我學藝不精。」
李雘讓她試一試,她只有硬著頭皮吹了首最簡單的小調,在靜謐的山谷中格外清晰。
李雘在她身邊撐著臉笑,「是不怎麼樣,你以後也不用去跟著什麼樂坊善才學了。」
「怎麼?你要教我?」
「我教你也不是不夠格。」
李雘從柴三妙手裡接過篳篥,起了個勢,吹奏一首西州的曲子,樂調舒緩,在山谷間迴蕩。
雄鷹在雲海中若隱若現,留戀盤桓,好似在尋覓夥伴。
柴三妙回想起在西市食攤上,李雘告訴她篳篥聲調悠揚,很遠很遠便能聽到它的召喚,原來是真的。
「我做了一個夢。」她說:「夢裡,你不是聖人。」
李雘吹完一曲,停下,「夢裡,我是誰?」
「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柴三妙想起夢中他的樣子,她告訴他,「夢裡的你,只是個年輕的長安少郎。」
「哦~是嗎?」李雘說。
「嗯。」
她的眼睛裡有喜悅,好似真的遇到多年前的他。
夢裡的那個少郎,是平陽柴氏的女兒一見鍾情的男人。
李雘輕撫她的眉眼,竟然開始嫉妒她口中的那個男人,「你喜歡他嗎?」
他問得很認真,嚴肅地跟她討論一個不存在的夢中人。
柴三妙沒有回答,他卻說:「那個人,沒有束縛在大明宮裡,沒有困在含元殿的那把座椅上,不用活在門閥傾軋的鬥爭里,不必利用自己的婚姻當做籌碼,只是單純的為自己而活,娶自己想娶的女子,育一雙兒女,建一間陋室茅舍,終南山下良田幾畝,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粗茶淡飯,美酒瓜果,冬觀飛雪,夏聽蟬鳴。」
佐將紛紛對謝潺崇拜起來,「御史中丞真料事如神也。」
謝潺起身走到幄帳外,立在蒼茫雪色中,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密報傳來馬廉調動雍城守軍的消息,他要為李雘爭取更多的時間。
*
篝火旁,拓跋宏起身,「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李雘卻遞給他一串肉,氣定神閒地表示,「十日足已。」
李雘下令暗衛兵分兩路,一路散在隴山里,截斷馬廉搜尋獨孤淳和馬佩玉的信息傳遞,另一路跟著他和拓跋宏前行。
柴三妙:「你們要去哪裡?」
「不是你們,是我們。」李雘糾正她,並給出答案,「重返雍城。」
「雍城?」
柴三妙本以為他們將一路東去法門寺,與呂元赤匯合。
「不僅是牽涉岐州的安西輿圖大案,仙遊觀里的女冠到底是誰?你不想知道嗎?」
她當然想,「怎麼回去?李都尉的身份此刻並不好使。」
李雘讓她無須憂心,去了便知。
原來李雘不僅僅是為了逃離馬廉的圈套,返回雍城調查真相,才是他的目的。
馬廉不會料到,李雘調虎離山,殺出一記回馬槍,直搗扶風馬氏的老巢。
兵不厭詐,這才是李雘冒險以謝潺做重餌的意義。
萬里雲淡,風雪滿路,山迴路轉,蹤跡難覓。
馬廉期盼的暴雪,最後成就的卻是李雘。
第45章 .重返雍城不存在的夢中人
李雘的作息時間比柴三妙意料的有規律,他總是起的很早,安靜地洗漱,等他跟拓跋宏晨練對抗完畢,再回到帳篷,正好等到她睡夠起來,幫她更衣洗漱,時間恰好。
他之前都沒有叫醒過她,今日卻一反常態,天沒亮就開始膩歪。
柴三妙閉著眼睛略微抱怨,「天還沒亮呢。」
李雘在她頸項間悶笑,「天亮了就沒意思了。」
他拉她坐起來,替她著外袍,也不知道他要做甚,半夢半醒間,柴三妙已經披上大氅,連人帶氅被李雘抱出帳篷。
山風寒冷刺骨,刮臉生疼。
柴三妙清醒幾分,被李雘單手抱著往山林深處去。
「做什麼?」她問。
李雘壓低嗓子,「是要對你做些什麼。」
柴三妙瞪他一眼,逗笑了李雘,「帳篷里都不怕,現在倒怕了,把你賣了換些上路盤纏。」
柴三妙手上發力,摟近他,突然就親了李雘的嘴角,「我怕什麼?就怕某人捨不得。」
李雘心情愉悅,拍了她的腿。
密林盡頭,是絕壁斷崖。
山谷迎風,晨光微啟,李雘尋了一塊凸起的巨石坐下來,將柴三妙抱在懷中,又將大氅的兜帽替她帶好,避風。
眼前山巒疊嶂,雲海飄渺,山川沉浸在黎明前的靜謐之中,人仿佛向前邁出一步,便能臨空虛步,御風而行。
「道家仙境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幽遠之名山洞府。」
柴三妙感概《雲笈七籤》里說得正是眼前這副模樣,美不勝收。
「我修行在玄都觀中,以往也只能從道家典籍的書頁里、宮苑御觀的壁畫上見得,吳博士一定在入宮前便已遊歷山河,所以才能將山河壯麗描繪得鮮活。」
李雘說他昨日就發現這處斷崖,想她一定會喜歡,便想帶她來看看。
他從腰間蹀躞取下篳篥一支,問柴三妙,「記得在西市的食攤上,你說跟著樂坊的大善才學過篳篥。」
柴三妙哪裡認真學過,當初是柴正覺說篳篥是盧祁交給他與安掌柜聯絡的證物。
柴三妙說:「我學藝不精。」
李雘讓她試一試,她只有硬著頭皮吹了首最簡單的小調,在靜謐的山谷中格外清晰。
李雘在她身邊撐著臉笑,「是不怎麼樣,你以後也不用去跟著什麼樂坊善才學了。」
「怎麼?你要教我?」
「我教你也不是不夠格。」
李雘從柴三妙手裡接過篳篥,起了個勢,吹奏一首西州的曲子,樂調舒緩,在山谷間迴蕩。
雄鷹在雲海中若隱若現,留戀盤桓,好似在尋覓夥伴。
柴三妙回想起在西市食攤上,李雘告訴她篳篥聲調悠揚,很遠很遠便能聽到它的召喚,原來是真的。
「我做了一個夢。」她說:「夢裡,你不是聖人。」
李雘吹完一曲,停下,「夢裡,我是誰?」
「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柴三妙想起夢中他的樣子,她告訴他,「夢裡的你,只是個年輕的長安少郎。」
「哦~是嗎?」李雘說。
「嗯。」
她的眼睛裡有喜悅,好似真的遇到多年前的他。
夢裡的那個少郎,是平陽柴氏的女兒一見鍾情的男人。
李雘輕撫她的眉眼,竟然開始嫉妒她口中的那個男人,「你喜歡他嗎?」
他問得很認真,嚴肅地跟她討論一個不存在的夢中人。
柴三妙沒有回答,他卻說:「那個人,沒有束縛在大明宮裡,沒有困在含元殿的那把座椅上,不用活在門閥傾軋的鬥爭里,不必利用自己的婚姻當做籌碼,只是單純的為自己而活,娶自己想娶的女子,育一雙兒女,建一間陋室茅舍,終南山下良田幾畝,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粗茶淡飯,美酒瓜果,冬觀飛雪,夏聽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