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龍泉在半路就接到京城中飛鴿傳來的聖諭,說蘇御史已經找到,眼下正在靈州,命他們直接前往靈州,聽候蘇晏差遣。至於所需糧草,已由皇帝親自責成戶部調度。

  皇帝在給蘇晏的密旨中寫道:萬事開頭難,清河新接手地方政務,想要大刀闊斧改革,必然得罪當地權貴,觸動一張張利益網。朕既然授命於你,讓你做朕手中之劍,便不會只任你一人披荊斬棘。這五千錦衣衛,均是精銳人馬,其中半數,在十多年前曾隨朕北征,是戰火洗禮過的勇士。如今借你,不僅為壯聲勢和防身,更為了在關鍵時刻能以力破巧,事半功倍。

  末了一句是:「秋月寒江,見之如見卿。北關漸冷,切切保重,勿立於風口浪尖。」

  蘇晏將密旨反覆讀了幾遍,連書寫時筆毫誤觸紙頁的、針尖大小的墨點,也當做作品細細欣賞,最後感佩萬分:皇帝對他的信任與厚愛,真可謂無以復加。雖說明君用人不疑,但似這般連親衛與舊部都能借用的信重,叫他何以為報!唯有鞠躬盡瘁,早日清平一方了。

  他花了整整一天時間,給皇帝寫了封十幾頁的長奏摺,詳細分析陝西馬政廢弛的諸多原因,點明當地官吏瀆職、豪紳橫霸、邊軍牟利等諸般弊病,最後提出了八條改革方案。

  -

  紫禁城,奉天殿。

  今日皇帝並未御門聽政,而是選擇在殿內小朝。六部大臣列隊丹墀兩側,景隆帝高居龍椅,左下側坐著陪同議政的太子朱賀霖。

  一名聲音清亮的內侍,正在高聲誦讀監察御史蘇晏從陝西遞送來的奏摺。

  「其一,慎擇卿寺官員,罷黜不職,薦舉賢能。」

  提請罷免苑馬寺卿李融為首的二十八名不稱職官員。視其情節輕重,有的發送回京、另行任用;有的免職放回,冠帶閒住。

  提請擢升十二名素有才幹、剛正不阿的中低階官員,升任主官。

  提請將經驗豐富的山西行太僕寺卿袁琰,調任為陝西行太僕寺卿,頂替原寺卿嚴城雪。

  提請吏部增派官員十六名,分別入駐兩寺、茶馬司、鹽課司,填補罷黜後的空缺。

  提請提高兩寺官員待遇,按官階增加月俸,其他衙門當以體統相待,不許與之抗禮。

  提請實行每年一度的兩寺官員考核制度,由朝廷派遣的督理馬政御史親自主持,當地巡撫、巡按官不得干涉,永以為例。

  如此一來,等於是陝西兩寺與涉及馬政的官署,高階官員幾乎全員換血。

  蘇晏之前曾許諾,給兩寺提升待遇,言出必行。只不過提是提了,享受到新待遇的卻不是原來那批主官,而是空降部隊和最底層的小吏差役。

  吏部左侍郎與右侍郎開始爭論,如此大面積官員調動,是否會引發不良反應?一個人認為摧枯拉朽、破而後立,一個認為恐導致基層官吏人心動盪。

  卻聽龍座上的天子道:「如此貪官污吏的人心,要來何用?准了。」

  -

  陝西,靈州。

  蘇晏乘坐的馬車正行駛在前往平涼府的路上,成百上千的錦衣衛披甲持銳,拱衛兩側,充分顯示出欽差大臣的赫赫聲威。

  十幾名被罷黜的官員結隊來攔車訴冤,跪伏在馬前,哭天抹淚,求巡撫御史網開一面。

  蘇晏撩開車簾,探出個腦袋,很和藹地朝他們揮手:「別棧戀職位了,走吧,啊。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

  「其實種紅薯也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還有玉米,都是菲律賓……呃,是蘇祿國商人從美洲引進的,只要把這兩樣莊稼種好了,我大銘永不會亡於災荒。你們肩負重任,可不比在閒衙里翹腿喝茶有意義得多?去吧去吧。」

  「大人,當心偷襲。」荊紅追說著,握住蘇晏的肩膀,把他腦袋也一併拉回車廂,理直氣壯地攬在自己肩窩。

  蘇晏經歷了兩次暗殺,一次是刺客潛入驛站,被荊紅追一劍削了兩隻手,還有一次對方剛靠近外圍,就被錦衣衛當場抓獲,都沒能得手。

  反倒被他順藤摸瓜查出了背後指使,用尚方劍直接砍了腦袋。

  主使們的腦袋用石灰醃製了,傳閱到陝西各府城、州縣。傳了一圈以後,暗殺就此絕跡。

  不過,荊紅侍衛唯恐他家大人頭髮絲被風吹掉一根,依然像頭豎著耳朵的獵犬,警惕性十足。

  但這回出問題的不是被罷免的官員,畢竟他們哭唧唧一番後,最後還是得認命,回家種紅薯去。

  而是平涼郡王——朱攸苟。

  對,就是不許別人綽號「狗王」,險些將人斬首示眾的那位。

  第126章 釘子戶必須拔

  紫禁城,奉天殿。

  誦讀太監的聲音清亮高亢,餘音在金鑾殿內迴蕩:

  「……其二,清復牧馬草場。」

  提請重新丈量土地,安插界標,恢復原有的十六萬頃草場。

  提請嚴懲占地開墾私田的官豪勢要,凡盜耕草場者,依律問罪,並追征盜耕期間的牟利。

  提請頒布實施「清退令」,若抗令不遵,不肯退還盜占的土地,則官員解職、軍丁發落邊衛、百姓判流刑。負責的官吏不用心清查者,一併治罪。

  這一項眾臣無有異議,很快就通過了。

  景隆帝朝藍喜招招手。

  藍喜當即挨過去,側耳細聽吩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