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你何錯之有?況且他都罰過你了,你不必再認錯了。」

  淮淵懵懂地聽著皇祖母的教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太后見他很願意聽自己的教導,心中滿足,轉念想起三皇子一事,她看了一眼齊順。

  齊順上前低聲道:「北邊邊境不安穩,這幾日都在調兵,虎符也是放在合陽殿內的。」

  他把聲音壓得極低,「只要讓太子殿下去君後身邊看一看...就能事半功倍。」

  虎符和玉璽不可能輕易示人,能進合陽殿議事的,都是淮瑾留給明飛卿的心腹,對明後忠誠不二,太后沒法從這些人口中獲知玉璽和虎符的安放位置,只能把所有希望寄託到淮淵身上。

  她將淮淵摟到懷裡,說:「既然他拿了玉露團來向你賠罪,阿淵大人有大量,原諒你父君就是,你不是說想去看看他嗎?現在祖母允許你去。」

  淮淵一臉喜悅,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去父君身邊,不過被太后拽住了:「阿淵,你父君手上,有一件玄黑色的小老虎還有一塊玉龍,你可見過?」

  淮淵努力回想,天真地答:「小老虎我沒看見,但小龍一直放在父君手邊,父君說那個叫...」他頓了頓,想起來了,「那叫玉璽!是很厲害很厲害的東西!」

  太后點點頭:「是了,不過比玉璽更厲害的,是一隻小老虎。」

  玉璽只能推行政令,而虎符卻可以號令三軍。

  如果要讓東邊十二城給三皇子放行,那道假聖旨上必須加蓋虎符印。

  太后編了個謊哄淮淵說:「這兩樣東西都十分重要,祖母怕你父君日理萬機,把它們弄丟了。」

  淮淵被嚇住了:「那可怎麼辦呀!東西丟了父君一定會著急的!」

  太后順勢說:「祖母可以替他留心著。阿淵只要告訴祖母,這兩樣東西被放在何處就行。」

  淮淵:「那阿淵去問問父君?」

  太后正色道:「不能問!你要悄悄地留意。」

  淮淵一知半解地點點頭。

  ·

  合陽殿內。

  明飛卿正與聞恆商議北游叛亂一事。

  聞恆:「北游十二個部落陷入混戰,隨時可能波及到北邊邊境,與北游接壤的六城百姓日夜難安。」

  明飛卿雙眉顰蹙:「北游一向不安分,淮瑾在的時候還能震懾幾分,所謂內部混戰,安知不是掩人耳目,指不定哪一日就用混戰的藉口攻打我國邊城。」

  聞恆憂愁道:「君後所言極是,北游是草原部落,人人都會騎馬射箭,必要時候全民皆兵,倘若他們真對邊境動了心思,只怕邊境十萬兵馬會有些吃力啊。」

  明飛卿執筆寫下調兵的聖旨:「再撥二十萬去北地鎮守,由聞安領兵。」

  聞安受寵若驚,立刻上前拱手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聞恆卻想著另一層:「這二十萬精銳如果去了北邊,皇城四周的守衛又會減弱一半,萬一有內亂,國都會陷入被動境地,不如將南邊二十萬兵馬調回些許?」

  南邊二十萬軍隊的統帥是西溱最強戰將宋百,可南國這三年很是安分,西溱上下都有些放鬆警惕,覺得北邊邊境更需要宋百這樣的大將坐鎮。大可把聞安和宋百對換。

  明飛卿卻直接駁斥回去:「不可,南邊二十萬和宋百一個都不能調。」

  這二十萬是留給淮瑾的後路,有朝一日兩國兼併,西溱必須有個接應的軍隊。

  宋百是少數幾個知道南國國君是淮瑾的人。

  除非皇城危急,他絕不能輕易被調動。

  明飛卿寫完聖旨,拿起玉璽在右下角蓋章:「當年淮瑾排兵時就已經將皇城放在最中心的位置上,東西南北十二城的軍隊都可算作皇城守衛,只要沒有聖旨下達,沒有哪一支叛軍有本事攻到皇城來。」

  西溱的排兵布局像一個八卦圖,東西南北十二城的軍隊輻射皇城所有方向,皇城處於被保護的中心位置,從四面八方擊潰西溱所有城池的守衛才可能攻打到皇城。

  但這絕對是不可能的,能給西溱造成實質威脅的只有南國,如今南國休戰,北游之流雖是個隱患,卻還不夠格被視為對手。

  就連大軍班師回朝都得有通行聖旨做憑證,十二城才可能放行。無召強行回京的軍隊,可直接當叛軍誅殺。

  淮瑾人不在明飛卿身邊,卻未雨綢繆地給明飛卿留下了一個固若金湯無懈可擊的西溱。

  聞恆清楚那十二城的守將也都是可信之人:「先帝考慮周全,是微臣杞人憂天了。」

  明飛卿正要拿起虎符,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動靜,他下意識要把虎符藏進抽屜,卻見推門進來的是淮淵。

  小小一個人兒在門縫裡怯懦地望向明飛卿。

  明飛卿放鬆下來,把虎符放到桌上,抬手止住殿外要阻攔的天青。

  他親自過去給淮淵開了殿門。

  淮淵站在殿外,不敢踏進來。

  他侷促地問:「父君還...還喜歡阿淵嗎?」

  明飛卿抓過阿淵的手仔細看,見上頭已經結痂無礙,放心許多,他摸摸淮淵的頭:「傻孩子,父君怎麼會不喜歡你呢?」

  淮淵眼裡含著一汪淚,撲進明飛卿懷裡,也不說話,就蹭在他的肩膀上。

  明飛卿抱著他,溫言柔語地說:「那日是父君不好,下手重了。」

  淮淵一邊流淚一邊搖頭:「......兒臣知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