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頁
網民們被這些論文震驚了。
「好多啊,真的假的,一個人可以發表那麼多篇論文嗎?」
「跪了……這些論文名,我一個都看不懂。」
「我去,難怪我說季椽這名字那麼眼熟。我去年的論文引用全部是他的,這個人的論文屌爆了!」
「我們導師也經常推薦他的論文,他是真的超級厲害。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查不到他任何資料,我們都以為他在國外。」
「季椽已經有五六年沒發表過新論文了,我家導師猜測他可能去世了,沒想到居然還在世,還去當了大學老師。」
「對對,我老師也這麼說的。以季椽的論文深奧程度,他肯定是位老人,五六年沒出新論文,不是退休就是去世了。」
從彭教授展示那些論文截圖開始,參與留言的網民終於從普通人轉到學術圈。
並非他們不為季椽說話,只因季椽的個人資料是機密,不認識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季椽長什麼樣,只能憑論文的深奧程度判斷,感覺季椽是位學識淵博的老學者。
再加上季椽離開科研界五六年,科研界很多人都以為季椽已經退休或死亡。
誰能想到那名被傳賄賂校長的大學老師就是他?他們只以為是同名同姓罷了。
「所以說,別管季椽什麼背景,他的學識當大學老師綽綽有餘,根本不需要賄賂校長吧?」
「如果季椽是那個人的話,不如說校長請求他當老師吧?」
「博主撒謊了對吧?其實是自己被淘汰了不甘心,所以污衊季椽和校長!」
「也可能是同名同姓,又沒照片,怎麼證明季椽是同一個人?」
網友們的猜測並無意義,因為季椽的資料是保密的,普通人根本查不到。就連林子贍說的1998年相關信息,也因為後來的「863計劃」被全部隱藏了屬於季椽的那部分。
「這個人一定是季椽老師!」
只有被季椽教過的學生才知道老師有多博學,根本不需要賄賂校長。因此學生們也想幫老師說話,只是他們人微言輕,解釋的話瞬間被淹沒在網民的罵聲中。
如今看到有希望,全班同學都開始在網上搜索,想找到季椽老師與這些論文有關的證據。
然後,之前怎麼搜索關鍵詞都查不到的資料,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出現了。
「1998年,季椽……」
這名女學生搜出了一段採訪視頻。視頻上的人穿著一身橙紅色工程服,模樣年輕俊美,與如今區別不大,他正在向記者講述著製造衛星的內容,身前有一排小字:「工程師—季椽(微小衛星負責人)。」
女學生愣了愣,驚喜的叫出來:「啊啊啊是老師,真的是季椽老師!」
女學生興奮的打開班級群,開始打字:「各位,我找到證據了,季椽老師是……」
「各位,找到證據了,快去博客看!」
群里已經有人提前發言,並附上連結。女學生點開,在博客上看到一篇長長的圖文。因為博客不能發視頻,所以博主是一張張截圖的。
圖片的內容正是女學生剛剛看到的那個視頻。
「很顯然,我們都被騙了。以我查到的資料,季椽想當物理老師根本不需要賄賂校長。相反,以他的水平,當一名物理老師實在太屈才了(圖)(圖)(圖)。」
「臥槽這張臉!」有女網友興奮的發言:「要早說他長這麼好看,就算他是花錢當的老師,我也願天天去上課啊!」
「現在還信什麼賄賂校長的鬼話?看看那幾個字——工程師,衛星負責人!這樣的人當個大學老師還需要給校長十萬?搞笑嗎?」
「還沒確定這個人是那個大學老師吧?萬一同名呢?」
季椽的學生趕緊發言:「沒有錯,這個人就是我們的物理老師季椽。」
「我偷拍過上課的季椽老師,證明他們是同一個人。(圖)」
圖片一出,再度引來一片尖叫。
「啊啊啊這也太帥了吧!比工程師時還帥,求季椽老師的課程表,我要天天打車去蹭課。」
「確實是同一個人,所以這個博主說季椽花十萬賄賂校長是造謠吧?」
「造謠的博主和罵季椽的人,快向季椽老師道歉!」
「已經舉報了,快道歉!」
另一邊,根本不知道網絡發生什麼的季椽,正在校長辦公室喝茶聊天,突然陸續接到朋友們電話。
「季椽,你去當大學老師了?」
「季椽,聽說你遇到麻煩了,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季椽,你為什麼要去當老師?那麼閒快來實驗室幫我啊!」
季椽的朋友們全部是沉迷於科研的人,此時打電話過來已經算反應很快了,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停止自己的實驗出來的。
在電話與季椽確認過,網上那個被造謠的大學老師就是他本人後,紛紛開始在網絡上為季椽聲援。
由於他們大多人都很忙,沒人刷過博客,臨時註冊的小號沒有權威性,乾脆直接拿單位的官博發聲。
「你發這篇謠言的時候,大概不知道季椽除了富二代以外,還是中科院院士吧?你不知道季椽除了中科院院士外,還是衛星基地工程師吧?總之,我也要說句,你死定了,不要以為我們科研者不說話就好欺負!」
正追著博主要道歉的眾網友懵。
「好多啊,真的假的,一個人可以發表那麼多篇論文嗎?」
「跪了……這些論文名,我一個都看不懂。」
「我去,難怪我說季椽這名字那麼眼熟。我去年的論文引用全部是他的,這個人的論文屌爆了!」
「我們導師也經常推薦他的論文,他是真的超級厲害。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查不到他任何資料,我們都以為他在國外。」
「季椽已經有五六年沒發表過新論文了,我家導師猜測他可能去世了,沒想到居然還在世,還去當了大學老師。」
「對對,我老師也這麼說的。以季椽的論文深奧程度,他肯定是位老人,五六年沒出新論文,不是退休就是去世了。」
從彭教授展示那些論文截圖開始,參與留言的網民終於從普通人轉到學術圈。
並非他們不為季椽說話,只因季椽的個人資料是機密,不認識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季椽長什麼樣,只能憑論文的深奧程度判斷,感覺季椽是位學識淵博的老學者。
再加上季椽離開科研界五六年,科研界很多人都以為季椽已經退休或死亡。
誰能想到那名被傳賄賂校長的大學老師就是他?他們只以為是同名同姓罷了。
「所以說,別管季椽什麼背景,他的學識當大學老師綽綽有餘,根本不需要賄賂校長吧?」
「如果季椽是那個人的話,不如說校長請求他當老師吧?」
「博主撒謊了對吧?其實是自己被淘汰了不甘心,所以污衊季椽和校長!」
「也可能是同名同姓,又沒照片,怎麼證明季椽是同一個人?」
網友們的猜測並無意義,因為季椽的資料是保密的,普通人根本查不到。就連林子贍說的1998年相關信息,也因為後來的「863計劃」被全部隱藏了屬於季椽的那部分。
「這個人一定是季椽老師!」
只有被季椽教過的學生才知道老師有多博學,根本不需要賄賂校長。因此學生們也想幫老師說話,只是他們人微言輕,解釋的話瞬間被淹沒在網民的罵聲中。
如今看到有希望,全班同學都開始在網上搜索,想找到季椽老師與這些論文有關的證據。
然後,之前怎麼搜索關鍵詞都查不到的資料,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出現了。
「1998年,季椽……」
這名女學生搜出了一段採訪視頻。視頻上的人穿著一身橙紅色工程服,模樣年輕俊美,與如今區別不大,他正在向記者講述著製造衛星的內容,身前有一排小字:「工程師—季椽(微小衛星負責人)。」
女學生愣了愣,驚喜的叫出來:「啊啊啊是老師,真的是季椽老師!」
女學生興奮的打開班級群,開始打字:「各位,我找到證據了,季椽老師是……」
「各位,找到證據了,快去博客看!」
群里已經有人提前發言,並附上連結。女學生點開,在博客上看到一篇長長的圖文。因為博客不能發視頻,所以博主是一張張截圖的。
圖片的內容正是女學生剛剛看到的那個視頻。
「很顯然,我們都被騙了。以我查到的資料,季椽想當物理老師根本不需要賄賂校長。相反,以他的水平,當一名物理老師實在太屈才了(圖)(圖)(圖)。」
「臥槽這張臉!」有女網友興奮的發言:「要早說他長這麼好看,就算他是花錢當的老師,我也願天天去上課啊!」
「現在還信什麼賄賂校長的鬼話?看看那幾個字——工程師,衛星負責人!這樣的人當個大學老師還需要給校長十萬?搞笑嗎?」
「還沒確定這個人是那個大學老師吧?萬一同名呢?」
季椽的學生趕緊發言:「沒有錯,這個人就是我們的物理老師季椽。」
「我偷拍過上課的季椽老師,證明他們是同一個人。(圖)」
圖片一出,再度引來一片尖叫。
「啊啊啊這也太帥了吧!比工程師時還帥,求季椽老師的課程表,我要天天打車去蹭課。」
「確實是同一個人,所以這個博主說季椽花十萬賄賂校長是造謠吧?」
「造謠的博主和罵季椽的人,快向季椽老師道歉!」
「已經舉報了,快道歉!」
另一邊,根本不知道網絡發生什麼的季椽,正在校長辦公室喝茶聊天,突然陸續接到朋友們電話。
「季椽,你去當大學老師了?」
「季椽,聽說你遇到麻煩了,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季椽,你為什麼要去當老師?那麼閒快來實驗室幫我啊!」
季椽的朋友們全部是沉迷於科研的人,此時打電話過來已經算反應很快了,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停止自己的實驗出來的。
在電話與季椽確認過,網上那個被造謠的大學老師就是他本人後,紛紛開始在網絡上為季椽聲援。
由於他們大多人都很忙,沒人刷過博客,臨時註冊的小號沒有權威性,乾脆直接拿單位的官博發聲。
「你發這篇謠言的時候,大概不知道季椽除了富二代以外,還是中科院院士吧?你不知道季椽除了中科院院士外,還是衛星基地工程師吧?總之,我也要說句,你死定了,不要以為我們科研者不說話就好欺負!」
正追著博主要道歉的眾網友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