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李臣簡原本是真心有了退隱的打算,但經他這樣遊說,也沒有辦法,只得暫且應了。
兄弟兩人穿過幽深的宮掖,途經紫宸殿廣場時頓住了腳步。放眼望,巨大的平台邊緣,有個用以排水的溝渠,上以兩尺寬雕花九龍板覆蓋著,他們年少的時候,兄弟四個排著隊在石板上走過,也不知哪裡有趣,反正就是玩得不亦樂乎。
晃十幾年過去了,昨日曆歷在目,如今剩下的,卻只有他們兩個了。
“大哥打算怎麼處置三哥?”李臣簡問,其實心裡也明白,終是留不得的。這樣的人,即便流放到沙門島去,只活著,總有辦法殺個回馬槍。
陳國公沒有說話,慢慢向前面清理戰場的人群走去。
處處都是血,浸透了墁磚,染出片深濃的墨『色』。兵士和宮人抬水來清洗,下子潑出去,翻滾的小簇浪花涌到了漢白玉欄杆上,那水泛著泡沫,原來早就染成了紅『色』。
好半晌,陳國公才轉頭對他說:“人關在大理寺了,明日咱們起去看看他吧!”
這去,應當是最後的送別,見過了這次,生不會再相逢。
李臣簡說好,知今晚不回去了,便打發身邊人回府向夫人報個平安,請她好好休息,不必擔心他。
夜清理過後,宮掖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祥和,李臣簡從值宿廬舍里出來,看見太陽慢慢升上東邊慶寧宮的殿頂,宮牆遮擋的地浸泡在陰霾下,廣場正以西,卻已經躍入盛大的光輝之。
小黃門掖著兩快步上來通稟:“陳國公邀公爺同前往大理寺。”
陳國公就駐守在前面的大慶殿,那裡是文武大臣上朝的地,今日過後,就由他來主持大局了。
李臣簡應了,到前面與他匯合,兩個人同出了宣德門,再看見三出闕,又有了另番悟。
陳國公徐徐長出了口氣,個嶄新的,屬於他的時代就來了。他瞥了李臣簡眼,他還是那樣波瀾不興的樣子,沒有喜悅也沒有悲傷,仿佛勝敗對他來說都是尋常。他又恢復到以前的狀態,淡泊從容,缺失野心和欲望,對俗世的切冷眼旁觀。
陳國公釋然,畢竟帝位明明唾可得,卻讓了他,這樣的兄弟還有什麼可疑心的。
兩人策馬趕往大理寺,雖已過了立春,牢獄裡依舊陰冷異常,就算是大白天,甬內也燃著火把。
獄卒在前引路,牢房裡關押的不單是李禹簡,還有跟他起造反的舊部。這些人敗者為寇,已經喪盡了鬥志,見他們進來,紛紛偏過頭去,因為知喊冤求饒都沒有用,乾脆省下力氣了。
李禹簡的牢房在甬盡頭,老遠便見他坐在稻草,搭在膝頭,仰頭靠在牆上,不知在思忖什麼。發有人到了跟前,也只是抬起眼,百無聊賴地瞥了瞥他們。
陳國公:“三郎,你何至於走到這步。”
他哼笑了,“大哥這話說得有趣,你我都是樣的人,不同之處不過是你在牢外,我在牢內罷了。”
若是問他最恨的是誰,他反倒沒有那麼恨李堯簡,在他心裡,這位大哥不足為懼,最終的對從來都是李臣簡。
於是調轉視線看向他,“忌浮,切都在你掌握之,就連圈禁也是事先算好的,對嗎?”
李臣簡淡然望著他:“我不過順勢而為,切都是三哥挑起的,如今求仁得仁,三哥不該有什麼怨言。”
李禹簡說是,“願賭服輸,我絕不後悔。只是我心裡直有個疑問,我想問你……問你……”話到嘴邊,竟是有些問不出口。
就像個美夢,戳破了,便下子落進冰窟里,連最後對人世的眷戀也會消亡。但是不問,心裡總是懷疑,活到這樣把年紀才遇見的真愛,自己那樣千珍萬地呵護著,最後若是場騙局,那麼又情可以堪呢。
他望著李臣簡,啞然失,李臣簡輕嘆了口氣,“三哥這樣聰明人,其實心裡早就有了答案,又何必多此問。”
李禹簡明白了,臉上帶著慘澹的笑,緩緩頭,“果真是我技不如人,該我有此劫。”
見過了,最後也沒有什麼悔悟之心,可見這人當真是沒有必再留了。陳國公蹙了蹙眉:“你時日不多了,靜心思過吧。”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李臣簡最後再看他眼,有些悲憫地說:“下輩子不再做兄弟了,三哥找個尋常人家,過尋常的日子吧。”
過尋常日子,多好的祈盼啊,直面過風雲變化,才知尋常的可貴。
走出大理寺大門,抬眼便見個披著斗篷的人站在台階下,看他們來了,迎上前納了個福:“二位公爺請安。”
陳國公看了李臣簡眼,李臣簡向他介紹:“這是長平倉茶鹽司判官之梁氏,因父親含冤獲罪,充入軍營,後為我所用,安排進了楚國公府。”
陳國公明白過來,“就是她?”
李臣簡了頭,“他日論功賞,還望大哥審她父親的案子,還梁判個公。”
陳國公自然滿口答應,不在話下。
繪螢款款福下身去,“多謝二位公爺。”復向李臣簡,“妾想進去探探,還望公爺應允。”
裡面的人再也不足為懼了,最後的相見也算了了李禹簡的心事,陳國公沒有什麼異議,李臣簡便頷首好,“去吧。”
兄弟兩人穿過幽深的宮掖,途經紫宸殿廣場時頓住了腳步。放眼望,巨大的平台邊緣,有個用以排水的溝渠,上以兩尺寬雕花九龍板覆蓋著,他們年少的時候,兄弟四個排著隊在石板上走過,也不知哪裡有趣,反正就是玩得不亦樂乎。
晃十幾年過去了,昨日曆歷在目,如今剩下的,卻只有他們兩個了。
“大哥打算怎麼處置三哥?”李臣簡問,其實心裡也明白,終是留不得的。這樣的人,即便流放到沙門島去,只活著,總有辦法殺個回馬槍。
陳國公沒有說話,慢慢向前面清理戰場的人群走去。
處處都是血,浸透了墁磚,染出片深濃的墨『色』。兵士和宮人抬水來清洗,下子潑出去,翻滾的小簇浪花涌到了漢白玉欄杆上,那水泛著泡沫,原來早就染成了紅『色』。
好半晌,陳國公才轉頭對他說:“人關在大理寺了,明日咱們起去看看他吧!”
這去,應當是最後的送別,見過了這次,生不會再相逢。
李臣簡說好,知今晚不回去了,便打發身邊人回府向夫人報個平安,請她好好休息,不必擔心他。
夜清理過後,宮掖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祥和,李臣簡從值宿廬舍里出來,看見太陽慢慢升上東邊慶寧宮的殿頂,宮牆遮擋的地浸泡在陰霾下,廣場正以西,卻已經躍入盛大的光輝之。
小黃門掖著兩快步上來通稟:“陳國公邀公爺同前往大理寺。”
陳國公就駐守在前面的大慶殿,那裡是文武大臣上朝的地,今日過後,就由他來主持大局了。
李臣簡應了,到前面與他匯合,兩個人同出了宣德門,再看見三出闕,又有了另番悟。
陳國公徐徐長出了口氣,個嶄新的,屬於他的時代就來了。他瞥了李臣簡眼,他還是那樣波瀾不興的樣子,沒有喜悅也沒有悲傷,仿佛勝敗對他來說都是尋常。他又恢復到以前的狀態,淡泊從容,缺失野心和欲望,對俗世的切冷眼旁觀。
陳國公釋然,畢竟帝位明明唾可得,卻讓了他,這樣的兄弟還有什麼可疑心的。
兩人策馬趕往大理寺,雖已過了立春,牢獄裡依舊陰冷異常,就算是大白天,甬內也燃著火把。
獄卒在前引路,牢房裡關押的不單是李禹簡,還有跟他起造反的舊部。這些人敗者為寇,已經喪盡了鬥志,見他們進來,紛紛偏過頭去,因為知喊冤求饒都沒有用,乾脆省下力氣了。
李禹簡的牢房在甬盡頭,老遠便見他坐在稻草,搭在膝頭,仰頭靠在牆上,不知在思忖什麼。發有人到了跟前,也只是抬起眼,百無聊賴地瞥了瞥他們。
陳國公:“三郎,你何至於走到這步。”
他哼笑了,“大哥這話說得有趣,你我都是樣的人,不同之處不過是你在牢外,我在牢內罷了。”
若是問他最恨的是誰,他反倒沒有那麼恨李堯簡,在他心裡,這位大哥不足為懼,最終的對從來都是李臣簡。
於是調轉視線看向他,“忌浮,切都在你掌握之,就連圈禁也是事先算好的,對嗎?”
李臣簡淡然望著他:“我不過順勢而為,切都是三哥挑起的,如今求仁得仁,三哥不該有什麼怨言。”
李禹簡說是,“願賭服輸,我絕不後悔。只是我心裡直有個疑問,我想問你……問你……”話到嘴邊,竟是有些問不出口。
就像個美夢,戳破了,便下子落進冰窟里,連最後對人世的眷戀也會消亡。但是不問,心裡總是懷疑,活到這樣把年紀才遇見的真愛,自己那樣千珍萬地呵護著,最後若是場騙局,那麼又情可以堪呢。
他望著李臣簡,啞然失,李臣簡輕嘆了口氣,“三哥這樣聰明人,其實心裡早就有了答案,又何必多此問。”
李禹簡明白了,臉上帶著慘澹的笑,緩緩頭,“果真是我技不如人,該我有此劫。”
見過了,最後也沒有什麼悔悟之心,可見這人當真是沒有必再留了。陳國公蹙了蹙眉:“你時日不多了,靜心思過吧。”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李臣簡最後再看他眼,有些悲憫地說:“下輩子不再做兄弟了,三哥找個尋常人家,過尋常的日子吧。”
過尋常日子,多好的祈盼啊,直面過風雲變化,才知尋常的可貴。
走出大理寺大門,抬眼便見個披著斗篷的人站在台階下,看他們來了,迎上前納了個福:“二位公爺請安。”
陳國公看了李臣簡眼,李臣簡向他介紹:“這是長平倉茶鹽司判官之梁氏,因父親含冤獲罪,充入軍營,後為我所用,安排進了楚國公府。”
陳國公明白過來,“就是她?”
李臣簡了頭,“他日論功賞,還望大哥審她父親的案子,還梁判個公。”
陳國公自然滿口答應,不在話下。
繪螢款款福下身去,“多謝二位公爺。”復向李臣簡,“妾想進去探探,還望公爺應允。”
裡面的人再也不足為懼了,最後的相見也算了了李禹簡的心事,陳國公沒有什麼異議,李臣簡便頷首好,“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