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4頁
還是那個老問題,等朝鮮國主來了,接受其覲見的將會是晉王、還是一位新帝?或者是別的什麼名頭?
其實,誰都不傻,為何明知道楚軍已經占據漢城了,還在為是否出兵而爭執不休?
逼宮而已。
王笑聽得明白某些人的言外之意。
——「晉王,你是出兵了不假。但你到底用的什麼名義?這社稷若還是楚朝的社稷,你繞得開太宗皇帝的祖訓嗎?這大楚的太祖皇帝對蒙元對外擴張之策極力否定,親列十五大不征之國,嚴禁後世子孫征討。你看,你今次違背大楚的楚訓,我們不得不出言反對,我們知你志在四海,往後開疆擴土再有此事又何等麻煩?不若……改制稱帝?」
所有的諫言與爭執,其實都漸漸地匯聚成了這樣一個聲音。
它不停在皇極殿裡迴蕩著,充斥在王笑耳邊。
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都想讓王笑知道,這個舊有的社稷已開始限制王笑擴張的野心。
有人是出於忠心,有人只是想成為從龍之臣,也有人是真心為國事著想。
當然有人沉默著,憐憫著周室社稷,卻對王笑的大權在握感到無奈。
而能真正明白王笑心意的人不多,但總是有的。
總之,廟堂之上,也如世間百態……
王笑聽著聽著,忽然也覺得……這個國,或許也可以改一改了。
也許只是換一個國號,也許可以改一個制度。
也許是稍作改變,也許是大刀闊斧。
當前能夠做到何種程度?他也想要看一看。
——看一看吧,沒關係,士大夫們都是聰明人,不管遇到什麼名份上的事都能想出辦法解決。
——別總是你們逼我,讓我也來逼一逼你們吧。
於是,王笑轉過頭,看向了身邊的皇帝。
那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周衍」,穿著皇袍、戴著皇冠。
雖然它是一塊木頭,但上面雕刻的面容卻是栩栩如生。細心的太監還給它上了一層粉,遠看的話顯得十分真實。
王笑伸出手,放在了皇帝的背上。
用力一推。
皇帝從龍椅上跌落了下去。
「咚……咚……咚……」
幾聲響。
木頭砸在龍椅前,跳了一下,滾落到了漢白玉台階的下面。
接著,它滾出了簾帳,滾到了群臣面前,搖晃了一會兒,最後靜靜地躺在那裡。
明晃晃的龍袍蓋在上面,卻不能完全遮掩住它的本質。
就只是一塊木頭而已。
「陛下……」
「陛……」
爭論聲戛然而止。
群臣呆愣住,每個人都盯著這塊木頭,露出錯愕的表情。
滿殿俱靜,鴉雀無聲……
番外篇·辭帝賦
長街之上,一個中年男子走過。
二樓茶館靠窗位置上的田川角榮目光落在他身上,眼中泛起沉思之色。
從在對面的鄭平小聲說道:「那人就是江蘇行省布政使羅德元了。」
鄭平是商人打扮,衣著富貴,說完又補了一句:「聽說他任期已滿,考評不錯,馬上要進京任職了。」
「是嗎?」田川角榮道:「我看他一個隨從也沒帶,不像是個高官。」
他眯了眯眼,只見不遠處有一輛腳蹬的黃包車,方才那個羅德元便是從車上下來的。
田川角榮對這種小車頗感興趣,他在長崎就從未見過此物。
當然,這小車看著雖不難製造,但對路面很有要求,要想推行並不容易,也只有這南京城能有這樣平整的道路。
不愧是「萬國都會」的大城……
「田公子有所不知,那姓羅的一向就是這德性,出門並不帶隨從。」鄭平道。
田川角榮再次把注意力放回到羅德元身上,見對方走在路上身子挺得筆直,臉色不威自怒,確有幾分官氣。
「他就不怕被人刺殺嗎?」
「這南京城如今治安甚好。」鄭平道:「再說了,姓羅的平時上下衙走的這條道路多有巡丁。若真要去某地視察,衙門自會配備護衛。呵,那人也是出了名的摳,幕僚、僕役一個不雇,全是官府給他配的。」
田川角榮抿了一口茶水,微微冷笑,道:「摳?讓他摳,若我現在下去,一刀就能捅死一個布政使。」
「這……雖是如此,只怕田公子也逃不掉。」
「逃不掉就逃不掉。」田川角榮道:「用我一個小人物,換他這樣的一方大員,有何不值當的?」
鄭平有些尷尬,縮了縮脖子,暗想沒來由陪這個狠人把自己的命送在這裡。
幸而,田川角榮說得雖兇狠,但又道:「不過我這次費盡周折才遠渡重洋,不是來殺他的,我還有重要事情要辦……算這姓羅的走運。」
「是、是,在小的看來,田公子前程遠大,性命遠比姓羅的貴重。」鄭平鬆了一口氣。
兩人再轉頭往窗外看去,只見羅德元已拐進了一條巷子。
「說正事吧。」田川角榮道:「我這次來,可以帶走多少遺臣?」
「三百七十八人。」
「這麼多?」
「是。」鄭平道:「都是心向我隆昌帝與國公爺的忠直之士,文人、武士、工匠都有,還有大量的典籍、財物。」
說到這裡,他壓低聲音,把頭湊得更近,輕聲道:「還有幾張火器圖,都是軍械局還在制的最新火器。」
其實,誰都不傻,為何明知道楚軍已經占據漢城了,還在為是否出兵而爭執不休?
逼宮而已。
王笑聽得明白某些人的言外之意。
——「晉王,你是出兵了不假。但你到底用的什麼名義?這社稷若還是楚朝的社稷,你繞得開太宗皇帝的祖訓嗎?這大楚的太祖皇帝對蒙元對外擴張之策極力否定,親列十五大不征之國,嚴禁後世子孫征討。你看,你今次違背大楚的楚訓,我們不得不出言反對,我們知你志在四海,往後開疆擴土再有此事又何等麻煩?不若……改制稱帝?」
所有的諫言與爭執,其實都漸漸地匯聚成了這樣一個聲音。
它不停在皇極殿裡迴蕩著,充斥在王笑耳邊。
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都想讓王笑知道,這個舊有的社稷已開始限制王笑擴張的野心。
有人是出於忠心,有人只是想成為從龍之臣,也有人是真心為國事著想。
當然有人沉默著,憐憫著周室社稷,卻對王笑的大權在握感到無奈。
而能真正明白王笑心意的人不多,但總是有的。
總之,廟堂之上,也如世間百態……
王笑聽著聽著,忽然也覺得……這個國,或許也可以改一改了。
也許只是換一個國號,也許可以改一個制度。
也許是稍作改變,也許是大刀闊斧。
當前能夠做到何種程度?他也想要看一看。
——看一看吧,沒關係,士大夫們都是聰明人,不管遇到什麼名份上的事都能想出辦法解決。
——別總是你們逼我,讓我也來逼一逼你們吧。
於是,王笑轉過頭,看向了身邊的皇帝。
那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周衍」,穿著皇袍、戴著皇冠。
雖然它是一塊木頭,但上面雕刻的面容卻是栩栩如生。細心的太監還給它上了一層粉,遠看的話顯得十分真實。
王笑伸出手,放在了皇帝的背上。
用力一推。
皇帝從龍椅上跌落了下去。
「咚……咚……咚……」
幾聲響。
木頭砸在龍椅前,跳了一下,滾落到了漢白玉台階的下面。
接著,它滾出了簾帳,滾到了群臣面前,搖晃了一會兒,最後靜靜地躺在那裡。
明晃晃的龍袍蓋在上面,卻不能完全遮掩住它的本質。
就只是一塊木頭而已。
「陛下……」
「陛……」
爭論聲戛然而止。
群臣呆愣住,每個人都盯著這塊木頭,露出錯愕的表情。
滿殿俱靜,鴉雀無聲……
番外篇·辭帝賦
長街之上,一個中年男子走過。
二樓茶館靠窗位置上的田川角榮目光落在他身上,眼中泛起沉思之色。
從在對面的鄭平小聲說道:「那人就是江蘇行省布政使羅德元了。」
鄭平是商人打扮,衣著富貴,說完又補了一句:「聽說他任期已滿,考評不錯,馬上要進京任職了。」
「是嗎?」田川角榮道:「我看他一個隨從也沒帶,不像是個高官。」
他眯了眯眼,只見不遠處有一輛腳蹬的黃包車,方才那個羅德元便是從車上下來的。
田川角榮對這種小車頗感興趣,他在長崎就從未見過此物。
當然,這小車看著雖不難製造,但對路面很有要求,要想推行並不容易,也只有這南京城能有這樣平整的道路。
不愧是「萬國都會」的大城……
「田公子有所不知,那姓羅的一向就是這德性,出門並不帶隨從。」鄭平道。
田川角榮再次把注意力放回到羅德元身上,見對方走在路上身子挺得筆直,臉色不威自怒,確有幾分官氣。
「他就不怕被人刺殺嗎?」
「這南京城如今治安甚好。」鄭平道:「再說了,姓羅的平時上下衙走的這條道路多有巡丁。若真要去某地視察,衙門自會配備護衛。呵,那人也是出了名的摳,幕僚、僕役一個不雇,全是官府給他配的。」
田川角榮抿了一口茶水,微微冷笑,道:「摳?讓他摳,若我現在下去,一刀就能捅死一個布政使。」
「這……雖是如此,只怕田公子也逃不掉。」
「逃不掉就逃不掉。」田川角榮道:「用我一個小人物,換他這樣的一方大員,有何不值當的?」
鄭平有些尷尬,縮了縮脖子,暗想沒來由陪這個狠人把自己的命送在這裡。
幸而,田川角榮說得雖兇狠,但又道:「不過我這次費盡周折才遠渡重洋,不是來殺他的,我還有重要事情要辦……算這姓羅的走運。」
「是、是,在小的看來,田公子前程遠大,性命遠比姓羅的貴重。」鄭平鬆了一口氣。
兩人再轉頭往窗外看去,只見羅德元已拐進了一條巷子。
「說正事吧。」田川角榮道:「我這次來,可以帶走多少遺臣?」
「三百七十八人。」
「這麼多?」
「是。」鄭平道:「都是心向我隆昌帝與國公爺的忠直之士,文人、武士、工匠都有,還有大量的典籍、財物。」
說到這裡,他壓低聲音,把頭湊得更近,輕聲道:「還有幾張火器圖,都是軍械局還在制的最新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