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3頁
「是,你都問過許多遍了。」
「那下次出門,可以帶我去找大哥玩嗎?我也想在草原上騎馬,京城的馬場太小了。」
唐芊芊白了兒子一眼,道:「瞧給你能的。」
「娘你總是要說我,就不能像爹一樣誇我嗎。」
小呆瓜這孩子確實是有些欠打壓的,他性子最像王笑,常喜歡用他漂亮的笑容來蒙人,故作天真無辜,其實心底里極有主意。
唐芊芊早看透兒子的德性,偏是每次想打壓他一番,總有人出來護他。
「好了,芊芊你又說他。」
小呆瓜於是笑了笑,有些得意地看了娘親一眼,轉身跑開。
「說好了哦,下次出門,我們去草原上玩。」
「誰跟你說好了……」
「晉王回來啦!」忽有婢子喜滋滋地喊道。
等王笑的車馬進了府,自是又有一番熱鬧。
秦小竺當先跑回來,笑道:「我和王笑騎馬先到的,後面有許多禮物,快叫人去拿,我給你們都帶了好東西啊。」
在她身後,王笑苦笑不已。
「你別跑,有了身子還這般鬧騰……」
一句話,堂上愈發熱鬧。
淳寧最先拉住秦小竺,輕聲問道:「你終於有了?」
「對呀。」秦小竺聲音雖低,已壓不住話語裡的歡喜。
「真的?」
「嗯嗯,晚了半個多月,你別看只晚半個多月,我把過脈了,就是有了。」
「太好了……」
「是吧?我和王笑費了好大勁,千辛萬苦……」
秦小竺確實是太過於高興,顯得雀躍不已,抱著淳寧嘰嘰喳喳說了一會,又覺還有許多話不宜在堂上說,要帶淳寧回屋子裡說。
「走,我告訴你,有好幾個姿勢,都是王笑琢磨出來的……」
淳寧驀地臉一紅,轉頭又瞥向王笑,腳下卻不動。
那邊王笑正挨個與妻子兒女抱著親近,唐芊芊的目光已向秦小竺看了過來。
「嗯?」
「嗯什麼嗯。」
「你就沒話想和我說嗎?」唐芊芊走近了笑問道。
秦小竺有些怵她,卻還是虛張聲勢道:「我還要跟你匯報不成?」
唐芊芊瞥了王笑一眼,道:「當時出門可是說好了,你是去看著笑郎的。」
「幹嘛?人又不是狗,有什麼好看的。再說了,這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
唐芊芊只是笑。
她這笑容就讓秦小竺有些心虛,低聲道:「你又聽說什麼了?消息也太靈了吧……那個,烏雲珠只是以前救過王笑,大家玩得比較好嘛,我也很喜歡她啊。」
「哦?」
「幹嘛還看我,王笑又沒怎樣,他都說了他會克制自己,還說有我們就已經知足了……」
秦小竺聲音不小,一旁的顧橫波聽在耳里,隱約覺得……這話竟有些耳熟呢。
那邊王笑正與纓兒牽在一起說話,纓兒也聽到了這邊的說話,問道:「少爺,芊芊姐和小竺在說什麼?」
「唔,別理她們。對了,瀋陽那邊有個小姑娘來京城遊玩一下,會暫住在我們府里,纓兒帶她一起逛逛好不好?」
「好啊。」纓兒應得很乖巧。
但她想了想,卻是又問道:「就是芊芊姐說的,少爺也許要迎一位滿洲姑娘進門嗎?」
「那倒是沒有。」
諸女目光看去,見王笑目光坦蕩、語氣誠懇,看來是真心沒有再娶的意思,不由暗想看來是因為一些風言風語有所誤會了。
這天,顧橫波到堂上見了那位從遼東來京城遊歷的烏雲珠,卻在心中升起了一個念頭。
——看來笑郎又遇到他所謂意志力的考驗了,卻不知這次他能不能從牛角尖里鑽出來,與內心和解……
……
隨著王笑再次回到京城,各處的戰亂也已平定,這一年天下間已有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勢。
十一月,消息傳來,八旗餘部攻下了漢城,幸而朝鮮國主李淏被楚軍救出,將帶著李朝宗室往楚京避難。
等楚軍平滅了八旗殘部,李淏已登船出海。大將羊倌只好駐軍漢城,暫時先委派官吏開始治理戰後殘局……
而這京城這邊,朝堂上下也為此事吵得不可開交。
比如有人拿太祖的祖訓出來說朝鮮乃「不征之國」,出兵毫無實利。
事實上,楚朝出兵已成了既定事實,仗都已經打完了,如今所議的,只是「名義」二字。
王笑是不喜歡開朝會的,也就此事連著開了數日朝會……
皇極殿。
龍椅前的漢白玉台階處依然掛著一層簾帳。
楚帝周衍還是龍體未愈,王笑如以往一樣站在簾帳後面代為主持朝局。
殿上,群臣侃侃而談……
「太祖皇帝祖訓,凡海外夷國,如朝鮮、安南、占城……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切記不可……」
「此言廖矣,朝鮮毗鄰遼東,關係甚重,他日或有外隙,後患不可復言。莫如趁此時機,即派大員收其全土改為行省,設郡縣治之,方為上策……」
「師出何名?汝等忘祖訓乎?此非楚朝乎?!」
「……」
先是吵著出師的名義,漸漸的,話題卻又回到王笑頭上。
「那下次出門,可以帶我去找大哥玩嗎?我也想在草原上騎馬,京城的馬場太小了。」
唐芊芊白了兒子一眼,道:「瞧給你能的。」
「娘你總是要說我,就不能像爹一樣誇我嗎。」
小呆瓜這孩子確實是有些欠打壓的,他性子最像王笑,常喜歡用他漂亮的笑容來蒙人,故作天真無辜,其實心底里極有主意。
唐芊芊早看透兒子的德性,偏是每次想打壓他一番,總有人出來護他。
「好了,芊芊你又說他。」
小呆瓜於是笑了笑,有些得意地看了娘親一眼,轉身跑開。
「說好了哦,下次出門,我們去草原上玩。」
「誰跟你說好了……」
「晉王回來啦!」忽有婢子喜滋滋地喊道。
等王笑的車馬進了府,自是又有一番熱鬧。
秦小竺當先跑回來,笑道:「我和王笑騎馬先到的,後面有許多禮物,快叫人去拿,我給你們都帶了好東西啊。」
在她身後,王笑苦笑不已。
「你別跑,有了身子還這般鬧騰……」
一句話,堂上愈發熱鬧。
淳寧最先拉住秦小竺,輕聲問道:「你終於有了?」
「對呀。」秦小竺聲音雖低,已壓不住話語裡的歡喜。
「真的?」
「嗯嗯,晚了半個多月,你別看只晚半個多月,我把過脈了,就是有了。」
「太好了……」
「是吧?我和王笑費了好大勁,千辛萬苦……」
秦小竺確實是太過於高興,顯得雀躍不已,抱著淳寧嘰嘰喳喳說了一會,又覺還有許多話不宜在堂上說,要帶淳寧回屋子裡說。
「走,我告訴你,有好幾個姿勢,都是王笑琢磨出來的……」
淳寧驀地臉一紅,轉頭又瞥向王笑,腳下卻不動。
那邊王笑正挨個與妻子兒女抱著親近,唐芊芊的目光已向秦小竺看了過來。
「嗯?」
「嗯什麼嗯。」
「你就沒話想和我說嗎?」唐芊芊走近了笑問道。
秦小竺有些怵她,卻還是虛張聲勢道:「我還要跟你匯報不成?」
唐芊芊瞥了王笑一眼,道:「當時出門可是說好了,你是去看著笑郎的。」
「幹嘛?人又不是狗,有什麼好看的。再說了,這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
唐芊芊只是笑。
她這笑容就讓秦小竺有些心虛,低聲道:「你又聽說什麼了?消息也太靈了吧……那個,烏雲珠只是以前救過王笑,大家玩得比較好嘛,我也很喜歡她啊。」
「哦?」
「幹嘛還看我,王笑又沒怎樣,他都說了他會克制自己,還說有我們就已經知足了……」
秦小竺聲音不小,一旁的顧橫波聽在耳里,隱約覺得……這話竟有些耳熟呢。
那邊王笑正與纓兒牽在一起說話,纓兒也聽到了這邊的說話,問道:「少爺,芊芊姐和小竺在說什麼?」
「唔,別理她們。對了,瀋陽那邊有個小姑娘來京城遊玩一下,會暫住在我們府里,纓兒帶她一起逛逛好不好?」
「好啊。」纓兒應得很乖巧。
但她想了想,卻是又問道:「就是芊芊姐說的,少爺也許要迎一位滿洲姑娘進門嗎?」
「那倒是沒有。」
諸女目光看去,見王笑目光坦蕩、語氣誠懇,看來是真心沒有再娶的意思,不由暗想看來是因為一些風言風語有所誤會了。
這天,顧橫波到堂上見了那位從遼東來京城遊歷的烏雲珠,卻在心中升起了一個念頭。
——看來笑郎又遇到他所謂意志力的考驗了,卻不知這次他能不能從牛角尖里鑽出來,與內心和解……
……
隨著王笑再次回到京城,各處的戰亂也已平定,這一年天下間已有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勢。
十一月,消息傳來,八旗餘部攻下了漢城,幸而朝鮮國主李淏被楚軍救出,將帶著李朝宗室往楚京避難。
等楚軍平滅了八旗殘部,李淏已登船出海。大將羊倌只好駐軍漢城,暫時先委派官吏開始治理戰後殘局……
而這京城這邊,朝堂上下也為此事吵得不可開交。
比如有人拿太祖的祖訓出來說朝鮮乃「不征之國」,出兵毫無實利。
事實上,楚朝出兵已成了既定事實,仗都已經打完了,如今所議的,只是「名義」二字。
王笑是不喜歡開朝會的,也就此事連著開了數日朝會……
皇極殿。
龍椅前的漢白玉台階處依然掛著一層簾帳。
楚帝周衍還是龍體未愈,王笑如以往一樣站在簾帳後面代為主持朝局。
殿上,群臣侃侃而談……
「太祖皇帝祖訓,凡海外夷國,如朝鮮、安南、占城……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切記不可……」
「此言廖矣,朝鮮毗鄰遼東,關係甚重,他日或有外隙,後患不可復言。莫如趁此時機,即派大員收其全土改為行省,設郡縣治之,方為上策……」
「師出何名?汝等忘祖訓乎?此非楚朝乎?!」
「……」
先是吵著出師的名義,漸漸的,話題卻又回到王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