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珺,我向你打聽一個人,德國德勒斯登大學有個叫弗格森的,英文是Furgurson,你聽說過沒有?」唐子風當著一干人的面大大喇喇地問道。

  孫凡卓的臉立馬就黑了。對方真是不講究啊,這分明就是信不過自己的話啊!

  肖文珺在電話那頭並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聽到唐子風報出來的名字,她毫不猶豫地答道:「聽說過,這個人是搞金屬材料的,在刀具硬質合金方面有點名氣。」

  「聽說他好幾次和諾獎擦肩而過?」唐子風繼續問道。

  我忍!孫凡卓把硬質合金做的假牙咬得格格作響。

  「有可能。」肖文珺認真地應道,「沒準哪次參加學術會議的時候,他和哪個諾獎得主擦過肩。」

  「明白了。」唐子風呵呵一笑,便掛斷了電話。

  還好,唐子風給夫人打電話,是不便開免提的,肖文珺那句損人不見血的話,範文平和孫凡卓都沒有聽到,否則肯定要懷疑唐彥奇是不是沒有PY。攤上這樣一對爹娘,小小唐能有PY才怪。

  唐子風卻是從電話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其一,這個弗格森教授還是有比較有名氣的,至少連肖文珺都知道他。其二,他與諾獎擦肩而過不是真的,充其量就是和諾獎得主擦肩而過。當然,能夠做到後一條,也挺不容易了,諾獎得主就那麼幾個,不是誰都有機會去擦擦肩的。

  「別介意啊,孫主任,我其實就是找個由頭和太太聊聊天,弗格森啥的,只是順帶。」唐子風解釋道,眼見著範文平和孫凡卓有掀桌子的跡象,他又趕緊說道:「剛才我太太說了,弗格森的確是挺知名的,她對弗格森很崇拜呢。我只是有點不太確定,像這樣一位知名教授,一年五萬美元就能夠請過來嗎?」

  聽到唐子風后面的補充,范、孫二人算是舒服了一點。孫凡卓說:「這個問題,我們是和弗格森教授直接溝通過的,他提出來的標準,就是一年五萬美元。當然,在中國的住宿,還有工作條件等等,是要由我們這邊來提供的,這個就花不了太多錢了。」

  「他是在那邊不太如意嗎?」唐子風問。

  事有反常必為妖,一位知名教授,花五萬美元就能夠挖過來,這件事裡就透著幾分蹊蹺。唐子風是個謹慎的人,好吧,其實是因為唐子風自己就是一個慣於搞陰謀的人,所以遇到蹊蹺的事情,必須是要先問個明白的,省得被別人坑了,丟了母校的臉。

  「的確是不太如意。」孫凡卓說,「他所在的學院,從兩年前開始就已經招不滿學生了。本科生的人數不夠,研究生的數量也減少了,弗格森自己就已經有兩年沒有招收到研究生了。學校說了,如果他們下一個學年招生數依然不足,學校就要考慮縮減他們的規模了。

  「弗格森教授說,他現在基本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即便不被學校辭退,繼續留下去也毫無價值,所以當我們和他聯繫的時候,他就表示願意過來了。」

  「可是,他們為什麼會招不滿學生呢?」唐子風有些詫異地問道。

  孫凡卓說:「這個問題,我們也問過他了。他說,大約從10年前開始,德國的年輕人就不願意學習工科了,最優秀的年輕人都是去學金融,還有的就是學藝術。這些年,他們的生源質量越來越差,有時候雖然能夠招滿學生,但這些學生根本就沒有學習能力,給他們上課非常累,非常沒有成就感。」

  「這個情況,我們學校也專門安排人了解過,主要是因為歐洲的製造業在萎縮,很多工廠倒閉了,其他工廠也缺乏擴張的計劃,所以對工科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少。一些新興產業的情況還好,像機械這種傳統產業,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年輕人自然也就不願意報考了。」範文平補充道。

  「原來是這樣。」唐子風明白了。

  歐洲的製造業萎縮,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製造橫掃全球,歐美的製造業便開始了衰退。

  最早的時候,日本只是承接了從歐美轉移過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歐美則轉向了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實現了「騰籠換鳥」。再往後,亞洲四小龍崛起,日本的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轉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這就是開始搶歐美碗裡的奶酪了。

  隨著中國的外向型經濟全面發力,中國製造接替日本製造,成為歐美製造業企業的夢魘。日本製造雖然兇猛,但畢竟只是一個一億多人口的國家,難以把整個市場都吞下去。而中國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製造業工人的人數比英法德三國的人口數都多,簡直就是一隻市場上的吸金怪獸,多大的市場需求都能夠吃得剩不下骨頭。

  一開始,中國的製造業主要是「大進大出」的出口加工業,也就是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在中國進行組裝加工,再銷往國外。歐美國家主要製造各種機械裝備,與中國形成了一種互補的關係。

  在這個互補關係中,中國貢獻的是廉價勞動力,歐美貢獻的則是技術和品牌。中國人辛辛苦苦地生產幾億件襯衫,所獲利潤還不夠從歐洲購買一架空客380。

  但隨著中國的出口加工業規模擴大,對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中國自己的裝備製造業也被培養出來了。歐美的設備廠商為了與中國本土廠商爭奪市場,也不得不把自己的生產基地遷到中國來,以便就近為下游廠商提供服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