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子風向肖文珺說起此事,肖文珺告訴他,時下有一種很流行的方式,就是企業與高校聯合辦學,有的是贊助某個學院,有的則是另外建立獨立學院,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培養。

  這種方式,對於企業和學校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從企業方面來說,能夠得到按自己要求培養出來的人才,相當於在學校里就對未來的員工進行了職業培訓。從學校來說,則是增加了創收機會,以及擴大了自身規模。

  要知道,學校進行評比的時候,這些獨立學院的學生也是可以算人頭的。人頭多了,學校的分值就高了,後續的各種好處都會接踵而來。

  獨立學院這種模式,唐子風在後世是聽說過的,只是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實際操作一番。他當即請肖文珺去給清華機械系的系主任帶個話,問對方是否有意與自己合辦一個獨立學院,還牛烘烘地表示,錢不是問題。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肖文珺一臉嫌棄地打斷了。肖文珺告訴他,這種與企業合辦獨立學院的事情,像清北這種頂級高校是不屑於去做的。好吧,其實人家只是覺得臨機集團規模不夠大,牌子不夠響,如果換成GE、西門子之類的企業來提出這樣的要約,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人家才不是因為GE、西門子身上有「洋」味呢!

  知道自己高攀不上清北,唐子風便把目光投向了地方院校,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東葉省的最高學府東葉大學。

  東葉省原本有東葉大學和東葉工學院,後來工學院改名為工業大學,再後來就被併入了東葉大學,這也是許多省區的常規操作了。國際和國內的各種大學排名,基本上都是看總量數據的,比如一年發多少篇論文,一年拿到多少課題經費。把兩所大學合併起來,這些成果就能夠算在一起,從而提高大學排名的位次。

  唐子風想合作的單位,正是原東葉工業大學的機械系,現在則是東葉大學的機械與自動化系。臨一機有不少工程師都是這個系畢業的,對於它的實力還是比較認可的。

  唐子風親自上門,去與東大機械系系主任孫凡卓談了一次。孫凡卓聞言大喜,馬上領著唐子風去見了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範文平。範文平對於唐子風的提議也很感興趣,兩家一拍即合,很快就開始了可行性研究,具體到辦學場地、經費來源、招生就業等各個環節。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唐子風覺得一團亂麻的辦學事宜,在東葉大學的專業人員面前,顯得十分簡單。

  你不是自稱能夠提供場地嗎?你們集團不是有充足的實驗條件和實習機會嗎?你們不是說可以分擔一部分經費嗎?

  那就招生唄。

  樹起招生旗,何愁沒有想上學的?

  至於說學生招進來怎麼辦,往宿舍里一扔,貼張課表,告訴他們啥時候去哪上課,不就完了?至於說什麼任課教師、輔導員、教務、宿管等等,我們這都是現成的。

  相比教學環節,學校里更關心的是學生的就業問題。全國各高校廣泛擴招的結果,就是大學生就業日益成為一個大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東葉大學是不敢隨便招生的。

  20年前,大學生在社會上絕對是香餑餑,一個單位上能夠分配到一兩名大學生,那簡直就是撿到了寶貝。後世揭密的很多重大軍工裝備研究歷史中,都有某某人剛從大學畢業就被委以重任的佳話。這不是因為當年的領導有多大魄力,實在是那時候的人才太缺乏了。

  看一組數據:198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47.5萬人,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447.3萬人,20年時間增長了10倍。再加上歷年畢業生的積累,現在誰還會把一個大學生當一回事?哪個單位進人的時候不是在幾千份簡歷里挑挑揀揀?

  畢業即失業,在這個年代裡可真不只是一句玩笑話。

  一邊是大學生就業難,另一邊是各高校還有擴招的衝動,教育部的做法也很公平,那就是看你的畢業生就業率。能解決就業問題,你就招。解決不了就業問題,你就免開尊口。

  到了學校內部,這個政策就被推到了各個系。你這個系的學生就業情況好,就給你加招生名額。你的就業情況差,對不起,明年要扣掉幾個名額,轉給那些就業好的系。

  學生名額代表的是一個系在學校的地位,以及老師的待遇。學生數少了,你就開不了這麼多課,有些老師的工作量就會不足。工作量不足就會扣獎金,影響職稱晉升,這簡直就是要了老師們的親命了。

  於是,各個系的領導都絞盡腦汁,把專業的名字改得好聽一點,去掉那些對找工作沒幫助的課程,把時下社會上最流行的概念都弄進來,哪怕一時無法變成課程,至少也要開幾個講座。

  順便說一句,有些家長去高招諮詢會打聽哪個專業好分配,其實是多此一舉。學校開設的專業都是好分配的,不好分配的專業早就被校長們掐死了。

  好吧,其實還有些家長擔心清北人師的學生不好分配,這是擔心皇帝的金扁擔容易生鏽嗎?

  臨機集團想和東葉大學合建一個獨立學院,校方最關注的就是就業問題了。獨立學院的就業也是要算在學校就業率里的,別拖了學校的後腿。

  對學校而言最麻煩的問題,對於企業來說卻是最簡單的,這就是合作的意義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