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好!」秦仲年贊道,「想走的,馬上辦手續,咱們絕不阻攔。留下來的,那就安安心心地工作,不要再想離開的事情。這樣一來,那些首鼠兩端的人,就得趕緊做出決斷了。」

  第二百九十章 擇業自由

  臨一機的廠區里,有一片用鐵柵欄分隔開的場地,其中有兩幢辦公樓和一個有著江南園林風格的花園。這塊場地,便是臨一機專門騰出來供蒼龍研究院使用的辦公區。

  蒼龍研究院是由「機二零」的20家大型工具機企業聯合建立的。由於臨一機在研究院建立的過程中出力最多,而且還貢獻了利潤豐厚的家用迷你組合工具機設計作為研究院的現金牛,其餘19家工具機廠都不得不同意臨一機提出的動議,即把蒼龍研究院的本部設置在臨河市,臨一機則貢獻了這塊場地用以安置研究院。

  研究院安置在哪家企業旁邊,對於這家企業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來自於各家企業,相當於大家湊份子建立了一個高水平智庫。臨一機近水樓台,有點什麼技術問題隨時可以找研究院的工程師們幫助會診,這是一份很可觀的紅利。相比之下,其他企業要想得到這樣的技術支持,難度就非常大了。

  除了辦公場地之外,臨一機還為各地派來的工程師們提供了宿舍,每人一個單獨房間,擁有衛生間和24小時熱水,在這個年代裡也算是豪華配置了。廠辦小食堂專門開設了所謂的「專家灶」,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如果工程師們有需要,專家灶還可以隨時為他們提供各種口味的夜宵,價格便宜得讓人恨不得帶上一家老小來享用。

  雖說「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樣的口號在國企里已經喊了十幾年,但工程師們在各自原來的廠子裡實在說不上得到過什麼特殊優待,又因為這些人往往不夠圓滑,在廠子裡吃虧的時候遠多於占便宜的時候,大家湊在一起痛說家史的時候,也都是要唏噓不已的。

  這樣一幫苦哈哈的酸秀才,到了臨河卻被人奉為上賓,這種感覺是可想而知的。有時臨一機廠方跑來請人去車間幫助解決一些技術問題,大家雖然知道這並不是自己分內的工作,但卻都毫無怨言,反而覺得有個機會能夠幫臨一機干點活,是自己無上的榮光。

  順便說一句,小唐廠長吩咐臨一機廠辦善待這些外來工程師的時候,存的就是籠絡人心的主意。

  這一刻,在辦公樓外的花園一角,正有兩名男子坐在涼亭的石椅上,一邊抽著煙,一邊小聲地討論著事情。

  「關工,你覺得我是去染野公司好,還是留下來好啊?」

  說話的人40歲上下,戴著近視眼鏡,一看就是一位技術宅的樣子。他眉頭緊鎖,似乎是有很重的心思,抽菸的力度也非常大,這就是化鬱悶為菸癮的意思了。

  此人名叫邵思博,來自於楚天省楓美工具機廠,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工具機工程師。一周多以前,受朋友介紹,他見到了自稱代表日本染野工具機公司的何繼安。何繼安向他承諾了一個三倍於他現有工資水平的薪水,讓他跳槽到染野工具機研究所去。邵思博當時沒有答應,表示自己要考慮考慮,但實際上卻是極其動心的。

  三倍的薪水,是一個難以拒絕的誘惑,但邵思博也有一些割捨不下的東西,這包括了他在楓美工具機廠的職位、資歷,還有手頭正在做的一些設計工作。

  照邵思博的想法,他就算要跳槽,也得再等上幾個月,一來是把手頭的工作完成,以便對自己和對蒼龍研究院都有一個交代,二來則是想觀望一下,甚至更聯繫一下其他外企,對比一下條件。

  可沒曾想,昨天研究院突然召開了一個全體人員大會,在院長孫民做了一個簡單發言之後,臨一機的常務副廠長,同時也是機二零秘書處秘書長的唐子風登上講台,向大家說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話。

  唐子風首先挑破了研究院裡一個瞞上不瞞下的秘密,那就是有一些工程師已經在私下裡與染野工具機研究所的人進行過接觸,而且不僅自己動了跳槽的心思,還在研究院裡大肆蠱惑人心,製造了不少不穩定因素。

  聽到此話,邵思博等一干與何繼安見過面的工程師都有些尷尬甚至惶恐,不知道唐子風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他們這些人雖然不是臨一機的職工,但機二零的各家企業同氣連枝,萬一唐子風向他們各自單位的領導提出一個什麼處理方案,領導們或許也是會接受的。

  大家都是在國營企業里幹了十幾二十年的人,天然地對「單位」存在著一些畏懼感。即便是已經想好要跳槽,大家也是希望能夠與單位和平分手,不想惹出是非。要知道,像臨一機、楓美工具機這樣的大型國有企業,能量是很大的,與這樣的龐然大物為敵,每個人都有些底氣不足。

  唐子風后面的話,讓大家頗感意外。他表示,現在是市場經濟年代,每個人都有擇業自由,他代表臨一機廠方,宣布對於想跳槽去日資企業的臨一機工程師不施加任何限制,甚至連工程師們已經交過錢在臨一機家屬區里買下的住房,廠里也不會收回,只是這些人如果要繼續住下去,將不能享受免費的物業服務,需要按時交納一定數額的物業管理費。物業管理費的標準並不高,所以也算不上是一個刁難人的條款。

  唐子風還說,來自於其他企業的工程師,他無權替他們所在的單位做出什麼承諾,但他會利用機二零機制,向各廠提出呼籲,希望各廠效仿臨一機的做法,不要為難想投奔「自由」的工程師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