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子風沒有想到的是,周衡居然打起了讓臨一機兼併滕機的主意,這相當於把一個巨大的包袱甩到了他唐子風的肩膀上。周衡是滕機的廠長,唐子風現在是在臨一機主持工作的常務副廠長。如果臨一機把滕機兼併了,周衡豈不就成了唐子風的下屬,周衡能接受這個安排嗎?

  「讓臨一機吃掉滕機,二局能答應嗎?」唐子風首先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問題。

  周衡說:「這件事,我還沒有跟謝局長說,現在只是跟你商量商量。我知道這件事有點強人所難了,臨一機現在經營狀況很好,而滕機的情況恰恰相反,內部存在著很多危機。讓你吃掉滕機,相當於是給你加負擔了,所以我想聽聽你的意思。」

  唐子風說:「負擔不負擔的,倒是另一回事。我想知道的是,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難道滕機真的已經走投無路了?」

  周衡說:「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剛才都已經跟你說過了。滕機的幹部職工思想觀念僵化,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硬逼著滕機去面向市場,相當於逆水行舟,難度太大了。就算我現在能夠推著這條船往上游開,一旦我離開滕機,滕機還是免不了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你剛才說,是不是要你把臨一機的銷售部整建制地送給滕機。其實我也想過這個方案,那就是引進一些思想開放的人才,建立滕機的營銷隊伍。但滕村這個地方地處東北,從南方招募一個銷售團隊過來,很不現實。

  「滕機的優勢,在於職工素質不錯,生產紀律性也比較強。所以我就想,如果把銷售和售後全部交給別人去做,滕機只作為一個生產部門存在,這不就和過去的體制一樣了嗎?幹部職工不需要考慮經營的問題,只需要按照訂單進行生產就可以。這一點,滕機是能夠做得很好的。」

  唐子風啞然失笑。周衡說的還真是挺有道理的,滕機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讓它去面對市場,它必然會有各種水土不服。與其花大力氣去改變滕機的基因,讓它適應市場經濟,還不如讓它回到計劃經濟模式下,延續按訂單生產的模式。

  國家已經全面轉向市場經濟,所以是不可能給滕機下達生產任務的,但臨一機可以啊!

  如果由臨一機把滕機兼併掉,並把滕機當成一個巨大的生產車間,訂單由臨一機去找,原材料由臨一機提供,產品由臨一機負責銷售,滕機只對臨一機負責,這不就和過去對二局負責是一個道理的嗎?

  只是,臨一機可不是二局。二局是滕機的親爹,可以全心全意地為滕機著想,不求回報,不計得失。臨一機與滕機只是兄弟單位,現在要讓臨一機給滕機包吃包住,臨一機可是要收費的,這部分費用,就是滕機讓渡給臨一機的利潤,相當於滕機給臨一機打工了。

  「周廠長,這件事我現在沒法答覆你,怎麼也得和臨一機的領導班子商量一下才行。此外,就是要看局領導的意思了,局領導不點頭,我怎麼敢兼併滕機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唐子風說道。

  周衡說:「那是當然,滕機這麼大的企業,不是你我兩個人隨便商量商量就可以決定生死的。其實,我找你過來,也是想聽聽你的意見,看看這件事是否可行。如果你覺得可行,我再和滕機的班子商量一下。如果滕機的班子也同意,我才會向局領導打報告,屆時局領導還得再徵求臨一機的意見,這中間的周折可不少呢。」

  唐子風想了一下,說:「兼併滕機這事,我從來都沒有想過,乍聽你一說,還真有點懵。我剛才琢磨了一下,你說的也有道理,滕機的問題主要在於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方面。這東西要說簡單也簡單,畢竟都是主觀意識問題,轉變過來也就行了。但要說難,也的確很難,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如果周廠長你都覺得他們的觀念難以改變,我覺得恐怕就真的沒辦法了。那麼讓臨一機把滕機兼併掉,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周衡說:「我已經試過了。滕機過去其實也有一些腦子比較活絡的人,但這兩年滕機效益不好,他們都跑到南方打工去了。留下來的,都是一些老實人,不擅長搞各種名堂,指望他們學會商場上的那些規則,我還不如指望你小唐不吹牛呢。」

  「老周,咱們不帶這樣損人的好不好?」唐子風一頭黑線,自己怎麼就喜歡吹牛了。再說,現在你老周不是在求我幫忙嗎,你這樣說話,真是求人的態度?

  周衡也是習慣性地拿唐子風開涮,他才不在乎唐子風會不會生氣。他說:「小唐,臨一機有你主持工作,經營觀念方面,我是很放心的。過去一年,你幹得挺好,比我在臨一機的時候幹得好。目前,臨一機的業務開拓不成問題,瓶頸反而是在生產能力方面。你與其從社會上招工,再花很大力氣去培訓、磨合這些新工人,還不如把滕機吃掉,直接獲得5000名優秀技工以及一套成熟的生產流程。」

  「滕機總共才5000多人好不好,你不會是說他們都是優秀技工吧?」唐子風看著周衡,沒好氣地嗆道。

  滕機原來的規模和臨一機差不多,這幾年流失掉了一些人,餘下的職工大約就是5000多人。唐子風不知道滕機的人員構成情況,但他知道,老國企的特點都差不多,那就是單位里五臟俱全,機關幹部和後勤職工占比很大,有時候甚至超過一線生產人員的比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