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志們,成績是屬於過去的,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們肩上的任務還非常重,面臨的挑戰還非常嚴峻。

  「經過近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正在逐漸融入世界。我們正在進行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預計在幾年內就能夠獲得批准。入世對於咱們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於咱們工具機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從機遇的角度來說,中國將會趁著入世的東風一躍成為世界工廠,製造業將迎來一個井噴的局面。我們工具機行業作為為製造業提供基礎裝備的部門,將面臨空前龐大的市場需求。抓住這個機會,中國的工具機產業就能夠躋身世界前列,甚至成為世界第一也並非夢想。

  「從挑戰的角度來說,我們應當看到,我國的工具機工業水平離西方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在國內工具機市場上,高端工具機產品幾乎被西方企業所壟斷。國產五軸聯動數控工具機產品種類少、性能指標低、質量可靠性不足。在重型、精密加工方面,我們的產品也很難達到國內客戶的要求。

  「中端市場上,我們雖然占有一席之地,但地位不夠穩固,一定程度上是藉助於國家的關稅保護以及客戶企業外匯額度不足的短板,我們才能與國外工具機平分秋色。一旦國家完成入世談判,對工具機的關稅保護將逐漸取消,屆時我們將面臨極其嚴酷的競爭。

  「低端市場一向是我們的基本面。但近幾年來,隨著韓資、台資以及東南亞各國工具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我們的市場份額也受到了侵蝕。尤其是當韓資工具機企業以低端產品衝擊我們的傳統市場時,我們無從下手,只能與大批中小型工具機企業聯手對抗。

  「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工具機行業,包括咱們臨一機在內,面臨的是生死存亡之際。產業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過去兩年中,咱們賴以實現脫困的產品,包括打包工具機、木雕工具機、家用迷你工具機等,取巧的成分多於技術上的優勢。依靠取巧能夠苟延一時,但終非長遠之計。

  「臨一機要想成為百年企業,必須有明確的發展思路,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不斷努力,穩紮穩打,積小勝為大勝,最終達到能夠與國際工具機巨頭並駕齊驅的境界。」

  會議室里的眾人都屏住了呼吸,在筆記本上快速地記錄著唐子風的講話。這些內容,有的是在以往的會議上各位廠領導講過的,有的是眾人私下聊天的時候談起過的,但經唐子風這樣一總結,大家都覺得思路變得清晰起來。廠子所面臨的形勢以及所應當採取的策略,在大家的腦子裡都出現了一個輪廓。

  領導講話是有一定技巧的,而聽領導講話,同樣需要技巧。領導講話中的內容,有很多是大家早已知道的,但領導如何取捨,便反映出了未來的政策走向,這是下屬制訂本部門工作計劃時的依據。對於吃瓜群眾來說,則可以藉此預測未來飯碗裡的肥肉多寡。

  比如說,每次國家召開重要會議,領導發表重要講話之後,各部門都會將領導講話中涉及到本部門的段落摘出來。先計算字數,除以領導講話的全文字數,求得百分比,再與上一次同類講話中的百分比進行對照,以確定在領導心目中本部門工作的重要性是上升還是下降。

  隨後,大家便需要逐字逐句地分析這個段落的內容,每一句話都要找到落實點,最終形成本部門完整的工作思路。

  除了領導講到的內容之外,領導沒有講到的那部分內容,也是需要認真對待的。越是大領導,越不可能忽略掉重要的內容。如果一件事曾經引起大家的關注,但在領導的講話中卻沒有涉及,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即領導並不希望大家在這件事情上傾注精力。未來如果你的工作計劃里對這樣的事情涉及過多,這份計劃必然是無法通過的。

  具體到唐子風的講話,當然不可能像大領導那樣嚴謹,出現一些疏漏也是有可能的。但作為唐子風主持工作之後的第一次講話,他所講的內容,必然是他最為關注的事情,也必然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臨一機的工作重心。在這個時候,各處室、各車間的負責人豈能不全神貫注,抓住唐子風說的每一句話,以便作為自己未來的工作指針。

  「前些天,周廠長召集我和其他廠領導,以及部分中層幹部,對於臨一機未來的長期、中期以及近期工作進行了反覆研討,並形成了一些思路。在此,我向大家做一個簡單通報,大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拾遺補缺。對於這個思路中的不妥之處,大家也可以隨時提出寶貴意見。

  「首先,從長期目標來看,臨一機要力求成為國內工具機行業當之無愧的骨幹企業,用20年時間,在高端工具機產品上徹底完成進口替代,消除國內高端工具機被西方國家『卡脖子』的風險。用40年時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力爭進入國際工具機企業前五名的行列。

  「中期目標,與兄弟單位攜手,在2010年之前,讓國產工具機徹底占領國內中端工具機市場,使國外工具機在國內中端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下降到10%以下。進軍國內高端工具機市場,達到30%至50%的市場占有率,在重要領域裡實現進口替代。與此同時,進軍國際工具機市場,至少占領國際市場50%的份額。

  「近期目標,以2000年為節點,確保國產工具機在中端工具機市場上50%以上的市場份額,突破數控系統、重要功能部件上的技術難關,使重型、高速、精密工具機上使用的功能部件不再完全依賴國外。幫助中小型工具機企業徹底擊敗外資工具機企業,占領全部低端工具機市場,同時實現低端工具機部件的完全國產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