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0個人,每月1000元津貼,一年就是24萬,額度倒是不高。」周衡算了筆帳,心裡踏實了一點。他預感到自己可能要被唐子風說服了,所以得先算算帳再說。

  「這是第一步。我們先評選出這批『大機工匠』,然後聲稱未來還要再評一批『小機工匠』,津貼稍微低一點,名額也更多一點。」唐子風又說。

  周衡的嘴角抽動了好幾次,但終於沒再挑名稱上的刺。這就是所謂溫水青蛙了,第一次聽唐子風說「大機」、「小機」的,周衡覺得無法忍受,但聽多了,好像也還行。

  「你覺得,樹立了這些榜樣之後,大家就會有學技術的動力嗎?」周衡問。

  唐子風搖頭說:「這當然不夠。剛才說的是獎勵,就是在大家鼻子前面掛的胡蘿蔔。除了胡蘿蔔之外,還要配合大棒政策,讓所有不願意學技術的人,混不下去。」

  「說說你的大棒政策。」周衡平靜地說。

  「大棒政策也很簡單,那就是給每個工人重新考核定級,提出提升目標。一段時間內,非升即走。」唐子風牙痒痒地說道。

  「非升即走」這個概念,是在新世紀才出現的,這是由知識分子發明出來,專門對付其他知識分子的陰招。不得不說,讀書人對付讀書人的確是夠狠的,這個詞在一段時間內幾乎是各高校「青椒」(也就是青年老師的意思)們的夢魘。

  所謂「非升即走」,就是給你定一個目標,比如幾年內必須評上副教授,幾年內必須評上教授,達不到目標就滾蛋。

  如果學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晉升,那麼這個制度也不能算是太狠,畢竟學術團隊的管理還是需要有一些考核標準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每個單位的晉升名額是有限的,你要做的不僅僅是與天斗、與地斗,還要與人斗。

  比如說,你燃燒靈魂之力,一年寫出了50篇論文,已經遠遠超出教授的任職要求了,那麼你就必定能夠晉升教授嗎?非也,你舉目望去,發現同年進單位的小張、小李已經寫出80篇論文了,於是你只有一口老血噴出。

  所有實行非升即走政策的科研單位,都是在10個人中間只給2個晉升名額。要想晉升,你不光是做出多少成績就行,還必須成為這10個人中間的前2名。而有資格進入候選名單的,又有幾個是省油的燈。

  要想避免「非升即走」,你必須在一干超級學霸中間脫穎而出。但其他的學霸又豈是好對付的,你努力,人家會更努力,最後就會進入一種叫做「囚徒悖論」的境界,每個人都拼到極限,比的就是誰死在最後。

  在前一世,唐子風的朋友中就有正處於「非升即走」狀態的,唐子風每次見到他們的時候,都能體會到啥叫生無可戀。全國上下被這種政策逼瘋逼死的青年才俊,可真不是一個兩個了。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招的毒辣,唐子風才把它稱為大棒,並力主將這個政策引入到1995年的臨一機來。他相信,這根大棒掄起來,臨一機那些屬鹹魚的職工都該瘋狂了。前面已經有1500名分流職工的例子在那放著,餘下的人誰能無動於衷。

  「我們劃一條線。技術工人,35歲之前沒有晉升為中級的,直接淘汰,或者轉為普工,或者去勞動服務公司做保潔;45歲之前沒有晉升為高級的,直接辦內退,自謀職業去。」唐子風說。

  「這個似乎也太極端了。」周衡說,「現在咱們廠35歲以下達到中級工標準的,只有不到30%,有一些人年齡已經快到35歲了,照你的辦法,這些人都得送到勞動服務公司去了。」

  唐子風說:「過去的事情,我們可以不管。從現在開始,給出3年的緩衝期。比如說,你現在是35歲,還是初級工,那麼我們可以等到你38歲再來考核,如果還是初級工,那就對不起了,只能淘汰。但如果你現在是32歲,到35歲的時候未能晉升中級,同樣淘汰。

  「高級工的情況也是如此。45歲以上的,我們可以不管。但如果現在是45歲以下,那麼3年之內,或者45歲之前,如果不能晉升高級工,對不起,就請退休吧。」

  「這個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周衡說,「機械部前兩年做過統計,全國的機械行業技術工人中,高、中、低級的比例大約是5比35比60。咱們廠的情況比這個還差一點。照你的要求,幾年之後,我們起碼要達到10比50比40,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難度當然大,否則怎麼能夠達到我說的大練兵的要求。」唐子風說。

  周衡說:「凡事還是要循序漸進吧?你這樣一搞,很可能把一半的工人都給淘汰掉了。你要知道,現在這些工人可是我們已經分流過一輪留下來的,雖然總體技術等級還不盡人意,但好歹也能派上用場。如果再淘汰一半,咱們廠的生產還要不要維持了?」

  唐子風說:「這有什麼困難的,真的淘汰了一半,我們大不了再招新工人就是了。」

  「新工人的技術等級不是更低嗎?」周衡問。

  「誰說的?我不能招熟練技工嗎?」唐子風反問。

  周衡說:「你準備從哪招熟練技工?」

  「432廠啊。」

  唐子風的回答讓周衡頓時無語。這廝去一趟17所,得是受了多大的心靈創傷啊,分明已經有些仇恨社會的跡象了。他居然能夠想出撬432廠牆角的招,還虧谷原生在自己面前誇他識大體、顧大局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