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光靠拼成本恐怕很難啊。」吳偉欽說,「人家的設備貴,有貴的道理。人家數控化程度高,質量好,牌子硬,很多企業寧可多花點錢,也願意買進口設備。」

  管之明說:「老吳說得對,光靠拼成本的確是不行,論成本控制能力,我們又遠不如那些鄉鎮企業了。說到底,最終還是要看真本事。這幾年,就是因為我們的設備數控化程度低,丟了很多業務呢。」

  周衡問:「對了,老管,說起數控,我想向你了解一下。咱們廠從80年代初就和日本佐久間會社合作,引進他們的數控工具機技術,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開發能力?這些天我也和技術處那邊的工程師聊過,大家說什麼的都有,你是怎麼看的?」

  「自作孽不可活吧。」管之明說。

  「此話怎講?」周衡問。

  管之明說:「當年剛剛和佐久間會社合作的時候,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想儘快掌握數控技術,搞出咱們自己的數控工具機。可說是這樣說,落實到行動上的時候,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那時候國家搞放權,企業技術開發的投資不再由國家撥款,而是從企業的利潤留成里支出。老周你應當知道的,當年能有幾個廠子願意拿利潤留成去搞技術開發的?不都是拿這些錢蓋房子的嗎?」

  周衡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管之明說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在計劃經濟年代裡,企業的利潤是要全部上交給國家的,企業的投資、技術研發、職工福利等,則由國家撥款予以解決。國家撥款要求的是專款專用,用於技術研發的資金,你不能挪去給職工蓋房子,否則就是違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技術改造資金是能夠保障的。

  當然,說是專款專用,企業也有足夠的辦法來鑽空子。比如技術研發費用,不能用來蓋宿舍,但我用來蓋實驗樓總可以吧?說是實驗樓,其實五層里有三層是別的部門占用的辦公室,你能怎麼辦?

  話又說回來,即便是有一部分資金被挪用了,餘下的部分還是會用在技術研發上。企業也不敢把事情做得太過分,否則以後上級部門就不給你撥這筆資金了。

  改革開放後,國家提出擴大企業自主權,允許企業從利潤中留出一部分自行支配。按照國家原來的意思,這部分留成的利潤應當用於各個方面,包括採購設備、革新技術,也包括改善職工生活條件。可到了企業這裡,就沒那麼自覺了。既然你允許我自由支配,那我就把錢全部用於給職工蓋宿舍,給廠長買小轎車,以及其他各種奢侈消費。

  用於擴大再生產的投入有沒有呢?肯定還是會有一點的,但額度就可想而知了。管之明剛才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按他的說法,臨一機應當是有很多年沒有在技術研發方面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了。這也就難怪十多年過去,臨一機愣是沒有掌握本應掌握的數控技術。

  90年代中期,數控工具機的應用已經日益普遍了,臨一機作為國內最早引進數控技術的企業,如果能夠推出自己的數控工具機產品,又何須擔心市場問題?說到底,正應了管之明的那句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老吳,老朱,我有一個想法。」周衡把頭轉向吳偉欽和朱亞超,說:「下次廠務會,咱們議一下,規定以後臨一機的利潤中要提出一定比例用於技術研發。這個比例要固定下來,不管是什麼情況,都不能挪用,你們認為如何?」

  第七十五章 減員增效

  「這是應該的,我贊成!」吳偉欽響亮地應道。

  朱亞超的回答卻是有些遲疑,他說:「能這樣做當然是最好的,只是……」

  說到這,他停了口,沒有把後面的話說出來。

  周衡把眉頭一皺,不滿地說:「老朱,咱們在一起搭夥也有兩個月了,你在我面前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嗎?」

  朱亞超面有尷尬之色,說:「其實也沒啥。我就是聽人說,二局派周廠長到臨一機來的時候,說過是以三年為限的,三年以後,周廠長就要調回去高升了。」

  「高升不高升,是另一回事。三年為限這個,倒是真的,可這和……」周衡說到這,忽然明白了朱亞超的意思,不禁笑道,「你的意思是說,我既然是呆三年就走,有什麼必要搞技術研發,是這樣嗎?」

  朱亞超被周衡說破了心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說:「這是我狹隘了,周廠長一向是個大公無私的人,我早就知道的。」

  管之明坐在一旁,幽幽地說:「老朱的話是有道理的。臨一機過去幾任領導為什麼不願意搞技術研發,說穿了就是搞研發的時間太長了,等搞出來,廠長早就調走了,好處都落到了後面的領導身上,誰樂意幹這種傻事?」

  周衡嘿嘿冷笑,說:「是啊,大家都是聰明人,不會幹這種傻事。這就是為什麼臨一機從日本引進數控技術這麼多年,始終沒有掌握這門技術的原因。不過,我周衡是個傻瓜,我願意幹這種傻事。我這句話放在這,我當一天廠長,就會把這個政策維持一天。等我不當廠長了,回二局去,我也會讓二局發一個文件,要求各廠必須保證技術研發的資金保證,哪個廠子做不到,廠長就別當下去了。」

  「如果真能這樣,那可是臨一機8000職工的福氣了。」朱亞超由衷地說道,他端起酒杯,對周衡說:「周廠長,就沖你這句話,我老朱敬你一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