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聊過國際國內的大事之後,周衡把話頭引回到了眼前,向管之明問道。

  第七十四章 最終的業務還是要落在工具機上

  「臨一機絕對是有希望的。」

  聽到周衡的問題,管之明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周衡微微一笑,問:「你的理由是什麼呢?」

  管之明說:「理由很簡單,國家要搞工業就離不開工具機,要工具機就離不開咱們十八羅漢。別看臨一機現在半死不活,欠著銀行幾千萬,連自己的工人都養不活。

  但要論技術水平,沿海那些鄉鎮企業拍馬也比不上我們。過去臨一機的確是出了不少問題,但我想,只要好好整頓一下,尤其是把風氣正過來,臨一機起死回生是毫無問題的。」

  吳偉欽說:「可是,現在整個國家的工具機行業都不景氣。就說咱們十八羅漢廠,不虧損的也沒幾家了。國內很多企業現在都是買進口工具機,還有一些小企業就買鄉鎮企業生產的工具機,那些工具機質量和性能都不行,但強在價格便宜。反而是咱們臨一機這樣的國有大型企業,論技術拼不過國外,論價格拼不過鄉鎮企業,卡在中間,不上不下,是最難受的。」

  朱亞超也說:「是啊,老管,你看過去,咱們的工具機銷量就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反而是搞了一個金屬打包機,銷售情況還不錯,這也是多虧了周廠長,還有小唐的眼光。其實嚴格說起來,打包機都不算是工具機,我聽說小唐最早去找秦總工的時候,秦總工都不想接這樁業務呢。」

  「不是不是。」唐子風趕緊否認,「是我沒向秦總工說清楚。其實,打包機的總體設計就是秦總工完成的,如果不是秦總工,咱們現在連圖紙都拿不出來呢。」

  管之明說:「打包機這樁業務,也的確是出乎我的意料。前天周廠長去找我,說起這樁業務,我也是非常佩服的。不過,我也說句煞風景的話,打包機這個產品,咱們不能指望太多。能賺一筆錢,幫廠子渡過饑荒,就非常不錯了。要指望靠它實現廠子的扭虧,我看不太容易。」

  周衡說:「老管說得對。打包機的技術含量太低了,模仿起來很容易,咱們要和鄉鎮企業搶這個市場,沒什麼勝算。也正因為此,小唐才提出來要抓緊時間,能搶到多少業務就搶多少業務,賺一筆錢就放棄。咱們畢竟是工具機廠,最終的業務還是要落在工具機上的。」

  「光靠工具機,能養活咱們廠嗎?」唐子風插話道。

  管之明看看唐子風,笑道:「小唐,你對工具機了解多少?」

  唐子風說:「那要看管廠長你問的是什麼了。如果是問工具機行業的情況,我過去跟著周廠長在機電處,還是著實研究過一段時間的。但如果你是問我工具機的型號啥的,我就抓瞎了。就剛才那會你們在車工車間聊的那些東西,我是一個字都聽不懂。」

  「不懂技術可不行啊,這不光是涉及到生產管理的問題,也涉及到企業經營的問題。你現在搞的這個打包機,一台賣50萬,毛利能有10多萬。可我們如果造一台重型工具機,可以賣1000多萬,毛利三四百萬,你覺得哪個市場更有價值?」管之明問。

  「一台工具機1000多萬?」唐子風瞪著眼睛,「管廠長,你是說咱們廠嗎?」

  管之明點點頭,又嘆了口氣,說:「不過這樣的業務也不多,主要是一些國家重點工程專用的工具機,要求很高,一台工具機光是設計就要好幾個月。比如加工水輪發電機葉片用的大型龍門鏜銑床,能夠加工100多噸重的部件,設備利潤非常高。我們過去給西野重型機械廠做過一台,他們用了七八年,反映非常好。」

  「後來呢?」唐子風下意識地問道。

  管之明苦笑道:「後來西重倒是找過我們一次,說想要一台13米的重型鏜床,可惜我們接不下來。」

  唐子風問:「接不下來是什麼意思?」

  「就是咱們生產不出來。」

  「那你說個……」唐子風脫口而出,好在最後還是略去了一個不雅的詞彙。

  周衡坐在旁邊,沉聲說道:「13米的重型鏜床,以咱們的實力是應當能夠拿下來的。」

  「如果是過去的臨一機,肯定是沒問題的!」管之明說,「但這幾年廠里的管理混亂,無論是技術還是生產,水平都遠不如過去。所以大家都不敢接,這件事也就擱下了。」

  「你說的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周衡問。

  管之明說:「今年上半年的事情,大概就是3月份的樣子吧。」

  「西重那邊是誰在負責這件事?是老高還是老鄭?」周衡又問。

  西野重型機械廠也是機械部下屬的企業,只不過不是機電系統的。周衡在這個行業里當了20多年處長,認識的人極多,說起哪個廠子,基本上都能夠報出幾個名字來。他說的老高和老鄭,分別是西重的兩位副廠長,都是分管生產的,聯繫採購重型設備這種事情,一般就是這二位出面。

  管之明對於周衡認識西重的人也並不覺得驚訝,他回答道:「是老鄭,鄭明元。」

  周衡點點頭,說:「好,我記下了,回頭就和他聯繫一下,看看這樁業務還在不在。」

  管之明說:「重型鏜銑床的市場不小,一年十幾台的業務是能夠保證的,這就是一個多億的業務額,咱們哪怕拿下一半,也夠全廠幹上小半年了。目前這個市場主要是被德國和日本企業占了,他們的技術水平高,尤其是數控化的程度高。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成本,按正常報價,咱們一台重型鏜銑床的價格,比德國同類產品低30%以上。咱們要想拿到訂單,必須從這方面入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