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如今文宣帝連著十幾日不朝,竟有幾位老臣上書言太子於朝事上尚顯稚嫩,奏請陛下允兩位親王入京主持大局。
盛親王與廢太子同為先太后養大,裕親王又是一向死性不改,如何能放他們入京?豈不是縱虎入山林?
文宣帝自是怒極,嚴辭訓斥了如此提議的幾位老臣,怕出了大亂子,只能撐著病體處理朝事,請親王入京的事遂壓下不提。
*
承熹這日出了宮,她打小學習古琴,教她的女先生性情溫和,兩人成了忘年交。這日正是那女先生的五十華誕,承熹便出宮為她賀壽。
這女先生性情淡泊,不愛權謀,這些年來只在民間教書。她家中都是規矩人,知道面前的人是公主,跪伏於地行了大禮。承熹推辭不過,只好受了。
雖那女先生留了膳,承熹卻不敢再留,她的家人礙著承熹的身份各個唯唯諾諾。把人家的壽辰弄成了這般嚴肅的模樣,承熹過意不去,不好久留,與女先生賀過壽,敬過三巡酒水,留下賀禮後便告辭了。
這一條街是秀水街,京城的富商新貴多居此處,街上遍是敞亮的店堂鋪面,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大興民風開放,路上好些年輕婦人都與夫君並肩而行,有幾對不怕人說閒話的小兩口還手挽著手,十分恩愛的模樣。
承熹側頭瞧了瞧江儼,也默默把手挽了上去。
江儼身子一僵,同手同腳地走了幾步,總算恢復常態,卻仍是心生蕩漾。方才公主在那女先生家中喝了幾杯水酒,如今雙頰微粉,她又容貌姣好,街上好些路過的百姓都若有若無地看上一眼。
江儼不想她這模樣被別人瞧見,看見前頭的一家酒樓,便問:「公主可要嘗嘗這家的掛爐烤鴨?」
承熹抬頭一看,這家酒樓外頭掛著一個紅字招牌,上頭「百味齋」三個大字十分顯眼。承熹小時候吃多了藥膳,身子養好了以後,比常人更看重口腹之慾,看到這「百味」兩字便心中一動。
跑堂的小二眼招子極亮,吆喝一聲:「客官,您裡邊請!」連問都沒問,徑直把二人往頂樓雅間請,天字間已經被占了,便把兩人迎到了地字號。
江儼沒掃一眼菜譜,嘴皮子不停,一連點了十幾道菜。小二腦子不夠使,連忙掏出紙筆來記,臨走還得了江儼小半塊銀子,咧嘴笑說:「好嘞,客官您稍等!保准給您先上!」
承熹瞧江儼似乎駕輕就熟的樣子,便笑問:「你怎的這般熟悉?」
江儼斂袖給她倒了一杯茶水潤口,「我娘極喜歡這家的掛爐烤鴨,我月底回家的時候常常包上一桌酒席送到家裡。她的口味又與公主差不多。」
此時酒樓中人不多,菜上得挺快,最大的盤子裡頭那烤鴨片成薄片,整整齊齊碼在精緻的盤中,蘸著秘制醬汁入口,酥嫩鮮香,果然十分美味。
這百味齋是個三層的小樓,頂層視角最好,可以遠遠望到圃田澤上的漁船。只是卻也很小,天地玄黃四間雅間一分,頂層就沒什麼空當了。
隔壁的天字號雅間大約是坐了許多人,他二人這裡卻安靜,更顯隔壁嘈雜,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聲音亂成一片。
承熹耳力不佳,也沒有聽人說話的習慣,便沒有在意。卻見江儼神情一滯,停了筷子,凝神去聽隔壁間說話,承熹忙問:「怎麼了?」
江儼一向神情寡淡,若是沒什麼大事,不會神情這樣凝重。
江儼沒答話,內力凝成一線側耳去聽隔壁的動靜。承熹也努力去聽,只能勉強聽清幾個字,只好耐著性子等。
耳力極佳的江儼能輕易分辨出說話者的音色、年紀,甚至能從說話人的語氣猜測出那人的表情。聽了幾句,略略把隔壁間的座位圖在腦中勾勒了出來。
主座的人面朝南,聲線風流,約莫是哪家的富貴公子在酒樓請客會友。他語氣難掩驚訝:「……還有這等事?」
另一人大著舌頭,估摸是喝了不少酒,可還留有半分理智,壓低了聲音說:「可不是?前日地龍翻身,襄城山崩地裂,死了好幾十人吶!」
「嗤,我老子就在欽天監做事,還有那什麼地動儀的玩意,怎麼沒聽說?前日才發生的事你小子怎麼就知道了?這等大事可容不得你妖言惑眾!」席間一人嘲諷,其餘人只覺他在胡吹亂侃,只當笑話來聽。
醉酒的那人重重一拍桌子:「愛信不信!小爺看你們是兄弟,這麼大的秘密也沒藏著掖著,你們還不信!哼,那小爺就不說了!」說罷推開椅子就要走。
他態度放肆,這般喧賓奪主,主座的公子不高興了,語氣淡淡道:「坐下!繼續講,我這人最愛聽故事。」
醉酒的那人看席上身份最高的公子冷了臉,只好悻悻坐下,接著講道:「那地龍一翻身啊,那可是山崩地裂地動山搖血流成河啊。」他壓低了聲音:「可你們知道這襄城是誰的封地嗎?」
席上眾人沉默不語,只有主座的公子淡聲道:「是承熹公主的封地。」
襄城距離京城不遠,快馬加鞭不足兩日功夫就能趕到帝京,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因為承熹公主是聖上唯一的掌上明珠,所以特賜襄城為承熹公主的封地。
那人拊掌大聲道:「對呀!襄城那座公主府金碧輝煌,可這次地龍翻身竟然把那麼大的府邸震塌了!沒錯!震塌了!」
盛親王與廢太子同為先太后養大,裕親王又是一向死性不改,如何能放他們入京?豈不是縱虎入山林?
文宣帝自是怒極,嚴辭訓斥了如此提議的幾位老臣,怕出了大亂子,只能撐著病體處理朝事,請親王入京的事遂壓下不提。
*
承熹這日出了宮,她打小學習古琴,教她的女先生性情溫和,兩人成了忘年交。這日正是那女先生的五十華誕,承熹便出宮為她賀壽。
這女先生性情淡泊,不愛權謀,這些年來只在民間教書。她家中都是規矩人,知道面前的人是公主,跪伏於地行了大禮。承熹推辭不過,只好受了。
雖那女先生留了膳,承熹卻不敢再留,她的家人礙著承熹的身份各個唯唯諾諾。把人家的壽辰弄成了這般嚴肅的模樣,承熹過意不去,不好久留,與女先生賀過壽,敬過三巡酒水,留下賀禮後便告辭了。
這一條街是秀水街,京城的富商新貴多居此處,街上遍是敞亮的店堂鋪面,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大興民風開放,路上好些年輕婦人都與夫君並肩而行,有幾對不怕人說閒話的小兩口還手挽著手,十分恩愛的模樣。
承熹側頭瞧了瞧江儼,也默默把手挽了上去。
江儼身子一僵,同手同腳地走了幾步,總算恢復常態,卻仍是心生蕩漾。方才公主在那女先生家中喝了幾杯水酒,如今雙頰微粉,她又容貌姣好,街上好些路過的百姓都若有若無地看上一眼。
江儼不想她這模樣被別人瞧見,看見前頭的一家酒樓,便問:「公主可要嘗嘗這家的掛爐烤鴨?」
承熹抬頭一看,這家酒樓外頭掛著一個紅字招牌,上頭「百味齋」三個大字十分顯眼。承熹小時候吃多了藥膳,身子養好了以後,比常人更看重口腹之慾,看到這「百味」兩字便心中一動。
跑堂的小二眼招子極亮,吆喝一聲:「客官,您裡邊請!」連問都沒問,徑直把二人往頂樓雅間請,天字間已經被占了,便把兩人迎到了地字號。
江儼沒掃一眼菜譜,嘴皮子不停,一連點了十幾道菜。小二腦子不夠使,連忙掏出紙筆來記,臨走還得了江儼小半塊銀子,咧嘴笑說:「好嘞,客官您稍等!保准給您先上!」
承熹瞧江儼似乎駕輕就熟的樣子,便笑問:「你怎的這般熟悉?」
江儼斂袖給她倒了一杯茶水潤口,「我娘極喜歡這家的掛爐烤鴨,我月底回家的時候常常包上一桌酒席送到家裡。她的口味又與公主差不多。」
此時酒樓中人不多,菜上得挺快,最大的盤子裡頭那烤鴨片成薄片,整整齊齊碼在精緻的盤中,蘸著秘制醬汁入口,酥嫩鮮香,果然十分美味。
這百味齋是個三層的小樓,頂層視角最好,可以遠遠望到圃田澤上的漁船。只是卻也很小,天地玄黃四間雅間一分,頂層就沒什麼空當了。
隔壁的天字號雅間大約是坐了許多人,他二人這裡卻安靜,更顯隔壁嘈雜,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聲音亂成一片。
承熹耳力不佳,也沒有聽人說話的習慣,便沒有在意。卻見江儼神情一滯,停了筷子,凝神去聽隔壁間說話,承熹忙問:「怎麼了?」
江儼一向神情寡淡,若是沒什麼大事,不會神情這樣凝重。
江儼沒答話,內力凝成一線側耳去聽隔壁的動靜。承熹也努力去聽,只能勉強聽清幾個字,只好耐著性子等。
耳力極佳的江儼能輕易分辨出說話者的音色、年紀,甚至能從說話人的語氣猜測出那人的表情。聽了幾句,略略把隔壁間的座位圖在腦中勾勒了出來。
主座的人面朝南,聲線風流,約莫是哪家的富貴公子在酒樓請客會友。他語氣難掩驚訝:「……還有這等事?」
另一人大著舌頭,估摸是喝了不少酒,可還留有半分理智,壓低了聲音說:「可不是?前日地龍翻身,襄城山崩地裂,死了好幾十人吶!」
「嗤,我老子就在欽天監做事,還有那什麼地動儀的玩意,怎麼沒聽說?前日才發生的事你小子怎麼就知道了?這等大事可容不得你妖言惑眾!」席間一人嘲諷,其餘人只覺他在胡吹亂侃,只當笑話來聽。
醉酒的那人重重一拍桌子:「愛信不信!小爺看你們是兄弟,這麼大的秘密也沒藏著掖著,你們還不信!哼,那小爺就不說了!」說罷推開椅子就要走。
他態度放肆,這般喧賓奪主,主座的公子不高興了,語氣淡淡道:「坐下!繼續講,我這人最愛聽故事。」
醉酒的那人看席上身份最高的公子冷了臉,只好悻悻坐下,接著講道:「那地龍一翻身啊,那可是山崩地裂地動山搖血流成河啊。」他壓低了聲音:「可你們知道這襄城是誰的封地嗎?」
席上眾人沉默不語,只有主座的公子淡聲道:「是承熹公主的封地。」
襄城距離京城不遠,快馬加鞭不足兩日功夫就能趕到帝京,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因為承熹公主是聖上唯一的掌上明珠,所以特賜襄城為承熹公主的封地。
那人拊掌大聲道:「對呀!襄城那座公主府金碧輝煌,可這次地龍翻身竟然把那麼大的府邸震塌了!沒錯!震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