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竅之後的完顏晟既後悔殺了蒲察石家奴,又痛恨只顧爭權奪利卻不管大金國死活的儒門世家。

  那個誰曾經說過,人不在沉默中滅亡,就會在沉默中變態。

  完顏晟就屬於後者。

  完顏晟尋思著大金國眼看著是要唱涼涼了不假,但是在大金國徹底唱起涼涼之前,咱老完還有能力讓你們這些混帳王八蛋們先涼!

  然後,完顏晟就把完顏杲召進了宮裡,又在完顏杲的提議下集齊了方別以及大金國起家時的那些親戚,先是聲明對那些親戚們之前跟孔璠等儒門世家一起貪腐的行為既往不咎,接著又對那些親戚們說明了大金國的現狀,表示大家再不齊心協力,唯一的下場就只能是成為宋國那個狗皇帝的京觀建築材料,再然後,完顏晟要求大家都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

  先把衍聖公和那些儒門世家都剁了餵狗,抄家抄出來錢財拿去募兵,然後再由完顏杲出面安撫那四十萬大軍並且親自帶兵去死磕宋兵,贏了大傢伙兒一起會所嫩模,輸了就一起地府幹活。

  有著大宋的威脅在眼前,又有完顏晟從情、理這兩方面下手,再加上大金國的這些勛戚們也實在是沒別的路可以走,所以,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孔衍聖公跟儒門世家們為大金國流血流淚。

  至於那些孔衍聖公跟儒門世家的那些大佬們叫喊著為大金國出過力、為大金國流過血之類的屁話……

  反正大金國是不在乎的。

  孔衍聖公跟那些儒門世家倒也算得上是求仁得仁。

  但是還沒等完顏杲安撫住那四十萬已經決心找完顏晟要個說法的金國軍隊,趙桓就已經帶著十萬馬仔殺到了瀋州城下。

  此時的瀋州城還遠不是趙桓上上輩子和上輩子見過的那個瀋陽城,城小,牆矮,兵少,才是瀋州城最真實的寫照。

  所以,現在擺在趙桓眼前的問題就只有一個——到底該用什麼姿勢進入瀋州?

  是用拉風至極的御攆?還是騎在馬上?又或者,乾脆用火炮對著眼前的瀋州城來上一輪齊射,給瀋州城來個拆遷重建?

  至於瀋州城裡的金兵……

  當趙桓帶領的宋兵到達瀋州之時,城頭上早早的就堅起了白旗,吊橋也吱吱呀呀的放了下來,四個大門全部敞開,守軍跟城中百姓也都列隊出了城。

  大金國的瀋州知州是個讀個書的,所以帶著城中百姓擺出一副任殺任剮的模樣,就賭趙桓這個大宋皇帝到底要不要點兒臉——

  要臉,你就不能屠城殺人。

  屠城殺人,就說明你個大宋皇帝不要臉。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上皇駕崩了!

  讀書人最讓人頭疼的就在於這一點——他們總是擅長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同時又能保證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來指責別人。

  簡單來說就是當了姐兒還能立下貞節牌坊,順便再倚著牌坊嘲諷別人,比爬到腳背上的癩蛤蟆還噁心人。

  就很蛋疼。

  眼看著趙桓的臉色由晴轉陰,种師中忍不住湊上前去,低聲道:「官家?不若由微臣來……」

  趙桓卻呵的笑了一聲,說道:「由你來下達屠城的命令?你是不是覺得這樣兒做,朕就不用背負下令屠城的罵名了?」

  种師中沉默以對,顯然是打算自己背負起屠城的罵名,以免趙桓這個大宋皇帝的名聲受到影響。

  然而趙桓卻沒打算讓种師中替自己背這個黑鍋。

  身為一個皇帝,有些黑鍋可以讓文武百官替自己背著,比如什麼地方做的不到位了,傷害到了百姓的利益,這時候就需要有官老爺們站出來背黑鍋,自己這個皇帝是絕對不能背的。

  同樣的,有些黑鍋不能讓其他人替自己背,就比如這種屠城抓勞工之類的黑鍋,不僅不能讓手下替自己背,自己這個皇帝還得主動替手下背起來才行。

  再說了,趙桓本來也沒打算徹底屠城。

  趙桓再次笑了一聲,扭頭吩咐道:「傳旨給戶部,讓他們做好遷移百姓的準備,同時讓吏部做好派遣親民官的準備。」

  「至於眼前這些人……」

  「都送到工地上吧。」

  雖說順天府皇城已經建好,秦會玩這個倒霉孩子也已經被下了獄,但是大宋其他地方的基建還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各個州縣需要勞工的地方還很多,瀋州城裡這幾萬人看似挺多,但是要放到整個大宋需要勞工的工地上,估計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

  所以,屠城不屠城,這事兒跟要不要臉就沒一毛錢的關係,說到底還是大宋的百姓不爭氣。

  要是大宋的百姓們爭點兒氣,沒事兒就多幾個生孩子,大宋的丁口多到幾個億,那趙桓還用留下這些金虜當勞工?

  別說區區一個金國了,趙桓都敢平推整個小破球!

  ……

  被瀋州城直接開城投降這麼一攪和,趙桓原本打算對瀋州城拆遷重建的念頭也就淡了。

  對於趙桓來說,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宋接下來要走什麼道路的問題。

  先文?還是先武?

  先武,可以繼續推行軍功爵制,用軍功和爵位來刺激大宋百姓對外開拓的欲望,從而平推整個小破球,等統一了小破球再琢磨文治的事情。

  先文,那等幹掉金國之後就可以暫時收手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都用來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等內功練好了再一次性平推小破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