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反正遲早是要撕破臉皮,素娥冷眼瞧那二嬸止不住地念叨「真是蒼天有眼保佑大伯打了勝仗」,又看那三嬸和那老呂氏一唱一和地誇起父親,或是虛情假意地裝作長舒一口氣,感念韓瑋元平安無事。
「幾位是要去哪兒?」素娥不咸不淡地開口,打斷三人的裝腔作勢。
老太太腰杆一挺,「自然是要去正房等聖旨。」
以往韓瑋元打了勝仗,捷報傳入京中,很快,宮裡便會有一波接一波的賞賜,以犒勞將軍府。
素娥心中冷笑,不動聲色地看著老太太,「那我奉勸您還是不要去了,父親打的是夏人,殺的是夏軍。」
「這有什麼關係?」
「您可別忘了,那次可是您做主將那個夏人請進了東府來。」她說的,是那次景闌到府上一事,雖然是那堂弟和人搭上的,可這將軍府,卻是老太太做主讓人進的。
「這裡是將軍府,異族賊人,不配踏入一步。」
素娥冷冷道,說罷不再看幾人一眼,轉身走進正房。
韓素娥去正房可不是為了等什麼朝廷賞賜,而是為了同母親和兄長一起分享這個令人振奮而欣喜的消息,不過這次朝廷的動靜確實也出乎她的意料,遲遲沒有消息傳來。
西府那三人被她嗆聲一通,自然也沒有再來,不然恐怕也要嘀咕為何朝廷那邊沒了音信。
高興過後,一家人自然是該幹什麼幹什麼,嘉敏有意開始著人收拾起東西來,只是派了幾個心腹去做,沒有聲張。
韓沐言開始與昔日同窗聚上最後一面,他半句未提要離開的事,只是聚會之時與關係不錯的好友多說了些話,多談了會心,頗有依依不捨之情。
至於韓素娥,她先是去見了江璇芷,對方似有所察覺,所以她也沒有刻意隱瞞,只大大方方承認了父親將要辭官的事。
江璇芷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她隱約覺得天要變了,又感慨過去無憂無慮的日子要一去不去返。
素娥淡淡一笑。
從來都沒有什麼無憂無慮。
「你以後不在京中,我便少了一個朋友,不對。我本來也沒幾個知交好友。」江璇芷不舍地拉住她,圓圓的眼睛裡黯淡不少。
「誰說的,」韓素娥反駁,「我不在京中,便不是你朋友了嗎?」
她唇角一彎,打趣,「莫非只有汴京人士才能同你做好友?」
「哎呀,」江璇芷急了,嗔怪,「你明明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好了,」素娥抬手制止她欲言又止,「往後咱們要經常互通書信,你說怎麼樣?」
「那自然要的。」
「我還可以給你寄西北的特產。」
「真的嗎?你答應我說話算數哦。」
「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兩人就此約好,往後即使見不著面,也不能斷了聯繫。
秋至,平陽一戰徹底收尾,之前失守的城池被一一奪回,加固城牆,增派駐軍,輕掃余敵,這場來勢洶洶的戰爭,最後以宋軍大獲全勝告終。
只不過大將軍舊疾又添新傷,沒有跟隨凱旋的部隊回到汴京。
中秋前的半個月,朝廷的密旨下發,皇帝雖仍未鬆口允韓瑋元徹底辭官,但准了他駐守邊關的想法,轉平陽知州,同壺兒關將領,並允家眷前往壺兒關同他相聚。
本來皇帝意欲留韓沐言在京中,但被端著參湯去探望的他的韓皇后三言兩語打消了念頭。
聖人笑吟吟地道:「陛下想留下阿言?這樣也好,本來嘉敏還說,要早點為他定下人家,京中好幾戶人家都有意許給阿言,誰知他是個不開竅的,鬧著要跟著邊陲,說想去歷練一番,若真讓他得逞,他的婚事豈不是又好幾年沒了著落。」
聞言皇帝微微一頓,「哦?嘉敏有了屬意的人家?」
「多麼屬意的也沒有,不過戶部尚書家、工部家、楚國公府還有周家等都遞過了帖子,」聖人掩唇一笑,眉眼間透露出些許得意,「都是一等好的姑娘家,挑花了眼也不知選哪個好。」
皇帝也跟著笑,只是笑意不達眼底,「既然如此,那也不能拂了阿言的上進之意,依我看,大丈夫何患無妻,還是讓孩子好好去歷練一番,等有了功名在身再說親也不遲。」
聖人微微歪頭想了想,倏地展顏一笑,「是,陛下考慮的才是長遠。」
韓琳曉的心還沒放下,又見皇帝話音一轉,又側頭問來,「那素娥呢?她身體不好,跟著去西北豈不是受罪,不如讓她留在京中,進宮與你作伴如何?」
見狀,聖人面色不變,只輕輕嘆了口氣,「陛下您也知道,素娥她身體不好,我本來也想著讓她留在京中我來照顧,只是到底比不上在父母身側,一家人都不在身邊,怕時間長了,她思郁成疾,到時候嘉敏和阿元怪罪下來。」
「唔…….」皇帝點點頭,突然又想到什麼,最終打消了念頭,「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了。」
「陛下,」聖人微微一笑,「臣妾明白您是不舍皇姐和阿元他們,不過——」
「——不是有臣妾還陪著您嗎?」
將軍府的三人自然不知這場風波,接到消息後,便忙著清點行囊和僕從,做好遠行的準備。
因為嘉敏一心想儘快一家人團聚,所以在兩日後,前往西北邊陲的人馬都已經安置妥當,一切準備就緒。
「幾位是要去哪兒?」素娥不咸不淡地開口,打斷三人的裝腔作勢。
老太太腰杆一挺,「自然是要去正房等聖旨。」
以往韓瑋元打了勝仗,捷報傳入京中,很快,宮裡便會有一波接一波的賞賜,以犒勞將軍府。
素娥心中冷笑,不動聲色地看著老太太,「那我奉勸您還是不要去了,父親打的是夏人,殺的是夏軍。」
「這有什麼關係?」
「您可別忘了,那次可是您做主將那個夏人請進了東府來。」她說的,是那次景闌到府上一事,雖然是那堂弟和人搭上的,可這將軍府,卻是老太太做主讓人進的。
「這裡是將軍府,異族賊人,不配踏入一步。」
素娥冷冷道,說罷不再看幾人一眼,轉身走進正房。
韓素娥去正房可不是為了等什麼朝廷賞賜,而是為了同母親和兄長一起分享這個令人振奮而欣喜的消息,不過這次朝廷的動靜確實也出乎她的意料,遲遲沒有消息傳來。
西府那三人被她嗆聲一通,自然也沒有再來,不然恐怕也要嘀咕為何朝廷那邊沒了音信。
高興過後,一家人自然是該幹什麼幹什麼,嘉敏有意開始著人收拾起東西來,只是派了幾個心腹去做,沒有聲張。
韓沐言開始與昔日同窗聚上最後一面,他半句未提要離開的事,只是聚會之時與關係不錯的好友多說了些話,多談了會心,頗有依依不捨之情。
至於韓素娥,她先是去見了江璇芷,對方似有所察覺,所以她也沒有刻意隱瞞,只大大方方承認了父親將要辭官的事。
江璇芷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她隱約覺得天要變了,又感慨過去無憂無慮的日子要一去不去返。
素娥淡淡一笑。
從來都沒有什麼無憂無慮。
「你以後不在京中,我便少了一個朋友,不對。我本來也沒幾個知交好友。」江璇芷不舍地拉住她,圓圓的眼睛裡黯淡不少。
「誰說的,」韓素娥反駁,「我不在京中,便不是你朋友了嗎?」
她唇角一彎,打趣,「莫非只有汴京人士才能同你做好友?」
「哎呀,」江璇芷急了,嗔怪,「你明明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好了,」素娥抬手制止她欲言又止,「往後咱們要經常互通書信,你說怎麼樣?」
「那自然要的。」
「我還可以給你寄西北的特產。」
「真的嗎?你答應我說話算數哦。」
「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兩人就此約好,往後即使見不著面,也不能斷了聯繫。
秋至,平陽一戰徹底收尾,之前失守的城池被一一奪回,加固城牆,增派駐軍,輕掃余敵,這場來勢洶洶的戰爭,最後以宋軍大獲全勝告終。
只不過大將軍舊疾又添新傷,沒有跟隨凱旋的部隊回到汴京。
中秋前的半個月,朝廷的密旨下發,皇帝雖仍未鬆口允韓瑋元徹底辭官,但准了他駐守邊關的想法,轉平陽知州,同壺兒關將領,並允家眷前往壺兒關同他相聚。
本來皇帝意欲留韓沐言在京中,但被端著參湯去探望的他的韓皇后三言兩語打消了念頭。
聖人笑吟吟地道:「陛下想留下阿言?這樣也好,本來嘉敏還說,要早點為他定下人家,京中好幾戶人家都有意許給阿言,誰知他是個不開竅的,鬧著要跟著邊陲,說想去歷練一番,若真讓他得逞,他的婚事豈不是又好幾年沒了著落。」
聞言皇帝微微一頓,「哦?嘉敏有了屬意的人家?」
「多麼屬意的也沒有,不過戶部尚書家、工部家、楚國公府還有周家等都遞過了帖子,」聖人掩唇一笑,眉眼間透露出些許得意,「都是一等好的姑娘家,挑花了眼也不知選哪個好。」
皇帝也跟著笑,只是笑意不達眼底,「既然如此,那也不能拂了阿言的上進之意,依我看,大丈夫何患無妻,還是讓孩子好好去歷練一番,等有了功名在身再說親也不遲。」
聖人微微歪頭想了想,倏地展顏一笑,「是,陛下考慮的才是長遠。」
韓琳曉的心還沒放下,又見皇帝話音一轉,又側頭問來,「那素娥呢?她身體不好,跟著去西北豈不是受罪,不如讓她留在京中,進宮與你作伴如何?」
見狀,聖人面色不變,只輕輕嘆了口氣,「陛下您也知道,素娥她身體不好,我本來也想著讓她留在京中我來照顧,只是到底比不上在父母身側,一家人都不在身邊,怕時間長了,她思郁成疾,到時候嘉敏和阿元怪罪下來。」
「唔…….」皇帝點點頭,突然又想到什麼,最終打消了念頭,「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了。」
「陛下,」聖人微微一笑,「臣妾明白您是不舍皇姐和阿元他們,不過——」
「——不是有臣妾還陪著您嗎?」
將軍府的三人自然不知這場風波,接到消息後,便忙著清點行囊和僕從,做好遠行的準備。
因為嘉敏一心想儘快一家人團聚,所以在兩日後,前往西北邊陲的人馬都已經安置妥當,一切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