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第152章 談心
霽月樓一如韓素娥離開時,擺設分毫不差,就連那日早晨她臨走嗅過的一株木芙蓉也靜靜地插在原先的白釉瓶中。
只不過那時深秋,現下已是初春,芙蓉早已枯萎,只餘一枝光禿禿的杆,凋零的花瓣靜靜躺在桌上,素娥推開窗子,外面的徐徐微風渡進來,捲走乾枯的芙蓉。
「姑娘,這是剛折的。」檀香從身後走來,遞來一束新鮮的花草,嫣紅里透著玉白的海棠,枝葉上還滾著清晨的露珠。
素娥抽出白釉瓶中的枯枝,將海棠慢慢簪進瓶口。
「父親回府了嗎?」
「大將軍凌晨從宮中回來,辰時半又匆匆走了。」
辰時半,那不就是沒多久前。
「是去西郊軍營麼?」
「聽說是。」
素娥想著進宮的事,關於水路圖泄露,不知皇帝會否相信父親的說辭,她那舅舅本就對父親心生忌憚,若是想治他的罪,讓他擔著這污名,這便是再好不過的機會。
她想來想去,也不知皇帝究竟會怎麼反應,索性不想了,就算要治父親的罪,也得看看他在西北邊境和洪災瘟疫一事中立下的功勞。
不多會兒,東院的婢女來通傳,說長公主找她,素娥便趕往母親那裡。
她知道母親該問自己了。
一進母親的院子,素娥就見兄長也在,他站在母親身旁,正躬身同嘉敏說著什麼。
聽見她來,兩人皆望來,素娥先是和哥哥的視線撞了個正著,後者遞給她一個意味不明的眼神。
好自為之。素娥知道這是哥哥的提醒,看來母親是不問出個清清楚楚不會罷休。
她心中微微嘆息,無意與母親打含糊,決定速戰速決。
見她走近,嘉敏臉上揚起一抹溫柔笑意,喚素娥走到她跟前。
「昨夜睡得如何?」
「睡得很好。」
嘉敏點點頭,指著長桌上的早膳。
「先坐下用膳吧。」
一頓飯很快吃完,僕婢撤掉桌上碗碟,又上了清茶。
嘉敏慢慢掀起茶盞,撇去湯中浮沫,淺飲一口。
「如今京城裡又流行這種安溪鐵觀音了。」她說,似乎只是隨口一提。
聞言,素娥也飲了一口茶,慢慢一笑。「是啊,才過去幾個月,時興眾人喜飲的茶又變了,我走的時候,那會兒還興廬山雲霧茶。」
嘉敏抬眸打量素娥半晌,突然轉頭吩咐白芷屏退所有僕婦。
人走後,屋裡只母子三人。
見狀,素娥放下茶盞,雙手交疊在膝上,望著母親。
「母親,您有什麼想問的?」
素娥下了決心,關於她離家的種種,只要是能說的,她都會告訴母親。
她做好了準備會被母親刨根問底。
豈料嘉敏只是定定地望了她一會兒,倏地啟唇一笑。
笑意是極淡的,卻又幾分釋然。
她沒有提問,而是開始回憶起往事:
「為娘突然記起,去年初春你剛從病中醒來沒多久,瞞著我去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寺廟,回來後把自己關在房中好幾日,只為了解一個無雙棋局。」
嘉敏唇邊含笑,目光悠悠落在一株斜進窗來的春桃。
「那時你問我,可識得鎮北王世子謝景淵,我沒什麼大印象,卻同你說起了與他相關的另一人。」
素來聽聞那小公子卓爾不群,如良金美玉,彼時她只是一副惜才之心,隨口便提了一提,哪想到如今那人竟然同自己的女兒有了牽扯。
嘉敏笑意漸斂,微嘆一聲,到底是命中注定,還是造化弄人,卻也說不清楚。
她沒說太多,但素娥已經聽出來,母親必定是知道了救下自己的人,更甚者,早已猜出謝景淞的身份。
將軍府被圍封的那段日子,頻頻向府內遞信的人,逃不過母親敏銳的目光。
若是非親非故,怎能讓謝景淵甘冒危險,並驅使他的手下替自己辦事。
素娥稍稍緊張起來,擔心母親會不喜,一眼不錯地看著母親,忍不住出聲請求:「母親,他並非刻意隱瞞,只是不得已為之,若非他施救,我恐怕早已遭遇不測。」
她不知母親到底猜出多少,猶豫著懇請道:「還請母親……替他瞞下此事。」
嘉敏淡淡地看她一眼,沒有說話。
素娥不明白母親的態度,一時攥緊了指尖,偷偷望向哥哥。
韓沐言收到她求助的視線,無言地沖她搖了搖頭。
似乎察覺到兩人間的互動,嘉敏開口,讓韓沐言也出了屋子,一時間,只剩母女二人。
過了許久,嘉敏慢慢搭下手,目光悠悠落向遠處,神色有些悵惘,胭脂仔細描繪過的精緻朱唇輕輕嘆息著:
「說起來,今年你便及笄了。」
她轉眼看著女兒,細細打量過對方凝脂般的肌膚,皎月般的面龐。
「我只問你一句話,你喜歡他嗎?」
說完這句,嘉敏似乎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多餘,低低一笑,自顧微微搖頭,又換了種問法。
「不對,我是說,喜歡到非他不嫁嗎?」
面對這一句過於直白的問話,素娥怔在原地,腦袋空了一瞬。
母親溫和又認真的聲音迴蕩在她耳邊,亂七八糟的想法一股腦湧入她的腦中。
母親問這話是什麼意思?
霽月樓一如韓素娥離開時,擺設分毫不差,就連那日早晨她臨走嗅過的一株木芙蓉也靜靜地插在原先的白釉瓶中。
只不過那時深秋,現下已是初春,芙蓉早已枯萎,只餘一枝光禿禿的杆,凋零的花瓣靜靜躺在桌上,素娥推開窗子,外面的徐徐微風渡進來,捲走乾枯的芙蓉。
「姑娘,這是剛折的。」檀香從身後走來,遞來一束新鮮的花草,嫣紅里透著玉白的海棠,枝葉上還滾著清晨的露珠。
素娥抽出白釉瓶中的枯枝,將海棠慢慢簪進瓶口。
「父親回府了嗎?」
「大將軍凌晨從宮中回來,辰時半又匆匆走了。」
辰時半,那不就是沒多久前。
「是去西郊軍營麼?」
「聽說是。」
素娥想著進宮的事,關於水路圖泄露,不知皇帝會否相信父親的說辭,她那舅舅本就對父親心生忌憚,若是想治他的罪,讓他擔著這污名,這便是再好不過的機會。
她想來想去,也不知皇帝究竟會怎麼反應,索性不想了,就算要治父親的罪,也得看看他在西北邊境和洪災瘟疫一事中立下的功勞。
不多會兒,東院的婢女來通傳,說長公主找她,素娥便趕往母親那裡。
她知道母親該問自己了。
一進母親的院子,素娥就見兄長也在,他站在母親身旁,正躬身同嘉敏說著什麼。
聽見她來,兩人皆望來,素娥先是和哥哥的視線撞了個正著,後者遞給她一個意味不明的眼神。
好自為之。素娥知道這是哥哥的提醒,看來母親是不問出個清清楚楚不會罷休。
她心中微微嘆息,無意與母親打含糊,決定速戰速決。
見她走近,嘉敏臉上揚起一抹溫柔笑意,喚素娥走到她跟前。
「昨夜睡得如何?」
「睡得很好。」
嘉敏點點頭,指著長桌上的早膳。
「先坐下用膳吧。」
一頓飯很快吃完,僕婢撤掉桌上碗碟,又上了清茶。
嘉敏慢慢掀起茶盞,撇去湯中浮沫,淺飲一口。
「如今京城裡又流行這種安溪鐵觀音了。」她說,似乎只是隨口一提。
聞言,素娥也飲了一口茶,慢慢一笑。「是啊,才過去幾個月,時興眾人喜飲的茶又變了,我走的時候,那會兒還興廬山雲霧茶。」
嘉敏抬眸打量素娥半晌,突然轉頭吩咐白芷屏退所有僕婦。
人走後,屋裡只母子三人。
見狀,素娥放下茶盞,雙手交疊在膝上,望著母親。
「母親,您有什麼想問的?」
素娥下了決心,關於她離家的種種,只要是能說的,她都會告訴母親。
她做好了準備會被母親刨根問底。
豈料嘉敏只是定定地望了她一會兒,倏地啟唇一笑。
笑意是極淡的,卻又幾分釋然。
她沒有提問,而是開始回憶起往事:
「為娘突然記起,去年初春你剛從病中醒來沒多久,瞞著我去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寺廟,回來後把自己關在房中好幾日,只為了解一個無雙棋局。」
嘉敏唇邊含笑,目光悠悠落在一株斜進窗來的春桃。
「那時你問我,可識得鎮北王世子謝景淵,我沒什麼大印象,卻同你說起了與他相關的另一人。」
素來聽聞那小公子卓爾不群,如良金美玉,彼時她只是一副惜才之心,隨口便提了一提,哪想到如今那人竟然同自己的女兒有了牽扯。
嘉敏笑意漸斂,微嘆一聲,到底是命中注定,還是造化弄人,卻也說不清楚。
她沒說太多,但素娥已經聽出來,母親必定是知道了救下自己的人,更甚者,早已猜出謝景淞的身份。
將軍府被圍封的那段日子,頻頻向府內遞信的人,逃不過母親敏銳的目光。
若是非親非故,怎能讓謝景淵甘冒危險,並驅使他的手下替自己辦事。
素娥稍稍緊張起來,擔心母親會不喜,一眼不錯地看著母親,忍不住出聲請求:「母親,他並非刻意隱瞞,只是不得已為之,若非他施救,我恐怕早已遭遇不測。」
她不知母親到底猜出多少,猶豫著懇請道:「還請母親……替他瞞下此事。」
嘉敏淡淡地看她一眼,沒有說話。
素娥不明白母親的態度,一時攥緊了指尖,偷偷望向哥哥。
韓沐言收到她求助的視線,無言地沖她搖了搖頭。
似乎察覺到兩人間的互動,嘉敏開口,讓韓沐言也出了屋子,一時間,只剩母女二人。
過了許久,嘉敏慢慢搭下手,目光悠悠落向遠處,神色有些悵惘,胭脂仔細描繪過的精緻朱唇輕輕嘆息著:
「說起來,今年你便及笄了。」
她轉眼看著女兒,細細打量過對方凝脂般的肌膚,皎月般的面龐。
「我只問你一句話,你喜歡他嗎?」
說完這句,嘉敏似乎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多餘,低低一笑,自顧微微搖頭,又換了種問法。
「不對,我是說,喜歡到非他不嫁嗎?」
面對這一句過於直白的問話,素娥怔在原地,腦袋空了一瞬。
母親溫和又認真的聲音迴蕩在她耳邊,亂七八糟的想法一股腦湧入她的腦中。
母親問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