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道有人給昏倒的自己餵了藥?他猜測,有些迷茫。

  他對眼下的狀況不明所以,只能打量四周,借著微弱火光看見地上躺著一隻碗,碗裡還有些藥汁,再一抬眼,藥爐上的罐子裡,也殘留著一些藥渣。

  明明之前這罐子裡是空的。

  奇了怪了。他想,撿起一根木枝往裡面扒了扒,掏出一點殘渣在手上辨認。

  是藥不錯。

  裡頭好像有牛筋草、桔梗、知母、竹葉等藥材。嚴衡突然頓住。

  自己莫非是被這碗湯藥治好了?

  可是這是誰留下的?那個人為何要這樣做?

  他愣在原地。

  很快,又反應過來,眼下當務之急是搞清楚這藥方是什麼,既然對自己有效,肯定也對其他有效。

  管他是誰留下來的,能治病就行!他得趕緊從這些藥渣中推出藥方。

  想到這裡,嚴衡立馬一個精神,抄起碗和藥罐便匆匆離去。

  第150章 回京

  素娥得知瘟疫被一個年輕醫者想出治療方子時,已經是半月後。

  她已經在父親的要求下,搬進了守衛更加周全的驛館,這裡離收容那些病患的醫館要遠上不少。

  「那個姓嚴的大夫,僅憑你留給他的藥渣就推出了藥方嗎?」素娥聽了墨一的匯報,放下手上握著的一卷書,問道。

  墨一點點頭,「那日我只將藥給他灌下,特地留了些痕跡,讓他察覺出來。」

  「卑職打聽到,那藥方第二日便被他琢磨了出來,只是治病需要時間,所以隔了這麼些天才傳出消息。」

  素娥微微笑,「看來他醫術確實不淺,或許多些時日,他自己就能想出藥方。」

  「對了,」她又問,「現在病患情況如何?」

  「已經有數百個患者在康復,其他的這兩天才開始服藥,不過聽說也開始好轉了。」

  韓素娥頷首,如此一來,前世瘟疫徹底爆發使得兆陽縣被封城一事也不會再發生了。

  黃昏時,韓瑋元回到驛館,又帶來好消息,說先前被洪水沖毀的房屋都被重建得差不多了,先前被暫時安置在高地的百姓,陸陸續續搬回了自己的房屋,賑災一事,在有序地進行著。

  說完這些,他又端起一杯茶,若有所思,「素娥,沒想到你之前提到的牛筋草,竟然真的可以治療這次的瘟疫。」

  瘟疫一事,其實遠比洪災要嚴重得多。

  房屋倒塌,可以重修再建,但是事關人命,一個不慎,便無法挽回。

  韓素娥知道父親起了懷疑,也想好了說辭,「其實我趕來之前,替我治病的大師知道我要來兆陽縣,便提醒我,洪災之後最易肆虐瘟疫。」

  「女兒當時問他可有什麼法子可以防治,他便提起了牛筋草。」

  素娥看著父親,眼神純淨,不含一絲心虛,「沒想到,這牛筋草真的能起作用,看來也是上蒼不忍心見百姓患難,冥冥之中,便讓我帶來這個消息。」

  「不過,起最大作用的可不是我,」素娥說,「那位嚴大夫才當真是懸壺濟世,醫術高超,多虧了他,兆陽的百姓才能不再經受瘟疫之苦。」

  韓瑋元贊同,「確實,那位嚴大夫年紀輕輕,卻不驕不躁,這次立下大功,他也不曾居功自傲,縣丞說要嘉善他,他卻再三推脫。」

  他之前是聽聞了那個大夫和其他大夫爭執的事,也知道這個大夫是不顧他人白眼執意以牛筋草試藥,甚至拿自己開刀的人。

  兆陽縣有這樣的人才,何其有幸。

  提起這個,韓瑋元又想到另一件事,皺了皺眉。

  「不過,這個兆陽縣的縣令,就不好說了。」

  攬功推過的小人一個。

  他這話引起了素娥的注意,她便問是怎麼回事。

  韓瑋元本不欲同女兒說這些,但她既問起,還是簡單解釋了幾句。

  原來那縣令一直躲在府上閉門不出,生怕自己被染了瘟疫,賑災一事,完全推給了賀縣丞,這也倒罷了,現在眼看洪災和瘟疫被控制住,他又冒出頭來,率先向朝廷報信,說兆陽的災情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極大的解決,甚至說若不是他找來嚴衡,那藥方肯定是想不出來的,話里話外,全成了他的功勞。

  韓素娥恨極了這個吳縣令,前世若不是他自行封城,背著父親私自派兵鎮壓百姓,怎會讓父親背上污名,給了皇帝發作的機會。

  這幾日,她一直在派人暗中調查吳縣令,蛛絲馬跡都不放過。

  還真叫她有所收穫。

  原來吳縣令此人和江陵鄭家有著不淺的聯繫,說得再直接點,那就是和丞相府有關係,怪不得會坑害父親,恐怕是有人指使。

  其次,她發現吳縣令在這次災情中,也不是一直龜縮在府上什麼都沒做,壞事,他還是做了不少的。

  前幾日,她跟著蟬衣去街上幫著施粥,路過糧倉時,無意瞥見裡面景象,本就不大的倉庫,竟然還空了一大半。她施粥幾日,大致推出百姓一日所需的糧食,而父親說過,朝廷派發下賑災的銀子並不少,至少足夠兆陽縣這兩三萬人度過兩個月了。

  糧倉庫存不合理,她第一個想到便是貪腐,而縱觀兆陽縣,有本事且有賊心去做這事的,非吳縣令莫屬,於是便派墨一去查探。

  這一查,果然查出不少線索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