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李苦兒也覺得她可憐,雖然並不全然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但還是想幫她一回。於是便道:「莫再哭了,我幫你寫信。」
第82章 狀元糕(八)
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紙, 也沒個重點。果然, 鬼言鬼語哪有什麼章法根本做不了文章。何未染看李苦兒蹲在雪地上替戚家大兒媳寫信也著實心疼,忍不住打斷:「差不多了, 該收尾了。」
大兒媳話語一頓, 嗚嗚地哭了兩聲, 說:「嗯, 那最後再添一句,有朝一日榮歸故里,望來妾身墳頭上三柱清香, 便足矣。」
「啊?」合著寫的是身後信,這也太不吉利了。李苦兒抬頭, 看了看大兒媳,又看了看何未染,見何未染點頭,只能一字不落寫上。
「成了。」
大兒媳想了想, 又說:「我還有一事相求。」
何未染收起筆墨,將李苦兒從雪地上扶起,一邊搓著她凍紅了的手, 一邊問:「且說來聽聽吧。」
「替我帶一包狀元糕去吧。」
「嗯?狀元糕?」李苦兒轉過臉看著大兒媳, 又想起前些天吃的那個並不多好吃的米糕, 問:「是不是你們街上那糕餅鋪子買的?」
「哦,你知道?那是我娘家呀,哎……」
李苦兒想起糕餅鋪那個唉聲嘆氣的鄧大娘,原來是大兒媳的娘親。想來也是知道自家女兒的處境卻使不上勁兒, 實在讓人唏噓。
「不知我娘身子骨可還硬朗?」大兒媳問。
李苦兒答:「看上去倒是康健,就是心情不大開朗。」
大兒媳又哭起來:「嗚嗚嗚,說來實在不孝,我已好久不曾見她。我聽到她來敲我家大門,公婆卻不讓她與我相見,不知是為什麼,不知是為什麼。」
「怕是有不可告人之事。」何未染冷聲開口。
大兒媳咬著唇,不知該說什麼。一時雙方靜默。
李苦兒見狀,便道:「好吧,一會兒回去的時候,我就去你娘家的高兵鋪子買一包狀元糕,與信一併送去京城。」
「不可不可。」大兒媳連忙道:「娘家賣的狀元糕與我說的狀元糕,不大一樣。當初夫君赴京趕考,我便做了許多狀元糕,叫他帶在路上吃,一是取個吉利,二也是好叫他果腹充飢。趕考之路漫長艱苦,鬆軟的米糕不易存放,因此,我改了幾道工序,尤其最後一道,壓實切片炙烤,好讓糕點香甜鬆脆並易於攜帶。」
何未染搖了搖頭,道:「那便將做糕點的法子細細說來,明日我就給你做出來。」
夜深了,雪仍是很大,再次提起燈籠,兩人相扶著走上歸途。大兒媳的靈魂依舊在杉樹林裡飄蕩,望著西方,等著或許再也等不到的人。
回到杉樹林街,家家戶戶都已緊閉了大門。路過大兒媳娘家的糕餅鋪子,鄧大娘正在收鋪頭。
「就是這兒吧?」何未染問。
李苦兒點頭。
「嫂子,來一包狀元糕。」
「喲,這麼晚了怎的還在街上。」鄧大娘停下手上的活兒,忙給她們裝糕:「早些回去吧,姑娘家家的,走夜路可不安全。」
「嗯。這就回家了。」李苦兒說。
鄧大娘講目光轉向她,回憶一陣,想起來了:「你是前些日子阿竹帶來的姑娘吧。」
李苦兒笑著點了點頭,何未染故作不經意地說:「今日是去戚家做客的。」
「啊?戚家?」鄧大娘眸光一動,急切著道:「那……那是否見著了她家大兒媳婦?那是我閨女。」
何未染答,語氣惋惜:「見著了,病得厲害。」
「哎,我苦命的閨女。」鄧大娘碎碎地呢喃:「不是東西啊,讀書人,欺負我孤兒寡母,將我閨女禍害得……」
何未染接過糕點,又問了一句:「這是怎麼個說法。不怕您笑話,今日我是領我徒兒去與他戚家小子相親的,他家是不是……不大好?」
李苦兒忍不住斜了何未染一眼。
鄧大娘聞言,立即勸道:「可千萬別嫁過去,這街上還有哪家是不讓娘家人見閨女的?」
「這是為何?」
「頭兩年倒還好,可自打我女婿中了科舉沒多久,便再不見我閨女出過門了。前些時候聽聞傳言,說我那女婿在京城娶了官家女,也不知是真是假。哎……我便上門去討說法,哪知他家人說本是要將我閨女接到京城去享福的,是我閨女身子不爭氣,病倒了,待身子好妥當,自然就能去京城夫妻團聚了。我等啊等,等啊等,等我閨女出門,等我閨女坐上去京城的馬車,哎……怕是一場空等了。」
「哎……確實是戶不講道理的人家。」何未染說著真心話:「但願您閨女能早日康復吧,若去不成京城,倒不如接回娘家。」
「是啊……」
兩人告別了鄧大娘,繼續往家裡趕。
李苦兒氣憤地道:「那個大兒子肯定是在京城有人了,戚家還拖著家裡的兒媳婦,真是不要臉。定然啊,也是相親相出來的親事。」
何未染可不這麼覺得:「或許是有過愛情的吧,只不過世人要男人建功立業不留戀兒女私情,又要女人出嫁後相夫教子以夫為天,世人許男人三妻四妾圖一個兒女成群,可女人須從一而終永不能有二心,所以啊,夫妻情感的羈絆之於男人與之於女人,總是有差別的。」
李苦兒仔細尋思她的話語,忽而一笑,不由何未染的臂彎靠緊了些,撒嬌著說:「所以啊,女人想不受傷,還是得找個女人過才好。」
第82章 狀元糕(八)
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紙, 也沒個重點。果然, 鬼言鬼語哪有什麼章法根本做不了文章。何未染看李苦兒蹲在雪地上替戚家大兒媳寫信也著實心疼,忍不住打斷:「差不多了, 該收尾了。」
大兒媳話語一頓, 嗚嗚地哭了兩聲, 說:「嗯, 那最後再添一句,有朝一日榮歸故里,望來妾身墳頭上三柱清香, 便足矣。」
「啊?」合著寫的是身後信,這也太不吉利了。李苦兒抬頭, 看了看大兒媳,又看了看何未染,見何未染點頭,只能一字不落寫上。
「成了。」
大兒媳想了想, 又說:「我還有一事相求。」
何未染收起筆墨,將李苦兒從雪地上扶起,一邊搓著她凍紅了的手, 一邊問:「且說來聽聽吧。」
「替我帶一包狀元糕去吧。」
「嗯?狀元糕?」李苦兒轉過臉看著大兒媳, 又想起前些天吃的那個並不多好吃的米糕, 問:「是不是你們街上那糕餅鋪子買的?」
「哦,你知道?那是我娘家呀,哎……」
李苦兒想起糕餅鋪那個唉聲嘆氣的鄧大娘,原來是大兒媳的娘親。想來也是知道自家女兒的處境卻使不上勁兒, 實在讓人唏噓。
「不知我娘身子骨可還硬朗?」大兒媳問。
李苦兒答:「看上去倒是康健,就是心情不大開朗。」
大兒媳又哭起來:「嗚嗚嗚,說來實在不孝,我已好久不曾見她。我聽到她來敲我家大門,公婆卻不讓她與我相見,不知是為什麼,不知是為什麼。」
「怕是有不可告人之事。」何未染冷聲開口。
大兒媳咬著唇,不知該說什麼。一時雙方靜默。
李苦兒見狀,便道:「好吧,一會兒回去的時候,我就去你娘家的高兵鋪子買一包狀元糕,與信一併送去京城。」
「不可不可。」大兒媳連忙道:「娘家賣的狀元糕與我說的狀元糕,不大一樣。當初夫君赴京趕考,我便做了許多狀元糕,叫他帶在路上吃,一是取個吉利,二也是好叫他果腹充飢。趕考之路漫長艱苦,鬆軟的米糕不易存放,因此,我改了幾道工序,尤其最後一道,壓實切片炙烤,好讓糕點香甜鬆脆並易於攜帶。」
何未染搖了搖頭,道:「那便將做糕點的法子細細說來,明日我就給你做出來。」
夜深了,雪仍是很大,再次提起燈籠,兩人相扶著走上歸途。大兒媳的靈魂依舊在杉樹林裡飄蕩,望著西方,等著或許再也等不到的人。
回到杉樹林街,家家戶戶都已緊閉了大門。路過大兒媳娘家的糕餅鋪子,鄧大娘正在收鋪頭。
「就是這兒吧?」何未染問。
李苦兒點頭。
「嫂子,來一包狀元糕。」
「喲,這麼晚了怎的還在街上。」鄧大娘停下手上的活兒,忙給她們裝糕:「早些回去吧,姑娘家家的,走夜路可不安全。」
「嗯。這就回家了。」李苦兒說。
鄧大娘講目光轉向她,回憶一陣,想起來了:「你是前些日子阿竹帶來的姑娘吧。」
李苦兒笑著點了點頭,何未染故作不經意地說:「今日是去戚家做客的。」
「啊?戚家?」鄧大娘眸光一動,急切著道:「那……那是否見著了她家大兒媳婦?那是我閨女。」
何未染答,語氣惋惜:「見著了,病得厲害。」
「哎,我苦命的閨女。」鄧大娘碎碎地呢喃:「不是東西啊,讀書人,欺負我孤兒寡母,將我閨女禍害得……」
何未染接過糕點,又問了一句:「這是怎麼個說法。不怕您笑話,今日我是領我徒兒去與他戚家小子相親的,他家是不是……不大好?」
李苦兒忍不住斜了何未染一眼。
鄧大娘聞言,立即勸道:「可千萬別嫁過去,這街上還有哪家是不讓娘家人見閨女的?」
「這是為何?」
「頭兩年倒還好,可自打我女婿中了科舉沒多久,便再不見我閨女出過門了。前些時候聽聞傳言,說我那女婿在京城娶了官家女,也不知是真是假。哎……我便上門去討說法,哪知他家人說本是要將我閨女接到京城去享福的,是我閨女身子不爭氣,病倒了,待身子好妥當,自然就能去京城夫妻團聚了。我等啊等,等啊等,等我閨女出門,等我閨女坐上去京城的馬車,哎……怕是一場空等了。」
「哎……確實是戶不講道理的人家。」何未染說著真心話:「但願您閨女能早日康復吧,若去不成京城,倒不如接回娘家。」
「是啊……」
兩人告別了鄧大娘,繼續往家裡趕。
李苦兒氣憤地道:「那個大兒子肯定是在京城有人了,戚家還拖著家裡的兒媳婦,真是不要臉。定然啊,也是相親相出來的親事。」
何未染可不這麼覺得:「或許是有過愛情的吧,只不過世人要男人建功立業不留戀兒女私情,又要女人出嫁後相夫教子以夫為天,世人許男人三妻四妾圖一個兒女成群,可女人須從一而終永不能有二心,所以啊,夫妻情感的羈絆之於男人與之於女人,總是有差別的。」
李苦兒仔細尋思她的話語,忽而一笑,不由何未染的臂彎靠緊了些,撒嬌著說:「所以啊,女人想不受傷,還是得找個女人過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