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你不是好久都不吹笛子了嗎?」

  蕭沐昀笑了一下,把笛子放在嘴邊,輕輕地吹了起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笛聲之中,圍攏了越來越多的百姓。荀香一邊抹眼淚,一邊讚嘆,笛子仙的笛藝果然是天下無雙。忽然有人指著皇宮中鐘樓的方向,大聲地嚷嚷,眾人循聲望過去,之間一個人影倚在欄杆邊,一身白衣,張開雙手。

  因為距離得很遠,人們幾乎看不清那個人的長相,也不知道那個人要幹什麼。直到那個人縱身一躍的瞬間,眾人才如夢初醒,瞠目結舌地看著那個猶如落葉秋風一般的身影,從高處徐徐落下。那種美,既悲壯,又動魄。

  這一日,大佑的名字徹底從中原的版圖上除去,與大梁國合併。僅僅半年之後,南越國臣服,大梁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南越國都方羽,正式統一了中原四國。南越國投降之前,誠王慕容雅上奏摺自貶為庶民,從此銷聲匿跡。而慕容赫被封為南越王,一生獲得恩養。第二年,蕭天蘊正式改國號為大新,立黎雅夕為賢妃,淳于瑾為淑妃,皇后之位在他在位的時期一直空懸。

  有人說,他一直在等一個不會回來的人。

  有人說,他是在祭典一段逝去的愛情。

  作者有話要說:正文全部結束了。

  第一百零四章 番外如是顛覆此生亦無悔

  大新五年,國泰民安,鳳都大興土木。全因皇帝將遷都於此,才重新修繕宮宇。雖然自新皇帝接手大佑國之後,一直施行仁政,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反對的聲音漸漸小下來,但是此次的遷都仍然給鳳都的百姓造成了不少麻煩。

  先是徵集的各種工匠有數萬人之眾,而後是加重了賦稅。家家戶戶,幾乎男丁盡出,頓時鳳都之中老弱婦孺的怨聲載道。

  朝中的官員紛紛上書上表,希望皇帝不要一意孤行,出面緩和民憤,皇帝卻置若罔聞。

  皇宮修繕期間,皇帝和後宮嬪妃住在鳳都郊外臨時搭建的行宮。皇帝經常請白馬寺的空禪法師到行宮來做客。空禪到行宮一住便是幾日,日日與皇帝見面交談,後宮妃嬪在這段時間自然是無法親近皇帝。

  這一天,秋高氣爽,山上的桂子經一夜秋風落滿山道。桂花香氣猶如陳年的好酒,直飄到行宮裡頭。

  蕭天蘊望著窗外的一株叫不出名字的花,聽工部尚書報告這次大規模的修繕皇宮所要改動的宮宇。當說到東宮的時候,工部尚書偷偷看了一眼皇帝的臉色,又不動聲色地說下去。遷都之前一點徵兆都沒有,說搬就搬。不僅滿朝文武都跟著從盛京千里迢迢地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城池,就連原來就住在鳳都的吏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樣子。

  誰都不知道皇帝葫蘆裡面到底在賣什麼藥。

  工部尚書說,「東宮基本上不用大動,就是有一座瑤華宮因為年代太久又有些破陋,需要拆除……」

  「不准拆它!」一直靜靜在聽的蕭天蘊忽然開口。

  工部尚書錯愕,「皇上,您說什麼?」

  「朕說瑤華宮只能按照原樣翻新加固,東宮裡的其它各處也不許動,剩下的工部做主就行了,不要再來煩朕!」蕭天蘊拂袖道。

  「是,臣告退。」工部尚書雖然早就已經習慣了皇帝的喜怒無常,卻仍是無法適應皇帝說變臉就變臉的態度,趕緊退了出去。到了門外,他抬起袖子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抬眼看見蕭沐昀正往這裡走過來,連忙上前說,「蕭大人,皇上今日的心情好像不好,您還是別去自找沒趣了。」

  蕭沐昀詫異,看了一眼身旁的小周,「小周公公,皇上不是召見我嗎?」

  小周連忙回到,「是呀,就是皇上叫奴才去請蕭大人的。」

  工部尚書平日裡經常去蕭沐昀府上蹭酒喝,兩個人私交不錯。工部尚書湊到蕭沐昀耳邊說,「估計又是因為前朝的太子妃……唉,總之老弟你好自為之。」

  「多謝兄長提醒,我會小心的。」

  蕭沐昀跟著小周走進暖閣裡頭,見蕭天蘊倚在窗邊出神。有如此風神俊秀容貌的君王,恐怕在各國的歷史上,也很難找出第二個。蕭沐昀當初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跟曾經的情敵變成君臣。還是那種關係十分好的君臣。蕭沐昀其實多少知道為什麼皇帝要遷都,又大興土木。因為有人稟報鳳都宏偉的皇宮一直閒置著,不利用起來不如拆掉,再重新修建一座行宮。蕭天蘊權衡了一下,覺得鳳都是整個中原的腑臟之地,更適合做國都,於是就遷過來了。當然這是表面的原因,深層次的原因是,有人偷偷向皇帝密報,在鳳都附近看見了前朝太子的身影……

  這個理由聽起來有些荒唐,卻是少數知情人一致認同的。那朵開在皇帝心頭的紅花,長著布滿荊棘的花莖,沒有人能夠觸碰。

  「皇上。」蕭沐昀輕輕地叫了一聲。

  蕭天蘊應聲回過頭來,目光柔和了一些,「你來了。」

  「皇上這麼急著召見臣是……」

  「你一定知道她在哪兒。」蕭天蘊從懷中拿出一塊紅布,遞給蕭沐昀,「幫朕把這個交給她。」

  「皇上……」

  「朕沒有問你她在哪兒,只叫你把這個交給她!」蕭天蘊面露不悅,蕭沐昀只得上前收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