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林站在屋外聽了幾分鐘,這時接話道:“面上無光就得想辦法把臉面爭回來,我剛才被關局叫到辦公室,關局又在詢問丁麗案。我們破了石秋陽系列殺人案,丁晨光心裡更著急。他只要遇到市委趙書記,就要談女兒的事,關局壓力大得很。葛朗台和樊傻兒繼續深挖丁麗案,侯大利和田甜盯緊章紅案,兩個小組每周通報一次進展,讓大家心裡有數。”

  楊帆案幾乎沒有任何線索,105專案組很有默契沒有將楊帆案納入偵辦重點。侯大利對此也無異議,因為從普通偵查員角度來看,此案事隔八年,毫無線索,沒法兒辦。

  丁麗案的偵查方向仍然集中於上世紀90年代企業惡性競爭,前期摸到一些線索,但是沒有關鍵突破。

  朱林對章紅案的看法居然與樊勇出奇一致,道:“樊傻兒是在和葛朗台抬槓,估計抬槓時也沒有太過腦子,純粹是直覺。其實直覺很重要,我們在偵辦看上去沒什麼因果關係的疑難案子時,往往要用到直覺。人類原始社會時期,還沒有推理和歸納能力,只能依靠感官和非語言的直覺分辨危險。這個本能是和意識推理並行的一種能力,通俗地講,偵查員要把敏銳直覺和縝密邏輯結合起來,才能破大案。丁麗案線索不多,樊傻兒要好好發揮你的直覺。”

  朱林正式又鄭重的評價反而讓樊勇很不好意思,他剛才確實是在抬槓,有意挑葛向東破綻。

  侯大利聽到這一席話,在頭腦中上演章紅案、杜文麗案的“影視片段”。他此時採用全能視角,俯視腦中人物。進入腦中情節之後,他脫離現實世界,直到田甜推了肩膀,才從自我世界中跳出來,道:“朱支、老葛、老樊走了?”

  “他們去丁晨光公司了。”

  “老樊說得很有道理。杜文麗、章紅有很多共同點,漂亮,身材好,兇手就是盯著類似的人。”侯大利目光驟然收緊,剛才提到的“漂亮、身材好”的條件,楊帆完全符合這個條件,從漂亮程度上還超過了杜文麗和章紅。

  田甜點頭道:“從犯罪心理學上講,這就是合意性,被害人符合作案人的某項偏好。剛才你說的特徵太籠統,我個人覺得這兩個受害人除了漂亮和身材好以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杜文麗和章紅都在舞台上表演,章紅是話劇團演員,杜文麗是兼職模特,兇手應該喜歡看現場演出,然後盯上受害者。”

  “楊帆跳舞,上舞台;失蹤的李曉英是駐唱歌手,也上舞台。這就是相似點。”侯大利握緊拳頭,敲了一下桌面。

  偵破工作是在黑暗中利用現有條件摸索前進,現有條件越是充足,越能夠儘快走出黑暗。有時光明就在前方,只是被幕簾擋住,前行者無法見到光明。今天專案組較為輕鬆的討論,無意中拉開了幕簾一角,透出些許光亮。這些許光亮就是楊帆、章紅、杜文麗和新失蹤的李曉英都有舞台表演經歷,如果這幾個案子真是一個兇手所為,那麼兇手很大程度上就是當年江州一中的學生。

  在四個案子是一個兇手所為的前提下,可以做以下推論——

  第一步:李武林、陳雷、王永強、蔣小勇和王忠誠,曾經追求過楊帆,都有嫌疑。

  第二步:蔣小勇大學畢業以後就在外地工作,王忠誠近一年不在江州,他們兩人與杜文麗和李曉英應該沒有關係,基本上可以排除。

  第三步:原本具有很大嫌疑的陳雷由於被燒傷,基本上排除杜文麗案和李曉英案的嫌疑。

  第四步:嫌疑最大的就是王永強和李武林,而李武林恰恰在杜文麗遇害那幾天都在師範圍牆小道露過面。

  四步推論擺出來,田甜也和侯大利一樣陷入沉默。她想了一會兒,提出另一個問題:“三張明信片寄到杜文麗家,通過郵戳反查,李武林當天都在江州有通話記錄。”

  侯大利道:“這也是我沒有想通的問題。”

  章紅卷宗重複播放兩遍以後,侯大利隨手播放勘查污水井現場的視頻。這段視頻播放過很多遍,侯大利對視頻爛熟於胸,所以,他一邊想心事,一邊隨意看著幕布。突然,他暫停投影儀,拿起放大鏡,來到幕布前。投影儀顯示出約兩米寬的水泥路,水泥路上積滿灰塵,幾乎看不出水泥原來顏色。

  侯大利拿起放大鏡在幕布前觀察了一會兒,道:“你來看,這兒是不是有腳印?”

  在灰塵下,確實有四個腳印,腳尖是從師範工地朝向圍牆,只有一個看得見前半腳掌,後面幾個腳印都只能看到大體輪廓。水泥地沒有完全凝結,有人經過,所以留下了腳印。這是常見現象,並非個例。

  田甜放下卷宗,道:“這個腳印能證明什麼?”

  侯大利用放大鏡對準最清晰的腳印,道:“這是左腳留下的印子,左腳鞋印步角向外,幅度還不小,而且側外壓要明顯一些。”

  田甜道:“這能說明什麼?”

  侯大利道:“我在省廳培訓,剛剛學習了足跡特徵,從這個腳印來看,大概率是右側有負重。把其他幾個腳印的灰塵掃開,應該就能看得清楚。”

  事不宜遲,侯大利和田甜一路疾走,來到樓下,啟動越野車。這輛E級越野車是侯大利的代步車,外形方方正正,底盤高,車身巨大,車頭大燈氣勢十足,加速到100公里6.1秒。越野車帶起一路灰塵,直奔師範工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