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侯大利道:「這個兇手膽子大,很狡猾,極有可能用的是買來的身份證。我估計這個兇手通過某種途徑買來一張與自己相貌相似的身份證。」

  宮建民道:「幾個組都出去了,很快就會有結果。」

  刑警支隊重案大隊邵勇帶第一組前往身份證所有地。

  第二組則調查服務人員,並配備了一名外請的能模擬畫像的民警。

  第三組則調取沿途視頻。

  第四組是警犬組。

  當天下午的案情分析會上,侯大利拿到了兩張模擬畫像,一張正面,一張背面。

  以前兇手都只是通過各種線索進行推測,如今終於有服務人員看到了兇手真面目。據服務人員描述:「兇手一米八到一米八五之間,結實,不胖;戴一頂帽子和茶色眼鏡,眉毛粗密,長有小鬍子。」模擬畫像民警畫出模擬畫像,確實與身份證上的相貌有幾分接近。

  第一組邵勇還在山村,打電話回來確定身份證真正擁有者是當地村民,一直在當地勞動,沒有可能前往江州。

  第三和第四組沒有戰果。

  老朴在會上提出一個觀點:「目前,案件取得了關鍵性進展,有了嫌疑人的DNA,有服務員面對面見過兇手,以我們現有的破案水平,遲早會抓到兇手。當前我們要考慮另一個問題,這名兇手經過冰凍期以後,與以前作案心態明顯不同,再次作案的可能性很大。我們要想辦法阻止兇手再次作案。」

  侯大利曾經提出過類似觀點,但是,老朴是省廳派到江州市局幫助破案的正處級偵查員,身份不同,其觀點沉甸甸地壓在每個刑警身上。

  案情分析會以後,老朴來到刑警老樓三樓,想再聽一聽侯大利的想法。他對這個新刑警有濃厚興趣,屢次提出正確觀點,除了勤奮細緻以外,肯定有特殊能力,是天生做刑警的料,完全可以作為全省刑偵的重點苗子來培養。

  刑警們漸漸逼近了殺害蔣昌盛諸人的兇手,侯大利這個新刑警在其間發揮的作用得到了大家的承認。

  朱林回到刑警老樓,召集專案組全體成員開會,總結前段時間工作,然後將所有人帶到商業靶場,進行實彈射擊。

  打靶之後,葛向東熱情地請大家吃晚餐。他妻子家族的生意開始正式和夏曉宇合作,能攀上國龍集團,前途自然是死魚的尾巴——不擺了。

  餐後,侯大利獨自回到高森別墅,直接進入書房。書房桌上擺著楊勇送來的複印件,複印件散發著楊帆的濃烈氣息,讓他每次打開都受到煎熬。

  侯大利原本可以過上燈紅酒綠的紈絝生活,楊帆之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時至今日,他仍然能夠極度清晰地回憶起河水中的細節。這些細節改變了他身體的激素分泌水平,且是永久性改變。

  已經揪住了連環殺人案的尾巴,有了腳印、指紋、頭髮,憑現在的技術水平,破案是遲早的事情。但是,這個連環殺人兇手作案特點非常明顯,就是要用兇器,不管是錘子還是刀,都是兇器。楊帆身上沒有傷痕,雖然這只是一個極為細小的差別,可是在重構犯罪現場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個兇手極有可能並非殺害楊帆的兇手。楊帆之死眼看著有偵破的機會,突然間又陷入無邊黑暗之中。

  侯大利陷入長久悲傷之中,面對楊帆日記,久久不願意打開。終於,他將日記本放回桌上,隨手拿起一本剪報本。

  剪報本是楊帆用來收集寫作資料所用,楊家訂了多種報紙,凡是發現好文章或者有用資料便剪下來,貼在專用筆記本上。初中階段的剪報本有厚厚幾本,高一開始有一個新的剪報本,也收集了數十篇文章。侯大利前幾天將注意力集中到初中和高中的日記上,還沒有細看剪報本。

  翻開高一剪報本,往日生活撲面而來。儘管剪報本皆是別人的文章,可是皆經過楊帆挑選,有些文章中還有批註,帶上了楊帆的氣息。這個氣息被封閉在筆記本里,隨著侯大利攪動,逐漸復活,變得生動。

  第二十七頁,貼著《江州晚報》的時事評論,楊帆在評論下面寫道:「記者不實事求是,斷章取義,有違新聞原則。」她寫這幾個字時帶著情緒,用筆很重。

  侯大利知道這則時事評論的是當時他和楊帆從歌劇院出來,偶遇一起殺人案,一對談戀愛的青年男女發生矛盾,男子將女生刺死。最初,周邊市民被突發事件弄蒙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這個男子最終被市民抓住。記者在講述這個事件之時,只是強調市民們沒有反應過來這個事實,忽略了市民見義勇為抓兇手的事實。

  當時,楊帆拿到這張報紙後很是憤憤不平。

  事情過去了七八年,侯大利仍然記得楊帆生氣時的眉眼。今天再次翻到這個剪報,讓他無限唏噓。侯大利正在感傷之時,突然之間,剪報本上的畫面似乎發生了核爆炸,衝擊波刺穿了侯大利大腦。在這一瞬間,他短暫地喪失了思維,聲音、畫面都遠離身體而去。過了一會兒,聲音和畫面又失重般墜入地面,把地面砸出一個大坑。

  畫面上有五個人,除了一個女子,全是侯大利熟悉到了極點的臉孔,蔣昌盛、王濤、陳雷和趙冰如。在畫面下面,攝影記者的名字是朱建偉。到了目前,包括攝影記者在內,死了四人,傷了一人,另有一個女子情況不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