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時候,顧舜華才蓋上了大鍋蓋,開始燒火。

  燒火的時候,只用一根柴。

  這燒柴自然有講究,首先柴是粗硬的木柴,很耐燒,其次柴火燒起來分文火武火,所謂武火,便是大火燒沸,見明火,而所謂文火,則是只冒煙不出火。

  那麼一根柴,就這麼慢悠悠地冒煙悶燒,倒是能燒不少時候。

  顧舜華將柴火悶燒上,便也不急了,看旁邊的廚子們大顯手藝,煎炸烹炒,大家可是使出來自己的看家本領了。

  相比之下,顧舜華卻是不急不緩的。

  主席台上的評委自然也看到了這番情景,都納悶地看過來,甚至飲食公司的還特意跑過來,問她:「你這是?」

  黃經理是飲食公司總經理,他一過來,北京晚報的記者也就跟過來,尋找新聞素材。

  顧舜華笑了笑:「我這是在燜豬肉。」

  黃經理看了看那柴火,只冒煙,不見火,很是納悶:「這是?」

  因為是要盡情施展各家本領,所以對爐具灶具也不做要求,大家可以自帶,想用什麼就用什麼,但像顧舜華這樣用柴火燒得倒是少見。

  顧舜華道:「這是用一根柴來燉豬頭肉。」

  總經理驚訝:「一根柴?」

  顧舜華道:「是,只用這一根柴,燉爛豬肉頭。」

  她這一說,周圍人都稀罕了,一根柴?豬肉頭?這是說笑呢。

  總經理顯然也有些不信:「這怎麼燉爛?」

  顧舜華:「這個法子,古來有之,據說古代話本中就有人用過這個法子。大火燒沸,小火慢燉,一根長柴燒個把時辰,豬頭肉可以燉個稀爛耙香。」

  其實所謂的古代話本是《金瓶梅》,不過顧舜華知道這本書前幾年名聲不好,現在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所以故意隱了書名不提。

  這總經理更加驚訝:「就這麼燉?」

  顧舜華點頭:「是。」

  其實除了一根柴文火燒的秘訣,關鍵的訣竅還在於那黑陶瓷罐,將豬頭肉放在黑陶瓷罐中,隔著水來慢燉,熱量儲存在黑陶瓷罐中,這就相當於現在的高壓鍋。

  不過她這黑陶瓷罐是一位大家特製的,據說是模仿了古代的錫古子來做的,燉出來味道自然比高壓鍋好,那是原汁原味的豬頭肉香。

  這些,她也就不會和人提了。

  當下總經理也有些詫異了,期待地道:「行,我等著嘗嘗你這一根柴燉出來的豬頭肉。」

  旁邊的北京晚報記者快速地記了記,順便還採訪了顧舜華幾個問題,顧舜華大方地回答了。

  很快,眾多大廚的菜陸續出鍋了,大家紛紛呈上去,於是評委嘗菜,大家交頭接耳地評價,又在記事本上打分。

  馮保國做的是蟹黃豆腐,已經交上去了,從評委的反應看,他的得分還不錯。

  他就有些替顧舜華著急:「舜華,你看那些評委,現在他們嘗了別人的菜,味道不錯,你如果遲遲不上交,最後一個嘗你的,那時候他們都吃膩了,你說還能吃得下去嗎?就算你這豬頭肉有九分的香,他們吃在嘴裡,也就只剩下六分了,這就吃虧吃大了!」

  顧舜華卻是不急:「師兄,其實你說掌控時間,我也想掌控,但是這個菜就是要這個火候。現在我們只能往好里想,好菜不在晚,評委又是專業評委,我們只能寄希望於評委的眼光和判斷。」

  馮保國說不得什麼了,心想這師妹可真能熬,也虧得自己師父把這道菜傳給她,要是自己,只怕早急死了。

  到了最後,所有的人都做完了,只有顧舜華,還在那裡慢悠悠地燒著那根柴,所有的參賽廚師都看過來,顧舜華卻是不驕不躁的,一臉淡定。

  好在評委很有耐心,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都在等著。

  終於,顧舜華完成了,其實還好,提前十分鐘完成的。

  因為顧舜華已經是最後一個完成的廚師了,所有的人全都看向她,就見她打開了鍋蓋。

  可是熱氣騰騰中,只有清水,清水裡是一黑色陶瓷罐。

  大家更加詫異,心說這豬頭肉呢?

  這個時候,就見顧舜華用了籠布,小心地將那黑陶瓷罐端了出來,之後緩慢地打開。

  陶瓷罐打開時,隱約聽到「噗」的一聲響,再之後,白色熱氣便沸騰而出,那白色熱氣中帶著濃郁噴爛的豬肉香。

  其實大家都已經嘗過菜品了,都不餓了,但是聞到這豬肉香,所有的人都精神為之一振。

  可真是醇厚濃郁,一聞這就是燉得稀巴爛!

  坐在主席台上的評委眼睛也都亮了,所有的人都看過來。

  要知道,大家可是親眼看著她只用了一根柴,一根柴,就那麼冒著稀拉拉的煙,見都沒見明火,結果就把生豬頭肉燉成這樣了?

  這也太稀奇了!

  在場的記者也都來了興致,鎂光燈啪啪啪地對著顧舜華的豬頭肉拍,也有的開始上前採訪了。

  這還沒嘗呢,所有的人都振奮了,顧舜華已經成了全場矚目的焦點。

  顧舜華不慌不忙地將豬頭肉切開了,稀爛的豬頭肉,刀鋒划過,都不用力氣就這麼切開了,至於那豬蹄,她拿著輕輕一抖,剔透肥嫩的肉皮直往下滑。

  所有的人都看直眼了:這一個多小時功夫,一根柴,燉成這樣?

  牛得水一拍大腿,美得他啊:「皮脫肉化,油汪汪香噴噴的,我光聞味兒,這輩子都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