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翠月也心疼,便忙帶孩子進屋,給他們在煤球爐子跟前烤手,又把烤紅薯給他們吃。

  吃了後,顧全福便逗著孩子玩兒,自己當驢子,讓兩個孩子輪著坐他脖子上嘿嘍兒,兩個孩子笑得大聲。

  小嗓子本就奶聲奶氣的,笑起來又可愛又逗趣,怎麼聽怎麼好玩。

  顧全福更心疼兩孩子,恨不得把什麼好東西都給他們。

  顧舜華回來後,顧全福便問辦得怎麼樣,顧舜華自然不肯在孩子跟前犯愁,便說挺順利,估計過兩天就能辦成。

  正好這個時候院子裡幾個發小過來,勇子,骨朵兒,寧亞,還有喬秀雅的兒子蘇建平,這都是打小兒一起長大的,以前關係好,聽說顧舜華回來了,湊過來看她。

  大家還湊份子買了一些吃的,驢打滾、糖耳朵還有江米條,提著一大網兜,看到兩個孩子長那麼好,他們也都替她高興,分給孩子吃零食。

  兩孩子一眼看中了糖耳朵,這糖耳朵其實就是蜜麻花,用面和紅糖做的,再用花生油炸。骨朵兒幾個買的是南來順的糖耳朵,南來順是天橋老牌子了,不過從顧舜華他們記事起就遷到了菜市口,它家是做小吃的,做了幾十年,味足,地道。

  糖耳朵尤其一絕,過蜜過得足,蜜糖全都浸進去了,而且炸得透,炸出的糖耳朵油亮亮的,吃起來綿潤鬆軟,咬一口都是甜香。

  這個雖然好吃,但不好消化,顧舜華便把糖耳朵給掰開,一人一點,讓孩子嘗嘗鮮。

  骨朵兒看外面有幾個小孩子在玩兒,都是院子裡的,便抓了一把江米條給兩個孩子,對他們說:「你們看外面有一群小朋友,你們拿江米條給大傢伙分分。」

  兩個孩子聽了,便接過來,小聲謝了謝骨朵兒,之後跑出去了。

  骨朵兒隔著窗戶往外看,一群孩子玩捉迷藏,小院子巴掌大,還有犄角旮旯像迷宮,倒是正好玩捉迷藏。

  滿滿和多多過去後,開始有些怯生生的,不過還是把自己的江米條分給大家,小孩子們一聽有吃的,樂壞了,擁簇著滿滿和多多,嘰嘰喳喳地說話,兩個孩子也就漸漸放開了,和大家說著話,很快就一起玩遊戲了。

  骨朵兒笑著說:「瞧,一會兒就熟了,讓他們兩個和孩子跑著玩去,就跟咱們小時候一樣。」

  顧舜華看著窗外兩孩子,他們顯然是期待又興奮。

  他們在礦井上只有兩三個玩伴,還不是同齡的,哪裡見過這陣仗,小孩子再懂事也愛玩,肯定都願意和更多小孩子玩。

  她便笑了:「今天讓你們破費了。」

  骨朵兒:「別介,說這種見外的話以後就不理你了。」

  骨朵兒和顧舜華關係很要好,她沒爸媽,是個孤兒,被大雜院裡潘爺收養的,從小就愛跑顧舜華家裡窩著,昨天她過去跑工作的事回來晚,這才沒見到顧舜華。

  旁邊寧亞拉著顧舜華的手,問顧舜華現在的情況,當聽說帶著兩個孩子落戶困難的時候,大家都皺眉。

  勇子:「我說那天你怎麼突然往回跑,敢情是惦記孩子。」

  寧亞柔聲道:「哪個當媽的不惦記著孩子,舜華這麼想也是人之常情。」

  寧亞性子溫和,平時說話總是慢條斯理的。

  旁邊的蘇建平突然開口:「今天接待你的知青辦主任是誰,我看看能不能幫著說一聲。」

  他這一說,大家都看向他。

  蘇建平在大雜院裡,算是家境最好的了,爸爸蘇大猛是司機,喬秀雅又是合作社的,現在蘇建平自己也被分配到了供電局,工作待遇好,一個月五十多塊錢呢。

  不過他這麼一說話,大家都看他,其實是有原因的。

  當時顧舜華離開首都去內蒙兵團才十五歲,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出落得足夠水靈,懂事早的小姑娘小伙子私底下其實已經知道事了。

  顧舜華好看,自然招惹人,蘇建平比她大三歲,從小對她好,什麼事都惦記著對她好,就連蘇建平的親妹妹蘇映紅都說,我哥對舜華姐比對我好。

  蘇建平還力勸顧舜華別去內蒙兵團,說幫她想辦法,可顧舜華沒聽,還是去了。

  顧舜華去了內蒙後,蘇建平給她寫信,鼓勵她安慰她,反正對她那是真好。

  可顧舜華過幾年,不聲不響就在內蒙兵團結婚了,嫁的還是外地過去的什麼軍人。

  消息傳回來,顧舜華當然不知道,可骨朵兒寧亞她們全都看得清楚,蘇建平當天失魂落魄的,竟然破天荒打了酒來喝,喝了大醉,還胡言亂語,說要去內蒙找顧舜華,問問她到底怎麼想的。

  蘇建平被他爸媽給按住了,之後蘇建平也沒轍,事情就這麼過去。

  現在蘇建平還沒結婚,顧舜華卻帶著孩子離婚回來了,蘇建平媽喬秀雅又著急張羅著給顧舜華介紹對象,大家難免多想,裡面怕是道道深著呢。

  蘇建平手揣兜里,聲音淡淡的:「這事你不用急,明天我去問。」

  大家都不吭聲,場面竟然多少浮現一絲尷尬,骨朵兒忙笑著說:「對,我們都去問問吧。」

  顧舜華笑了笑:「那就勞你們駕了。」

  對於其它幾個發小,她心裡是感激的,那都是打小的交情,這輩子都不會變。

  可對於蘇建平,她卻不太痛快。

  這種不痛快並不是只因了喬秀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