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第128章 完結
孔蘊提了這麼一個頭,她就噼里啪啦的講了這麼多, 要說之前沒想過這事兒, 那就見鬼了。
常山王妃不易察覺的撇了撇嘴,口中附和卻道:「秦國夫人所言,倒也有些道理。」
現下還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 又有魏晉遺風在前, 高門勛貴往往也會為家中女郎選聘名師, 教導她們讀書明理, 最低也得識幾個字,只是那都是在家裡邊兒學, 不成體系。
喬毓這會兒提起這麼一茬,又是關涉到家中女眷, 命婦們彼此看看,心下不禁盤算:聽起來,這女學好像也挺不錯的?
即便有人皺了眉頭,也不會在這時候說出來,公然開罪秦國夫人。
喬毓見狀, 心裡便有了三分底,趁熱打鐵道:「趁著還沒成嫁,多學點東西也是好事,你們固然可以教導女兒中饋與婚嫁之後的人情往來, 可每個人遇上的情況都不一樣,還不如叫系統的教,也叫她們有個好去處, 多結交幾個朋友……」
「國子監里的學生們做了文章,先生們會評定優劣,女郎們進了女學,也可以參與考試,優者另有獎勵。只是怕傷感情,十個人裡邊兒咱們只評前三,剩下的就不排了,」她笑了笑,又向兵部尚書和長平侯這兩家的夫人道:「你們兩家的姑娘都出挑的很,若真去了,想必定要得個頭名的……」
先前那幾句還沒什麼,後邊兒這幾句卻真真的撓在命婦們的心坎上了,自古文無第一,女郎也是如此,誰不希望自家女兒得個長安第一名姝的稱呼?
不僅好聽,將來說親都占便宜呢!
喬毓專門點那兩位夫人,也是下了功夫的,這倆人從小就不對付,從在家時候的待遇到出嫁時候的排場,乃至於丈夫、兒子、女兒,都得分個高下才行,這會兒聽了女學排名的事兒,不感興趣才怪呢。
長平侯夫人當即便拍板道:「秦國夫人此言大善,若真有了女學,我便將小女送去,看她能不能得個前名回去。」
「呵呵呵呵呵,」兵部尚書夫人掩口而笑:「我也是這個意思,只是也要先勸長平侯夫人一句,若是令媛不幸敗北,名落孫山,也別責備孩子……」
這倆人你來我往的懟了幾句,卻也將場中的氣氛帶起來了,命婦們左右商量幾句,神情皆有些意動,只是因為從前沒有過女學這樣的事務,尤且有些遲疑。
「秦國夫人,若興辦女學,在哪兒請先生教授課程?請男先生還是女先生?」
有命婦問道:「當世名儒不在少數,雖大多品行高潔,但若是遇上幾個不好的,豈不是壞了一個班的女郎名聲。」
「教授日常課程的都是女先生,必以品性端方、學識過人為先,咱們可以如同慈善總會一樣,組建一個女學理事會,授課先生們必須要經理事會批准,才能前往任教,」喬毓早就想好了,笑吟吟道:「武安大長公主還在忙活慈善總會的事,這回就不勞煩她老人家了,叫常山王妃來做這個理事長,再選幾位品性操守出眾的命婦做理事,好不好?」
常山王妃是明德皇后的姐姐,又是宗室王妃,眾人自然挑不出毛病,又有其餘命婦參與其中,也再無後顧之憂,紛紛出言贊同。
常山王妃搖頭失笑:「我也沒個女兒,卻攬了個為女兒辦事兒的活計。」
命婦們聞言笑成一團,喬毓也是忍俊不禁,吩咐人傳膳來,又與她們商討具體應當如何。
宮宴一直持續到傍晚,眾人方才意猶未盡的離去,皇帝聽人說了今日之事,晚膳時候就問喬大錘:「是不是早就合計好了?」
「今日說的熱鬧,但我的心思還真沒怎麼在這上邊,」喬毓夾了只雞翅膀吃,咽下去之後,方才道:「大唐風氣開放,高門勛貴家的女郎日子大多過得不壞,出嫁之前,中饋跟交際往來也都有人教,再不濟,送幾個得力人跟著,也不至於拙荊見肘……」
皇帝聽出她未盡之意了:「你是為了平民出身的女子吧。」
「是啊,」喬毓輕嘆一聲,道:「先把貴族女郎送進女學,叫多學點東西,等風氣蔓延開,國庫里的錢多了,再普及到平民百姓家裡去,叫他們的女兒也能讀書識字。這事兒難啊——我都沒敢往外提,只先叫婦人們學針線手藝,再說開設醫學的事兒,敲敲邊鼓……」
普及教育這種事,說來容易做來難,對於平民百姓家的女郎而言,就更難了。
兒子念了書,還有科舉入仕的可能,女兒呢?念書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別人家的人。
沒有千金小姐的命,那就得認啊,老老實實在家做些刺繡,既能給自己攢點嫁妝,也能補貼家用。
這就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可悲,但也無奈。
這麼個社會背景之下,喬毓面向底層開設女學,也不會有人去的,在家做活能掙錢,去識字得交學費,誰願意做賠錢買賣?
喬毓也只能春風化雨,徐徐圖之。
皇帝知道她的心思,不說是舉雙手支持,但也不反對,百姓開化,於大唐而言,其實也是好事。
內侍斟了酒,他舉杯去敬喬毓,飲下之後,方才笑道:「見過趙家的女兒了?覺得如何?」
「很好。」喬毓頗為喜歡趙杳娘這個未來兒媳婦,讚許道:「不急不躁,很是沉穩嫻靜。用過午膳後,我與命婦們說話,就叫女郎們各自去玩,她也能將場面把控住,照拂年幼的女郎們。她是皇太子妃,將來是要做皇后的,這性子的確得宜……」
孔蘊提了這麼一個頭,她就噼里啪啦的講了這麼多, 要說之前沒想過這事兒, 那就見鬼了。
常山王妃不易察覺的撇了撇嘴,口中附和卻道:「秦國夫人所言,倒也有些道理。」
現下還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 又有魏晉遺風在前, 高門勛貴往往也會為家中女郎選聘名師, 教導她們讀書明理, 最低也得識幾個字,只是那都是在家裡邊兒學, 不成體系。
喬毓這會兒提起這麼一茬,又是關涉到家中女眷, 命婦們彼此看看,心下不禁盤算:聽起來,這女學好像也挺不錯的?
即便有人皺了眉頭,也不會在這時候說出來,公然開罪秦國夫人。
喬毓見狀, 心裡便有了三分底,趁熱打鐵道:「趁著還沒成嫁,多學點東西也是好事,你們固然可以教導女兒中饋與婚嫁之後的人情往來, 可每個人遇上的情況都不一樣,還不如叫系統的教,也叫她們有個好去處, 多結交幾個朋友……」
「國子監里的學生們做了文章,先生們會評定優劣,女郎們進了女學,也可以參與考試,優者另有獎勵。只是怕傷感情,十個人裡邊兒咱們只評前三,剩下的就不排了,」她笑了笑,又向兵部尚書和長平侯這兩家的夫人道:「你們兩家的姑娘都出挑的很,若真去了,想必定要得個頭名的……」
先前那幾句還沒什麼,後邊兒這幾句卻真真的撓在命婦們的心坎上了,自古文無第一,女郎也是如此,誰不希望自家女兒得個長安第一名姝的稱呼?
不僅好聽,將來說親都占便宜呢!
喬毓專門點那兩位夫人,也是下了功夫的,這倆人從小就不對付,從在家時候的待遇到出嫁時候的排場,乃至於丈夫、兒子、女兒,都得分個高下才行,這會兒聽了女學排名的事兒,不感興趣才怪呢。
長平侯夫人當即便拍板道:「秦國夫人此言大善,若真有了女學,我便將小女送去,看她能不能得個前名回去。」
「呵呵呵呵呵,」兵部尚書夫人掩口而笑:「我也是這個意思,只是也要先勸長平侯夫人一句,若是令媛不幸敗北,名落孫山,也別責備孩子……」
這倆人你來我往的懟了幾句,卻也將場中的氣氛帶起來了,命婦們左右商量幾句,神情皆有些意動,只是因為從前沒有過女學這樣的事務,尤且有些遲疑。
「秦國夫人,若興辦女學,在哪兒請先生教授課程?請男先生還是女先生?」
有命婦問道:「當世名儒不在少數,雖大多品行高潔,但若是遇上幾個不好的,豈不是壞了一個班的女郎名聲。」
「教授日常課程的都是女先生,必以品性端方、學識過人為先,咱們可以如同慈善總會一樣,組建一個女學理事會,授課先生們必須要經理事會批准,才能前往任教,」喬毓早就想好了,笑吟吟道:「武安大長公主還在忙活慈善總會的事,這回就不勞煩她老人家了,叫常山王妃來做這個理事長,再選幾位品性操守出眾的命婦做理事,好不好?」
常山王妃是明德皇后的姐姐,又是宗室王妃,眾人自然挑不出毛病,又有其餘命婦參與其中,也再無後顧之憂,紛紛出言贊同。
常山王妃搖頭失笑:「我也沒個女兒,卻攬了個為女兒辦事兒的活計。」
命婦們聞言笑成一團,喬毓也是忍俊不禁,吩咐人傳膳來,又與她們商討具體應當如何。
宮宴一直持續到傍晚,眾人方才意猶未盡的離去,皇帝聽人說了今日之事,晚膳時候就問喬大錘:「是不是早就合計好了?」
「今日說的熱鬧,但我的心思還真沒怎麼在這上邊,」喬毓夾了只雞翅膀吃,咽下去之後,方才道:「大唐風氣開放,高門勛貴家的女郎日子大多過得不壞,出嫁之前,中饋跟交際往來也都有人教,再不濟,送幾個得力人跟著,也不至於拙荊見肘……」
皇帝聽出她未盡之意了:「你是為了平民出身的女子吧。」
「是啊,」喬毓輕嘆一聲,道:「先把貴族女郎送進女學,叫多學點東西,等風氣蔓延開,國庫里的錢多了,再普及到平民百姓家裡去,叫他們的女兒也能讀書識字。這事兒難啊——我都沒敢往外提,只先叫婦人們學針線手藝,再說開設醫學的事兒,敲敲邊鼓……」
普及教育這種事,說來容易做來難,對於平民百姓家的女郎而言,就更難了。
兒子念了書,還有科舉入仕的可能,女兒呢?念書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別人家的人。
沒有千金小姐的命,那就得認啊,老老實實在家做些刺繡,既能給自己攢點嫁妝,也能補貼家用。
這就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可悲,但也無奈。
這麼個社會背景之下,喬毓面向底層開設女學,也不會有人去的,在家做活能掙錢,去識字得交學費,誰願意做賠錢買賣?
喬毓也只能春風化雨,徐徐圖之。
皇帝知道她的心思,不說是舉雙手支持,但也不反對,百姓開化,於大唐而言,其實也是好事。
內侍斟了酒,他舉杯去敬喬毓,飲下之後,方才笑道:「見過趙家的女兒了?覺得如何?」
「很好。」喬毓頗為喜歡趙杳娘這個未來兒媳婦,讚許道:「不急不躁,很是沉穩嫻靜。用過午膳後,我與命婦們說話,就叫女郎們各自去玩,她也能將場面把控住,照拂年幼的女郎們。她是皇太子妃,將來是要做皇后的,這性子的確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