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沈澤面不改色,不動如鍾。他的女兒只會自己作死。

  趙義鬆了一口氣,望了望天,這事兒也該了結了。幸虧沈澤沒有開口,他若是一開口,趙義也要發怵。

  現在他的身上,被沈澤用劍刺的地方,還在隱隱作痛。

  趙義垂了垂眸,「那也是他們二人,沒有這個緣分罷了。賞錢千貫,將你妹妹厚葬了吧。」

  趙義頭上的青筋在跳,死什麼死?那李家姑娘也不知道是真死了,還是假死的,說不定只是由十三娘變成了十四娘,老子還要出錢不知道給哪個孤魂野鬼當喪葬費,這算什麼事兒?當初為何要逞一時之氣呢?

  現在他若是不退步,那世家肯定要逼著這科舉制度搞不成了……

  若是沒有科舉制,滿朝文武都是世家子,又有誰會把他趙義當真的放在眼裡呢?所以,科舉制是一定要保住的。

  那李家子得了滿意的答覆,那眼淚像是水會倒流一般,瞬間恢復了正常,「陛下英明,我妹子在九泉之下都不會忘記你的,我一定讓她親自來向您謝恩……」

  趙義被他說得起了雞皮疙瘩。臉色越發的陰沉了下去,世家當真是太不把皇權放在眼中了。

  正在這時候,只聽得問外長長的急報聲起!

  在早朝之上,竟然有信使闖入,那定然是軍報,這一下子,整個朝堂肅然變了一個樣子。

  那信使嘴唇乾枯,兩眼深陷,也不知道跑了多少里路,連陛下都沒有來得及喊,就報導:「德城公主剛入吐蕃,送親隊伍便遇襲,使臣劉松濤當場戰死。公主被擄,下落不明。吐蕃王對此置若罔聞,不但不去尋公主,反倒以迎親為藉口,直取松州。松州刺史棄城而逃……」

  這一下子,滿堂譁然。那松州刺史,正是少有的寒門子弟。一般來說,世家子門路多,都會分到好的州縣,這種鳥不拉屎,一年城要破個好幾輪的地方,他們都是不樂意去的。

  眾人都沒有說話,悄悄地向站在那兒像一個影子一樣的李子期看過去。說起來,鎮平王怕見沈澤,平日裡是不上朝的,而李子期,從十二歲接手黑羽衛,站了四年班了,一句話也沒有說話。

  可是大家寧願他不說話,因為閻王爺一開口,可不就是有誰要被抄家殺頭了麼?

  卻見李子期黑著臉,火冒三丈的站了出來,「陛下,臣子期請領松州刺史,吐蕃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我大楚,大楚何需再忍?臣請奏陛下,伐吐蕃!」

  趙義一聽,頭更加疼了。吐蕃都打到長安來了,他也想打回去啊,可是沒有錢啊,打不贏啊……

  見趙義不說話,李子期又接著說,「陛下,吐蕃人都狠狠的扇了您兩個耳光了,您還要繼續送下一個公主給他嗎?」

  這一下子,那兵部尚書跳了出來,「陛下,這次一定要打!再不打,番狗崽子,要到老子們頭上來撒尿了!李子期一出手就滅門,你怕他下手狠,沒關係,你派我去打呀!」

  見趙義還不說話,兵部尚書急眼了,他向來就是個暴脾氣,從當年打天下的時候,就跟隨趙義了,「陛下,你難道忘記當年奪天下的血性了嗎?為何不打?」

  趙義被逼上梁山,終於點了點頭,「徐常春目前在芳州,讓他去松州,救……」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見沈澤站了出來。

  「陛下,不可。徐常春守著芳州門戶,緊盯西域。若那吐蕃入侵松州不過是調虎離山之計呢?那西域豈不是要落入吐蕃囊中。」

  見他還要說話,沈澤又說道:「程知節也不行,程知節領原州,守我長安門戶。陛下,常春和知節年紀都不小了,我大楚武將青黃不接。陛下何不讓李世子一試?那德城公主,乃是李世子親妹妹,於情於理,他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他說著,頓了頓,突然冷冷地說道:「還是說,因為李子期是世家子弟,陛下捨不得他去?也是,陛下厚愛,臣兩個女兒的婚事,都給安排好了,臣真是感激涕零。李世子不是活閻王麼?正好他去讓吐蕃死一死。」

  趙義一愣,還真是,不光是沈琴,就連十八娘沈靜的婚事,也是他給指的呀!當時李子期來求旨意,他想著一個王世子也,沈澤有什麼不滿意的,就指了!

  後來才聽徐武那個大嘴巴滿城說,李子期登門求娶沈十八,被沈澤用棒子打了出來……

  難怪李子期要自請去戰場,肯定是留在長安,天天被毒舌岳父懟得生不如死吧!難怪沈澤之前不吭聲,原來是把怨氣累積在一起,在這兒等著呢。

  可是,李子期還是不能去。

  第一百五十八章 比你還狂(二更)

  沈澤見趙義還是猶豫不決,心中冷笑不止。

  這趙義自己搶了別人的皇位,就當別人都跟他一樣,看人人都是賊,連為他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鎮平王都照樣懷疑不誤。

  沈澤朝著那趙郡李氏的小子偷偷看了一眼,那人立即心領神會,蕩漾不已。

  看!沈大人關鍵時刻也要靠老子!

  他越想越得瑟,二話不說,又跳出來抱著柱子大哭起來了,看得趙義腦仁子疼,這怎麼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呢?沒完沒了了!

  「愛卿,你節哀順變?回家再哭吧。」

  那李小子一拍大腿,開始唱道:「哎呀,我的陛下哦!我不是為我那福薄的妹子哭喲,我是為我們世家子弟哭喲!都說那寒門無出頭之日,我看咱們世家也是如此,剛我掰開指頭數了又數,這領兵打仗的,竟然沒有一個李鄭王沈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