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梁瀟緊凝著姜姮, 心道她要是敢對自己說謝謝, 他立即扭頭就走。好在她只是盈盈望了他許久,便把目光收回來了。
在一旁盈盈凝望的還有顧時安, 他痴愣看著姜姮, 目光里多了些欲語還休的複雜沉澱。
姜墨辭注意到幾人之間那撕扯不清的混亂的關係, 不著痕跡地將妹妹攬到身後,提議把酒慶祝脫險。
一說酒,姜姮和梁瀟同時道:「不喝酒。」
姜墨辭怪異地看他們,他們各自把頭偏開。
酒不能喝, 飯還是能吃的,這些日子梁瀟往章台行宮送了幾個好廚子,很快便料理出一桌飄香的肉糜魚膾。
席間眾人話都很少,最後將要散時,姜姮叫住了顧時安。
她看向梁瀟,「我想單獨和他說幾句話。」
梁瀟劍眉微擰,神情是彆扭的,但沒說什麼,負袖走了。
日暮時分,天光垂暗,廊廡下垂著篾簾,遮住了斑斕絢麗的餘暉,落下細細碎碎的影絡。
花廊杳長,姜姮在前面走,顧時安跟在後面。
終於走到盡頭,松柏蓊鬱,悄寂無人。
顧時安見姜姮回過頭,正想沖她笑一笑,便聽她問:「你們的計劃是什麼?」
顧時安一怔,那精心將要鋪陳開的柔潤微笑霎時僵在唇邊,再難綻開。
他道:「你問這個做什麼呢?」
姜姮稍愣了愣,是呀,她問這個做什麼。滾滾洪流激涌而來,她不過是被困在孤舟上的一個普通人,陰差陽錯捲入其中,所求不過是帶著女兒餘生過安穩的日子,她又能管得了什麼?
管來管去,莫不是要再把自己陷進去。
姜姮深呼了口氣,搖了搖頭:「就當是我多嘴問了一句,你不要跟別人提起,你走吧。」
顧時安凝著她的臉,目光深邃,仿佛想通過她這張絕美的面容看清楚她內心所想,看了許久,默默從袖中摸出一塊玉令。
「這是殿閣大學士的玉令,若你想見我,盡可拿著它去我的府邸找我。」顧時安挺著胸膛,帶著幾分驕傲:「我的府邸,你只需去街上隨便打聽便可知。」
誰能想到呢,幾年前他還是襄邑那小縣城裡一文不名的小縣令,如今已是名滿天下大權在握的殿閣大學士,他再也不必因為幾兩銀子而剋扣姜姮,若她願意,他可以給她餘生富貴無憂的生活。
姜姮接過玉令,笑說:「我就知道,你是要做大官的。」
想起那段往事,兩人各自唏噓,卻都沒露出來,相視一笑,各道保重。
接下來京中生出不小的變亂。
端州節度使高從善得知為他出頭的林涼身死,連夜帶著親衛逃出金陵,直奔封地。
入謁武將未奉詔私自離京是大忌,攝政王梁瀟震怒,下令集兵出剿高從善。
誰道剿賊的詔令剛剛發布出來,高從善亦在端州豎幟造反,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清的是誰,大家皆心知肚明。
梁瀟戎馬倥傯近十年,從未遇敵手,怎可能咽得下這口氣,當即整兵要親自掛帥應敵。
高從善剛剛擊退犯境的北狄,所轄皆是驍勇善戰的精銳,可想而知這是一場硬仗。
朝堂刀光劍影,一觸即發,內宮卻安靜,蕭瑟秋風穿廊過,細碎碾過的腳步聲清晰可聞。
崔蘭若一襲赭羅鮫綃斜襟裙,戴花月玉冠,綴著東珠的絲履輕輕走過,在宮都監的指引下進了太后的寢殿。
她跪在綦文丹羅帳前,輕聲回話:「高從善在離京前,官家曾秘密去見過他。」
「官家授予他手諭,要他代官家除國賊,高從善出京的玉令也是官家給的。」
帳內傳出崔太后幾聲戲謔:「這國賊是?」
崔蘭若低眸回道:「自然是攝政王。」
崔太后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不可自已:「辰景啊辰景,這就是你精心挑選不惜違逆哀家也要捧上位的明君。一朝羽翼漸豐,人家就容不下你了。」
崔蘭若按捺下心頭的緊張,竭力讓自己看上去沒有異樣。
過了許久,崔太后終於笑完,沖崔蘭若道:「你做得很好,且回去吧,有任何風吹草動記得來稟。」
崔蘭若點了點,又裝出幾分擔憂:「姑姑,我兄長可找到了?」
崔太后道:「時安正派人找著,你放心,許是世道亂他不知躲去了哪裡,只要細細搜索下去,總能找到的。」
崔蘭若感激地應聲,深深稽首,小心翼翼退了出去。
她一走,崔元熙便從屏風後鑽了出來。
他搖著摺扇,依舊是陳年端貴世家公子的模樣,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看來是時候了。」
坐在崔太后身側的顧時安正低頭削著蘋果,小刀在修長的手指間靈巧遊走,漫不經心道:「仔細些,這丫頭別是在糊弄咱們。」
崔元熙搖摺扇的手一段,隨即嗤笑:「她圖什麼?早年喝了那麼些避子湯,早就生不出孩子了,難道還指望自己聖寵不衰嗎?再者,她還指著你顧學士給她找兄長呢。」
顧時安道:「我找過了,沒找到,正打算再派人往更遠的地方找。」
崔太后倚著美人靠,懶懶道:「差不多行了,等這些事過去,也就用不著她了。」
顧時安心底對這些人甚為作嘔,偏面上清淡如水,半點都沒露出來,將削好的蘋果擱進一旁的霽釉瓷碟里,雙手奉給崔太后。
在一旁盈盈凝望的還有顧時安, 他痴愣看著姜姮, 目光里多了些欲語還休的複雜沉澱。
姜墨辭注意到幾人之間那撕扯不清的混亂的關係, 不著痕跡地將妹妹攬到身後,提議把酒慶祝脫險。
一說酒,姜姮和梁瀟同時道:「不喝酒。」
姜墨辭怪異地看他們,他們各自把頭偏開。
酒不能喝, 飯還是能吃的,這些日子梁瀟往章台行宮送了幾個好廚子,很快便料理出一桌飄香的肉糜魚膾。
席間眾人話都很少,最後將要散時,姜姮叫住了顧時安。
她看向梁瀟,「我想單獨和他說幾句話。」
梁瀟劍眉微擰,神情是彆扭的,但沒說什麼,負袖走了。
日暮時分,天光垂暗,廊廡下垂著篾簾,遮住了斑斕絢麗的餘暉,落下細細碎碎的影絡。
花廊杳長,姜姮在前面走,顧時安跟在後面。
終於走到盡頭,松柏蓊鬱,悄寂無人。
顧時安見姜姮回過頭,正想沖她笑一笑,便聽她問:「你們的計劃是什麼?」
顧時安一怔,那精心將要鋪陳開的柔潤微笑霎時僵在唇邊,再難綻開。
他道:「你問這個做什麼呢?」
姜姮稍愣了愣,是呀,她問這個做什麼。滾滾洪流激涌而來,她不過是被困在孤舟上的一個普通人,陰差陽錯捲入其中,所求不過是帶著女兒餘生過安穩的日子,她又能管得了什麼?
管來管去,莫不是要再把自己陷進去。
姜姮深呼了口氣,搖了搖頭:「就當是我多嘴問了一句,你不要跟別人提起,你走吧。」
顧時安凝著她的臉,目光深邃,仿佛想通過她這張絕美的面容看清楚她內心所想,看了許久,默默從袖中摸出一塊玉令。
「這是殿閣大學士的玉令,若你想見我,盡可拿著它去我的府邸找我。」顧時安挺著胸膛,帶著幾分驕傲:「我的府邸,你只需去街上隨便打聽便可知。」
誰能想到呢,幾年前他還是襄邑那小縣城裡一文不名的小縣令,如今已是名滿天下大權在握的殿閣大學士,他再也不必因為幾兩銀子而剋扣姜姮,若她願意,他可以給她餘生富貴無憂的生活。
姜姮接過玉令,笑說:「我就知道,你是要做大官的。」
想起那段往事,兩人各自唏噓,卻都沒露出來,相視一笑,各道保重。
接下來京中生出不小的變亂。
端州節度使高從善得知為他出頭的林涼身死,連夜帶著親衛逃出金陵,直奔封地。
入謁武將未奉詔私自離京是大忌,攝政王梁瀟震怒,下令集兵出剿高從善。
誰道剿賊的詔令剛剛發布出來,高從善亦在端州豎幟造反,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清的是誰,大家皆心知肚明。
梁瀟戎馬倥傯近十年,從未遇敵手,怎可能咽得下這口氣,當即整兵要親自掛帥應敵。
高從善剛剛擊退犯境的北狄,所轄皆是驍勇善戰的精銳,可想而知這是一場硬仗。
朝堂刀光劍影,一觸即發,內宮卻安靜,蕭瑟秋風穿廊過,細碎碾過的腳步聲清晰可聞。
崔蘭若一襲赭羅鮫綃斜襟裙,戴花月玉冠,綴著東珠的絲履輕輕走過,在宮都監的指引下進了太后的寢殿。
她跪在綦文丹羅帳前,輕聲回話:「高從善在離京前,官家曾秘密去見過他。」
「官家授予他手諭,要他代官家除國賊,高從善出京的玉令也是官家給的。」
帳內傳出崔太后幾聲戲謔:「這國賊是?」
崔蘭若低眸回道:「自然是攝政王。」
崔太后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不可自已:「辰景啊辰景,這就是你精心挑選不惜違逆哀家也要捧上位的明君。一朝羽翼漸豐,人家就容不下你了。」
崔蘭若按捺下心頭的緊張,竭力讓自己看上去沒有異樣。
過了許久,崔太后終於笑完,沖崔蘭若道:「你做得很好,且回去吧,有任何風吹草動記得來稟。」
崔蘭若點了點,又裝出幾分擔憂:「姑姑,我兄長可找到了?」
崔太后道:「時安正派人找著,你放心,許是世道亂他不知躲去了哪裡,只要細細搜索下去,總能找到的。」
崔蘭若感激地應聲,深深稽首,小心翼翼退了出去。
她一走,崔元熙便從屏風後鑽了出來。
他搖著摺扇,依舊是陳年端貴世家公子的模樣,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看來是時候了。」
坐在崔太后身側的顧時安正低頭削著蘋果,小刀在修長的手指間靈巧遊走,漫不經心道:「仔細些,這丫頭別是在糊弄咱們。」
崔元熙搖摺扇的手一段,隨即嗤笑:「她圖什麼?早年喝了那麼些避子湯,早就生不出孩子了,難道還指望自己聖寵不衰嗎?再者,她還指著你顧學士給她找兄長呢。」
顧時安道:「我找過了,沒找到,正打算再派人往更遠的地方找。」
崔太后倚著美人靠,懶懶道:「差不多行了,等這些事過去,也就用不著她了。」
顧時安心底對這些人甚為作嘔,偏面上清淡如水,半點都沒露出來,將削好的蘋果擱進一旁的霽釉瓷碟里,雙手奉給崔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