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爺本要拒絕的,不想與太子一同,哪知道話到嘴邊,便道:「好啊,一同。」

  大爺:「……」我這是中了甚麼邪?

  雲禩則是笑眯眯的看著大爺和太子相親相愛離開的背影,道:「家庭和睦,舉案齊眉。」

  胤禛眼皮一跳,道:「舉案齊眉是這麼用的麼?」

  雲禩振振有詞道:「意會就好。」

  他說罷,又道:「四哥,咱們也去戶部走一趟?」

  是了,他們約好去戶部問問右侍郎魯伯赫,寶泉局的具體事宜的。

  叮!

  就在此時,四爺的系統突然響了一聲。

  【空間小提示:好感度調節小插件,修復成功!】

  【是否重新啟用好感度調節小插件?】

  【是】【否】

  胤禛看著系統,又看了一眼催促自己的雲禩,搖了搖頭,嘆了口氣,甚是無奈,抬起手來,點擊……

  【否】

  第76章

  【好感度調節小插件, 關閉!】

  胤禛關上插件,正好聽見雲禩喊他:「四哥,發甚麼呆, 快走啊。」

  胤禛揉了揉額角, 道:「就來了。」

  大爺和太子也要去戶部, 四個人正好順路,便一起來到了戶部。

  他們都是來找戶部右侍郎魯伯赫的, 魯伯赫迎接出來, 道:「不知太子、大爺、四爺、八爺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太子道:「皇上方才下了旨意,讓我與大爺理清攙鑄的數量,流通入民間的情況,魯大人身為管理錢法的右侍郎, 應該有些記錄罷,把帳目全都拿出來, 讓本宮過目。」

  「是, 請太子稍等。」

  魯伯赫前去取帳目,很快拿來了很許多帳本, 一摞摞放在旁邊,太子一看,登時頭暈眼花,道:「這麼多?」

  太子從小是精養長大的, 文采斐然,但就因為小時候學的太狠了,如今才不想多看一眼這些,尤其是帳目,便會讓太子忽想起學習幾何學的痛苦, 忍不住揉了揉額角。

  大爺看到太子這般面容,登時笑了一聲,似乎也想起來了,太字對數字一向不怎麼敏感,唇角笑容化開,大爺後知後覺的臉色一僵,自己這是在做甚麼?有甚麼可笑的?

  太子和大爺奉命來查看攙鑄貨幣流通的情況,雲禩和胤禛對視一眼,便走到魯伯赫面前。

  雲禩看似聊天一般的道:「魯大人,這次能夠揭露寶泉局攙鑄一案,您真是功不可沒啊。」

  「不敢不敢,」魯伯赫道:「臣身為錢法官員,一刻也不敢懈怠啊!」

  雲禩道:「我聽說,是有人檢舉寶泉局,不知……這檢舉之人,是甚麼人呢?」

  魯伯赫道:「其實不瞞八爺,這檢舉之人,下官也不知是甚麼人。」

  「你也不知?」四爺蹙眉。

  魯伯赫道:「確實如此,下官不敢欺瞞。是有一日清晨,下官剛一出家門,便看到一方血書放在了下官的家門口,上面赫然寫著寶泉局攙鑄一事,而且四年之久,令下官震驚,所以才開始著手查案的。」

  血書……

  還是突然出現的。

  沒看到檢舉的人。

  魯伯赫道:「其實下官也有些好奇,不知這檢舉之人,到底是誰。但當時天色尚早,街上也沒甚麼人,下官在街面上打聽過了,沒人看到送來血書的是甚麼人。下官多方打聽無果,查看之後又發現,這血書上一條條都是事實,寶泉局真的中飽私囊,監守自盜,下官便尋思著,或許是檢舉之人唯恐被牽連報復,所以不願意露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的確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便比如說,專門管理錢法的魯伯赫都沒有發現攙鑄的情況,爐頭又是索額圖的親戚,保密做的這麼嚴謹,這個檢舉之人是如何發現的呢?

  雲禩低聲對胤禛道:「我總覺得,要想查出更多,應該從這個檢舉之人下手。」

  四爺點頭道:「八弟與我想一塊去了。」

  「這不對啊,不對!」太子突然敲著帳本道:「這帳目不對。」

  魯伯赫嚇得臉色慘白,咕咚一聲跪在地上,道:「太子明鑑!下官不敢作假啊!這些帳目都是戶部記錄,絕沒有一條出入!」

  太子道:「你自己個兒看看,這個流通數量對麼?便算是攙鑄的銅錢有折損,容易損壞,那麼四年下來,按照寶泉局鑄錢的速度,減掉折損的速度,還剩下的流通貨幣數量,和現在對應不上,流通的數量遠遠比預期要少,這些錢,都進了誰的荷包?!」

  魯伯赫連連磕頭,道:「這……太子您有所不知,容下官稟明。」

  魯伯赫沒有在帳面上作假,若是作假,也不會這麼明目張胆了。

  太子看的也沒錯,鑄錢的數量,減去摻假容易折損的數量,應該是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但實際上流通的數量,要比他們計算的數量少很多。

  魯伯赫道:「太子有所不知,這民間常有不法商賈,通過銀兩換小錢,熔錢而得銅,所以民間的小錢數量,是日益減少,雖朝廷有立法,熔錢是重罪,但因為有利可圖,所以這樣的商賈屢禁不止啊!」

  「熔錢?」太子顯然以前不知道這種事兒。

  大爺則是清楚的,道:「我日前也聽說過,一兩銀子可以買銅七斤,但用一兩銀子兌換銅錢的話,可以兌換一千。倘或熔掉這一千銅錢,得銅八斤有餘,比直接買銅整整多出一斤,這還只是一兩銀子,而商賈們用銅量大,其中的利益自然不必多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