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什麼你不知道,小饅頭才幾歲,你別教壞他。」

  當爹的跟當娘的截然兩種態度,周謖覺得沒什麼,周窈卻較真,唯恐兒子懂事得太早,揠苗助長。

  對此,周謖也有他的看法:「以我們的條件,小饅頭的心智本就優於同齡人,還用得著拔?」

  第101章 . 教子 也是個傻的

  月朗星稀的夜, 有人闔家歡樂,有人孤枕安眠,亦有人心事重重。

  周窈將兒子哄睡了,與他爹並排放在一起, 讓他爹看娃, 自己則披著大氅出屋, 越過迴廊,尋到院子裡, 就見周二妹背靠一棵大樹席地而坐,五官淹沒在黑暗中,落寞至極。

  走近了, 月隱星沉,周窈仍是看得不夠真切,隔著兩三步的距離,但也未再靠近。

  「怎麼還不睡?」

  周窈輕問,就見周二妹抬起頭, 眼裡露出迷茫, 以及少有的脆弱。

  她分明已經決意與那人再無干係, 為何他還要來干擾她的心緒。

  他想進京,那就去, 同她說什麼。

  只不過是進京為太后賀壽, 說得好像生離死別般,還叫她對自己好點,莫要空等,老九醒不來,也別耽擱了自己,畢竟韶華易逝。

  周二妹當時是莫名的, 只覺這人多管閒事,自己都顧不過來,還操別人的閒心,只想快點把人打發了。

  可人真走了,她又心裡頭有些不是滋味,特別無意聽到桂喜和幾個上門投靠周謖的食客談話,言語之中透露出的意思,太后壽誕怕只是個幌子,懷瑾這趟替父進京,有可能凶多吉少。

  朝廷,太后,皇帝在周二妹聽來都是離自己甚遠的存在,她也沒那個腦力去想,為何進個京,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周窈則不同,她到過京城,進過皇宮,與那些高高在上的皇親貴胄打個交道,但又不知該如何跟妹妹講。

  真要講,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不是一時半刻能說完。

  是以,周窈只能理了理思緒,挑與懷家有關的重點。

  倘若周謖中的蠱毒真是宮中人所為,那麼,他們應知唯有南越人可解,正是這個敏感當口,懷謙又將南凌夜困在幽州,朝廷派官員來遊說都不肯放,官員來了又走,連南凌夜的面都沒見著,自然套不到有用的訊息。

  懷謙這般行事,在掌權者眼裡,自然是不受教的,甚至有忤逆,反叛的嫌疑。

  不受教,就得治。

  若治不好,那就換一個。

  周邊幾州的刺史前前後後,朝廷以各種名目,差不多都換光了。

  現如今,就只剩幽州懷家了。

  周二妹聽得認真,良久,才嘟噥了句:「不聽話,就得挨打。」

  怪不得,姐夫不願做皇帝,身邊圍著的都是些什麼人,能開心才怪了。

  「他也是個傻的,明知有危險,又為何要去。」

  「怎能不去,聖旨不尊,就是對上不敬,往大了說,扣你一個意圖謀逆造反的嫌疑,你也無從爭辯。」

  扣押南凌夜不放,是師出有名,正正噹噹,朝廷也說不得什麼,但不遵旨入京,打的是皇帝的臉,又是另一回事了。

  思及此,周窈不由回想在京中的那些日子,她與今上,曾經的安王接觸並不多,統共也就見過那麼兩三回,印象里的男人寡言少語,尤其在周謖面前,更是淪為陪襯,不值一提。

  可也正是這樣一個好似不打眼的人物,一步步地,走向了權利最中心,對著朝堂大洗牌,排除異己,仿若重生。

  偏偏周謖對這個胞弟已無任何印象,不然周窈真想問問他作何感想,如今的境地,可是他曾料到的,是否有過後悔,當初不該那般行事。

  姐妹倆一通深聊,周窈亦是毫無睡意,尤其在聽到妹妹說要進京的話,更是一個激靈。

  「你去了又有何用,老九你不管了?」

  懷瑾人是不錯,但周窈更在意妹妹,不可能再讓她出去冒險。

  上回出去一趟,損失了老九,再出去,又有誰人能護她。

  「我就說說而已,哪裡走得了。」周二妹努努嘴,撤了一把腳邊的小草,碎碎幾句,便再不提。

  然而沒過兩日,周家真就走了個人,不是周二妹,而是周二蛋。

  周卓與懷瑾有過上陣殺敵的情誼,形同兄弟,眼看著兄弟可能有難,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當夜留了字條,一大早天還未亮就悄悄地出發。

  周窈看著字條,寥寥一兩句,說走就走,他要管兄弟,就不顧他們這些家人了。

  周謖卻是笑了下,倒是個漢子。

  「你還有心情笑,那是京城,不是哀嶗山,逛一圈就回來,懷家尚且沒轍,他一個人去了能有何用。」

  有個膽大包天,不懼生死的弟弟,周窈頭疼不止。

  他自己不怕死,卻不想想,家人有多擔心。

  小饅頭千萬別學舅舅,一股子的孤勇,留下一堆人跟著提心弔膽。

  周謖腦子一閃,像是突然想起了一點,寬慰周窈道:「我好像告訴過他什麼密道,若真有危險,進去躲一躲便是。」

  聞言,周窈又是一陣遺憾,未能告訴男人更多密道,不然弟弟也有更多逃生的機會。

  「常安在京中有安插人手,周卓知道如何聯繫他們,無需太過擔心。」

  男人與女人到底不同,將生死看得更開。

  一聽到這話,周窈不由想到男人前往京城後音信全無,自己日日夜夜念經抄佛,祈求佛祖保佑,那般焦灼的心情,沒經歷過的人又怎能體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