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這一年,寨子裡的兄弟一批批地離開,具體去了哪裡,周謖沒提,周窈也不多問,但內心是有掂量的。
男人到現在也沒完全恢復記憶,只零散記起一些,有一次夜裡,周窈睡得迷迷糊糊,聽得男人在耳邊道。
「我不是先帝的兒子。」
先帝?哪個先帝?他自己不就是先帝?
周窈後來再想問,但見男人毫無異色,好似那夜真是她的一個離奇夢境,就沒辦法開這口了。
畢竟,男人體內的蠱毒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徹底清除,若有什麼後遺症,也不好說。
這一年,南凌夜也被懷謙扣在了幽州不能離開,儘管南越王上表朝廷,要求懷謙立刻釋放兒子,但懷謙以南凌夜無詔在大雍境內肆意行走,恐有陰謀為由,堂而皇之將人押著,任南越王如何氣急,都不鬆口。
為此,朝廷還特地派官員前來幽州,試圖勸懷謙隨便找個由頭放南凌夜回南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懷謙就似緊繃的蚌愣是不鬆口,官員亦是被氣得不行,拋下一句懷大人好自為之就連夜趕回京,上奏朝廷。
再後來,朝廷便再也沒派人來。
這期間,又出了樁喜事,梁文旭被調回京任督察御史,同年八月,其子梁瞻與南越玉家之女玉想容在京中大婚。
翌日,聽聞久病不見客的太后將新婚小夫妻宣進宮,聊了許久,賞了不少。
因著梁文遠之死,梁實失蹤而元氣大傷的梁家一改頹勢,有了東山再起的勢頭。
而久尋不到,在梁家人眼裡大抵也已身逝的梁實,此刻正坐在哀嶗山的斷崖前,單手提著一壺酒,往嘴裡猛灌,另一隻袖管空蕩蕩,任由山風吹得簌簌作響。
常順尋過來,見人仍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不由往他背後踢了一腳。
「寨中兄弟花大力氣把你救活,不是看你這副鬼樣子,酒錢湊夠了沒,光吃不給錢,找揍是吧。」
常順刀子嘴,罵得厲害,腳上也沒用多大的力。
梁實斷了一臂,武功盡廢,廢人一個,早已是萬念俱灰,任由常順如何打罵,不欲理會。
「我說,二當家要見你,你聽到沒?」
周窈把昏死的梁實拉回來後,周家人就再也沒出現在他面前過,是以梁實一直以為是常順救了自己,並不知他口中經常提到的比神仙還了得的二當家是誰。
「不見。」梁實處於自閉階段,現在唯一有交道的,也只有常順。
周謖回了趟寨子,丟了把新做的木劍讓兒子出去耍,人站在窗前看著兒子在院裡耍劍,一邊分神聽常順發牢騷。
「這人就是榆木疙瘩,不就是死了爹,寨里幾個兄弟沒死爹死娘死媳婦死兒子的,不都熬過來了,不說別的,就說二當家你---」
後頭的話在周謖一記冰碴子般涼颼颼的目光掃視下強行吞回了肚子裡。
「是死是活,隨他,以後別管了。」
一個男人,頹喪了一年,還不能振作起來,也別指望他能東山再起,成多大的事。
回到幽州,周謖單手托起兒子,任他在肩上翻來翻去,看著一旁產針引線,為他做衣裳的小婦,心裡頭有多暖,自不用提。
「你當初就不該救他。」
周謖隨口一提,周窈從中聽出別的情緒,笑了笑道:「哪能見死不救,就當為小饅頭積福了。」
何況,當時直覺告訴她,留著梁實,還有用。
男人那一趟回京,在宮中發生了什麼,與太后又是為何鬧翻,還有那蠱,又是何時中的,興許梁實那裡能找到答案。
畢竟,男人記憶錯亂,許多事仍未想起。
但這些事,又很重要。
「一輩子還長,他總會想通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梁實落到今日的地步,是咎由自取,但願經歷生死後,能幡然悔悟。
周謖沉默,未置可否。
任由兒子折騰了一通,他拍拍兒子屁股放小崽子下去,去外面找桂喜要吃的。
「不去,要陪娘。」
周謖一聲冷笑:「你娘有你爹陪,你在這湊什麼熱鬧。」
「不湊熱鬧,就要娘。」小饅頭這性子絕對隨爹,固執得很。
周謖也只有對著兒子才會展現極其幼稚的一面。
「要什么娘,等你大了,要你的小媳婦去。」
「小媳婦是什麼?能吃嗎?」小饅頭這時候又表現得特別勤學好問。
一聽到吃,周窈腦海里不受控制地產生了某些不可描述的畫面,當即鬧了個大紅臉,比男人更急地把兒子打發出去。
「桂爺爺那有桂花糕,趕緊去吃,不然又要被你李鐵叔叔搶光了。」
小饅頭這點跟他爹又不一樣,好甜食,一聽到桂花糕要沒,也顧不上小媳婦了,邁著小短腿幾下跑出去,邊跑邊喊。
「叔,桂花糕是我的。」
兒子剛一出去,周謖就把門帶上,從裡面反閂住。
周窈一看男人這猴急樣兒,想到兒子那童言無忌的問話,不由俏臉愈發地紅,就跟火燒似的。
那樣的話,到她這裡,卻成了另一種香艷的解讀,立馬有種帶壞孩子的罪惡感。
「你以後,不准再跟小饅頭說那些了。」
周窈推著男人不准他抱,板著臉同他談兒子的教育問題。
「說什麼?」男人好似不懂,不讓抱,就親。
男人到現在也沒完全恢復記憶,只零散記起一些,有一次夜裡,周窈睡得迷迷糊糊,聽得男人在耳邊道。
「我不是先帝的兒子。」
先帝?哪個先帝?他自己不就是先帝?
周窈後來再想問,但見男人毫無異色,好似那夜真是她的一個離奇夢境,就沒辦法開這口了。
畢竟,男人體內的蠱毒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徹底清除,若有什麼後遺症,也不好說。
這一年,南凌夜也被懷謙扣在了幽州不能離開,儘管南越王上表朝廷,要求懷謙立刻釋放兒子,但懷謙以南凌夜無詔在大雍境內肆意行走,恐有陰謀為由,堂而皇之將人押著,任南越王如何氣急,都不鬆口。
為此,朝廷還特地派官員前來幽州,試圖勸懷謙隨便找個由頭放南凌夜回南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懷謙就似緊繃的蚌愣是不鬆口,官員亦是被氣得不行,拋下一句懷大人好自為之就連夜趕回京,上奏朝廷。
再後來,朝廷便再也沒派人來。
這期間,又出了樁喜事,梁文旭被調回京任督察御史,同年八月,其子梁瞻與南越玉家之女玉想容在京中大婚。
翌日,聽聞久病不見客的太后將新婚小夫妻宣進宮,聊了許久,賞了不少。
因著梁文遠之死,梁實失蹤而元氣大傷的梁家一改頹勢,有了東山再起的勢頭。
而久尋不到,在梁家人眼裡大抵也已身逝的梁實,此刻正坐在哀嶗山的斷崖前,單手提著一壺酒,往嘴裡猛灌,另一隻袖管空蕩蕩,任由山風吹得簌簌作響。
常順尋過來,見人仍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不由往他背後踢了一腳。
「寨中兄弟花大力氣把你救活,不是看你這副鬼樣子,酒錢湊夠了沒,光吃不給錢,找揍是吧。」
常順刀子嘴,罵得厲害,腳上也沒用多大的力。
梁實斷了一臂,武功盡廢,廢人一個,早已是萬念俱灰,任由常順如何打罵,不欲理會。
「我說,二當家要見你,你聽到沒?」
周窈把昏死的梁實拉回來後,周家人就再也沒出現在他面前過,是以梁實一直以為是常順救了自己,並不知他口中經常提到的比神仙還了得的二當家是誰。
「不見。」梁實處於自閉階段,現在唯一有交道的,也只有常順。
周謖回了趟寨子,丟了把新做的木劍讓兒子出去耍,人站在窗前看著兒子在院裡耍劍,一邊分神聽常順發牢騷。
「這人就是榆木疙瘩,不就是死了爹,寨里幾個兄弟沒死爹死娘死媳婦死兒子的,不都熬過來了,不說別的,就說二當家你---」
後頭的話在周謖一記冰碴子般涼颼颼的目光掃視下強行吞回了肚子裡。
「是死是活,隨他,以後別管了。」
一個男人,頹喪了一年,還不能振作起來,也別指望他能東山再起,成多大的事。
回到幽州,周謖單手托起兒子,任他在肩上翻來翻去,看著一旁產針引線,為他做衣裳的小婦,心裡頭有多暖,自不用提。
「你當初就不該救他。」
周謖隨口一提,周窈從中聽出別的情緒,笑了笑道:「哪能見死不救,就當為小饅頭積福了。」
何況,當時直覺告訴她,留著梁實,還有用。
男人那一趟回京,在宮中發生了什麼,與太后又是為何鬧翻,還有那蠱,又是何時中的,興許梁實那裡能找到答案。
畢竟,男人記憶錯亂,許多事仍未想起。
但這些事,又很重要。
「一輩子還長,他總會想通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梁實落到今日的地步,是咎由自取,但願經歷生死後,能幡然悔悟。
周謖沉默,未置可否。
任由兒子折騰了一通,他拍拍兒子屁股放小崽子下去,去外面找桂喜要吃的。
「不去,要陪娘。」
周謖一聲冷笑:「你娘有你爹陪,你在這湊什麼熱鬧。」
「不湊熱鬧,就要娘。」小饅頭這性子絕對隨爹,固執得很。
周謖也只有對著兒子才會展現極其幼稚的一面。
「要什么娘,等你大了,要你的小媳婦去。」
「小媳婦是什麼?能吃嗎?」小饅頭這時候又表現得特別勤學好問。
一聽到吃,周窈腦海里不受控制地產生了某些不可描述的畫面,當即鬧了個大紅臉,比男人更急地把兒子打發出去。
「桂爺爺那有桂花糕,趕緊去吃,不然又要被你李鐵叔叔搶光了。」
小饅頭這點跟他爹又不一樣,好甜食,一聽到桂花糕要沒,也顧不上小媳婦了,邁著小短腿幾下跑出去,邊跑邊喊。
「叔,桂花糕是我的。」
兒子剛一出去,周謖就把門帶上,從裡面反閂住。
周窈一看男人這猴急樣兒,想到兒子那童言無忌的問話,不由俏臉愈發地紅,就跟火燒似的。
那樣的話,到她這裡,卻成了另一種香艷的解讀,立馬有種帶壞孩子的罪惡感。
「你以後,不准再跟小饅頭說那些了。」
周窈推著男人不准他抱,板著臉同他談兒子的教育問題。
「說什麼?」男人好似不懂,不讓抱,就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