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可沒想到,御座之下的青年從容不迫的長揖一禮,清越的聲音吐出的,卻是他意想不到的話:「陛下,學生窮困之時,曾經蒙受常家小娘子救助。六年以來相互扶持,共度難關,學生心中早已下定決心,非阿瑛不娶。」
「今日貿然攜帶庚帖前來求見陛下,便是期望陛下,為學生與常家娘子賜婚。」
皇帝驚詫不已,命身邊的小黃門借了庚帖仔細瞧了瞧名字,看到上頭端端正正的常瑛趙恪二字,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據朕所知,嚴閣老對你極為欣賞,有意許配府上明珠與你……」
你竟然放棄了這唾手可得的富貴不要,娶一個商戶人家的姑娘?
「學生雖有功名,身上卻並沒有一官半職,人單力孤,豈能與閣老大人抗衡?唯有求見陛下,請您為我二人賜婚,也好以此來推拒嚴氏美意。」
在自己與阿瑛之間,他的眼中沒有閣老,也沒有商戶。任何外物都不足以成為二人之間的阻隔,只因為他們之間早已心意相通,把對方視逾生命……
第70章 成婚御座之上的帝王沉默了一會,冕冠之下的九旒遮住了他臉上的神情,整個大殿之內被明滅的光影所籠罩。
小黃門垂頭靜立,空氣安靜的落針可聞。
半晌,眾人才聽見一聲悠悠的嘆息,伴著帝王的追憶被送入耳中:
「好啊……」
「舊遊不堪尋,唯有少年心……」
他登基數十年,看慣了三年又三年的新科進士熙熙攘攘地謀官尋靠山,其中拋妻棄子,違背人倫的同樣不在少數。便先入為主地給趙恪也打上了貪圖富貴的標籤。
如今看來,狹隘的卻是自己。於高位上坐久了,忘記了自己當年是否也曾如此赤忱地愛過一個姑娘。
大殿之內原本陰翳的光線被陽光輕輕地撥開,帝王的臉上不再陰沉,反倒帶了笑意:
「朕答應,為你二人賜婚。」
但願你接下來在宦海沉浮的數十年之內,依舊能夠守得住今日初心。
*
伴隨這紫禁之巔的一紙詔書,新科探花郎親自相陛下求取商戶之女的事情傳遍了京城上下。令那些昨日還在等著趙恪成為嚴家女婿的人咋舌不已。
可眼看著探花郎同那常家姑娘好得蜜裡調油,形影不離,身邊斷斷插不進第三個人的模樣,眾人也都漸漸明白了過來。
哪裡是如同嚴家傳揚的一般新科進士有意攀附,分明是他嚴首輔以勢壓人,為了拉攏探花郎故意威逼利誘。
尤其是徐閣老一派的眾人,更是抓住了機會奚落這位老對手,紛紛下場使盡了手段抹黑嚴家的名聲,氣得年近花甲的嚴閣老險些病了一場。
外界如何紛亂吵鬧到底攪擾不了常趙兩家一片喜氣洋洋,張燈結彩,火紅熱烈,上上下下都腳步飛快,帶著笑籌備常瑛與趙恪的成婚之禮。
好容易盼到了那早早算好的良辰吉日,光是常家出的嫁妝都足足有九九八十一擔,無需上手便瞧得出那沉甸甸的分量。
趙恪為了成婚新購置下的宅子本就與常家相距不遠,這送親的隊伍前頭入了趙家門,後頭竟還不曾從常家出來!
綿延足足數里的氣派絲毫不曾輸給世家公侯,原本有些鄙夷常家門第的看客,也紛紛為常氏的巨富咋舌。
這常家姑娘十幾歲的年紀一人挑起常家這偌大的家業,又豈是平庸之輩?
常瑛端坐在花轎之內,十指略帶緊張地攥緊了婚服的衣襟。哪怕她與趙恪的新家與常家老宅所隔不過一兩條街的功夫,與二人一路從松陽走來的距離想比不知掛齒,可是想一想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趙恪成了夫君,二人的關係終於邁出了那最為親密的一步,她依舊覺得臉上發燙,周身都有一種緊張與期待交織的無措感。直到那座下的花轎悠悠停穩,一雙修長有力的手溫柔又踏實地附了上來。
一抹笑意抑制不住地浮現在常瑛臉上,她明白,這雙手屬於趙恪。
少女緩緩地反握住他的手,與他並肩走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伴著眾人的齊聲祝福,一步一步地走向高堂之上的常父常母和宋夫子,在長輩慈愛欣慰的目光之下,正式結為了夫妻。
酒宴過後,趙恪步子急切地朝著後院趕去,一向沉穩的心緒此時竟然因為過於急切而慌亂起來。深吸一口氣之後,他繃緊了手臂的肌肉,抬手輕輕地扣了扣門。
屋內等待的喜娘滿臉堆著笑意,口裡不住地說著吉祥話。可趙恪此時哪裡有心思分出來去聽她說了些什麼?手忙腳亂地跟著喜娘的指令去喝合卺酒的時候,到險些因為過於緊張鬧出笑話來。
喜娘含笑打量一圈羞赧地垂著頭的二人,帶著笑意領著眾人退了場。
伴隨門軸一聲悠長的吱呀聲,屋內徹底安靜了下來,只有二人那頗為不自在的呼吸聲,讓那燭火跳躍得分外曖.昧。
常瑛伸出一根蔥白的手指,好似貓兒的爪子一般,輕輕撓在了趙恪心上。
「還沒揭蓋頭呢。」新嫁娘的嬌嗔勉強將趙恪拉回了神,他觸電般地收回手,又是一陣手忙腳亂地去尋挑杆。
常瑛忍不住「撲哧」一笑,鳳冠之下的粉面好似三月桃花,水盈盈的眸子仿佛蕩漾著春波,與那璀璨的赤金與瑩潤的東珠交相輝映,美得叫人驚心動魄。
「好生磨人的一日,這頂鳳冠真是壓得我頭都大了!」她一邊朝著身後正在替她卸掉釵環的趙恪抱怨,一邊抬手擦拭臉上的口脂香粉。
「今日貿然攜帶庚帖前來求見陛下,便是期望陛下,為學生與常家娘子賜婚。」
皇帝驚詫不已,命身邊的小黃門借了庚帖仔細瞧了瞧名字,看到上頭端端正正的常瑛趙恪二字,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據朕所知,嚴閣老對你極為欣賞,有意許配府上明珠與你……」
你竟然放棄了這唾手可得的富貴不要,娶一個商戶人家的姑娘?
「學生雖有功名,身上卻並沒有一官半職,人單力孤,豈能與閣老大人抗衡?唯有求見陛下,請您為我二人賜婚,也好以此來推拒嚴氏美意。」
在自己與阿瑛之間,他的眼中沒有閣老,也沒有商戶。任何外物都不足以成為二人之間的阻隔,只因為他們之間早已心意相通,把對方視逾生命……
第70章 成婚御座之上的帝王沉默了一會,冕冠之下的九旒遮住了他臉上的神情,整個大殿之內被明滅的光影所籠罩。
小黃門垂頭靜立,空氣安靜的落針可聞。
半晌,眾人才聽見一聲悠悠的嘆息,伴著帝王的追憶被送入耳中:
「好啊……」
「舊遊不堪尋,唯有少年心……」
他登基數十年,看慣了三年又三年的新科進士熙熙攘攘地謀官尋靠山,其中拋妻棄子,違背人倫的同樣不在少數。便先入為主地給趙恪也打上了貪圖富貴的標籤。
如今看來,狹隘的卻是自己。於高位上坐久了,忘記了自己當年是否也曾如此赤忱地愛過一個姑娘。
大殿之內原本陰翳的光線被陽光輕輕地撥開,帝王的臉上不再陰沉,反倒帶了笑意:
「朕答應,為你二人賜婚。」
但願你接下來在宦海沉浮的數十年之內,依舊能夠守得住今日初心。
*
伴隨這紫禁之巔的一紙詔書,新科探花郎親自相陛下求取商戶之女的事情傳遍了京城上下。令那些昨日還在等著趙恪成為嚴家女婿的人咋舌不已。
可眼看著探花郎同那常家姑娘好得蜜裡調油,形影不離,身邊斷斷插不進第三個人的模樣,眾人也都漸漸明白了過來。
哪裡是如同嚴家傳揚的一般新科進士有意攀附,分明是他嚴首輔以勢壓人,為了拉攏探花郎故意威逼利誘。
尤其是徐閣老一派的眾人,更是抓住了機會奚落這位老對手,紛紛下場使盡了手段抹黑嚴家的名聲,氣得年近花甲的嚴閣老險些病了一場。
外界如何紛亂吵鬧到底攪擾不了常趙兩家一片喜氣洋洋,張燈結彩,火紅熱烈,上上下下都腳步飛快,帶著笑籌備常瑛與趙恪的成婚之禮。
好容易盼到了那早早算好的良辰吉日,光是常家出的嫁妝都足足有九九八十一擔,無需上手便瞧得出那沉甸甸的分量。
趙恪為了成婚新購置下的宅子本就與常家相距不遠,這送親的隊伍前頭入了趙家門,後頭竟還不曾從常家出來!
綿延足足數里的氣派絲毫不曾輸給世家公侯,原本有些鄙夷常家門第的看客,也紛紛為常氏的巨富咋舌。
這常家姑娘十幾歲的年紀一人挑起常家這偌大的家業,又豈是平庸之輩?
常瑛端坐在花轎之內,十指略帶緊張地攥緊了婚服的衣襟。哪怕她與趙恪的新家與常家老宅所隔不過一兩條街的功夫,與二人一路從松陽走來的距離想比不知掛齒,可是想一想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趙恪成了夫君,二人的關係終於邁出了那最為親密的一步,她依舊覺得臉上發燙,周身都有一種緊張與期待交織的無措感。直到那座下的花轎悠悠停穩,一雙修長有力的手溫柔又踏實地附了上來。
一抹笑意抑制不住地浮現在常瑛臉上,她明白,這雙手屬於趙恪。
少女緩緩地反握住他的手,與他並肩走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伴著眾人的齊聲祝福,一步一步地走向高堂之上的常父常母和宋夫子,在長輩慈愛欣慰的目光之下,正式結為了夫妻。
酒宴過後,趙恪步子急切地朝著後院趕去,一向沉穩的心緒此時竟然因為過於急切而慌亂起來。深吸一口氣之後,他繃緊了手臂的肌肉,抬手輕輕地扣了扣門。
屋內等待的喜娘滿臉堆著笑意,口裡不住地說著吉祥話。可趙恪此時哪裡有心思分出來去聽她說了些什麼?手忙腳亂地跟著喜娘的指令去喝合卺酒的時候,到險些因為過於緊張鬧出笑話來。
喜娘含笑打量一圈羞赧地垂著頭的二人,帶著笑意領著眾人退了場。
伴隨門軸一聲悠長的吱呀聲,屋內徹底安靜了下來,只有二人那頗為不自在的呼吸聲,讓那燭火跳躍得分外曖.昧。
常瑛伸出一根蔥白的手指,好似貓兒的爪子一般,輕輕撓在了趙恪心上。
「還沒揭蓋頭呢。」新嫁娘的嬌嗔勉強將趙恪拉回了神,他觸電般地收回手,又是一陣手忙腳亂地去尋挑杆。
常瑛忍不住「撲哧」一笑,鳳冠之下的粉面好似三月桃花,水盈盈的眸子仿佛蕩漾著春波,與那璀璨的赤金與瑩潤的東珠交相輝映,美得叫人驚心動魄。
「好生磨人的一日,這頂鳳冠真是壓得我頭都大了!」她一邊朝著身後正在替她卸掉釵環的趙恪抱怨,一邊抬手擦拭臉上的口脂香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