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據說那一夜,筐兒打發人要了三回水。
*****
第二天,到五更時,筐兒實在累了,便使人叫了筥兒來替自己守著,她去補補覺。
這時天色還是一片幽暗,風冷露重的。
筥兒便叫人抬了張椅子來,又搬了個小泥火爐,召來一起值夜的兩個小太監,在爐子上頭烤著花生吃。
三人默默吃得極香,漸漸的天邊露出一抹明藍色,又泛起柿子色一樣的橙紫,筥兒伸了個大懶腰,想著天這是要亮了,太子殿下還沒動靜,黃公公常夏也沒來叫起,大概是中秋節假,今兒不會外出了。
便又叫人端茶。
正喝著熱茶,卻聽得外頭腳步聲急急地響起。
常夏冒冒失失地闖了進來,張口就叫了一聲:「殿下!」
筥兒衝上前,攔下他,壓低了嗓子,一口氣道:「你怎麼慌慌張張的,有鬼追著不成!殿下昨兒累了,這會兒還沒醒呢。若不是真有要緊事,吵著娘娘,我看殿下能饒了你!」
常夏滿頭是汗,卻不理她,反又沖殿內叫了一聲,道:「殿下!」
這時就聽殿內腳步匆匆,門框一響,楊陌衣衫不整地出現在門口,壓低了嗓音喝道:「閉嘴!有天大的事,也先去偏殿等著,孤這就來。」
常夏嚇了一跳,就見殿門又關上了。
常夏:……。殿下要自己穿衣?!
正發呆,小腿上挨了一腳,就聽筥兒低聲問:「到底什麼天大的事,你這麼慌張?」
常夏想了想,這位姑奶奶可是娘娘跟前的大紅人,他現在可是得罪不起,便貼著她耳朵,嘀咕了兩句。
筥兒「啊」地驚叫了一聲,忙捂住了嘴,可雙眼驚恐得像兩隻鴨蛋,在凌晨的微光中泛著青。
*****
盈兒是被太陽光喚醒的。
柔和的明亮的溫暖的,從麥稈色的窗紗中透出來,喚醒了紗帳上五顏六色的蝴蝶,也喚醒了她。
她仰面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翻了個身,避開陽光,似醒非醒地又躺了一會兒,才覺得沉甸甸的腦子略有了些頭緒。
昨日她是醉了,醉了後……楊陌的影子浮上來,進屋前的事,她還隱隱約約想得明白,可進屋後,她捂住眼,耳根又燒起來,不敢多想,只仿佛好像他做了許多的事,也說了許多的話,她卻掉了很多淚,受了很多罪。她紅著臉挪開手指,揭開被子瞧了瞧自己,忙又飛快地蓋上。輕輕動了動腰,酸酸痛痛脹脹,臉便越發紅得像這時節開放紅海棠。
半天,自己摸索著先整理了整理,才叫了人進來伺候。
筥兒領著一隊八個青衣白裙的宮人進來。
雖然她也知道大家對昨晚的事全心知肚明,可她偏有些莫名的做賊心虛,怕筥兒這嘴無遮攔的丫頭取笑,一雙眼也不敢左顧右盼,眼神落到大橢圓梳妝鏡繁複精緻的纏枝合歡花兒上,仿佛想起什麼,又紅了臉。忙移開視線,去看窗。可窗欞上的隔子花兒又是並蒂蓮。一時倒像是全世界的物品都彰顯了她的心事一樣。
她強作鎮定,壓下嘴角,那份愉悅光靠閉嘴是關不住的,眉梢眼角寸寸肌膚都帶著融融的愉悅,柔和而安靜,發著淡淡的望之即明的,叫作幸福的光。
一時梳妝完畢,她又懷著這樣奇妙的心情吃了早飯。這才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安靜,太安靜了。
筐兒不在。可筥兒這丫頭的性子,無論如何也不該如此安靜才對。
她吸了一口氣,去看筥兒,卻見筥兒手上絞著一塊手絹,都要擰成麻繩了。她心裡咯噔一下,忙揮退了左右,只留下筥兒一人。
筥兒這才眼神複雜地看著她,臉上有些掙扎。
盈兒招了招手,心裡卻是鎮定的。楊陌總說她不放心,可經過昨晚,雖然他說的那些話,她不記得了,可那種安心的感覺卻存在著,不會再輕易被打破。
筥兒湊過來,半天期期艾艾地說:「出了件大事,雖說早晚也會傳到娘娘耳朵里,可是我不知道如今是跟娘娘說了好呢,還是不說的好。」
盈兒挺了挺背,將一盞清茶捧在手中,慢慢地抿了一口。心裡竟然依然鎮定。連她自己都有些奇怪,昨日楊陌到底跟她說了什麼,竟讓她這般安心起來?
「說罷!天塌下來還有殿下頂著呢!」
筥兒這才臉上露出些激動,顯然這話憋得久了,道:「林采之……說是昨兒個上吊自殺了!」
盈兒手裡的茶盅抖了一抖,潑出些茶水來,險些燙著了她的手指,她忙把茶盅放在桌上。
絕不可能。
林采之的為人,她再清楚不過。
要比心性堅韌,怕是楊陌都比不過她。前世她不但在蔣寄蘭跟前做小伏低,在她面前也向來巴結。宮裡宮外,誰不贊她一聲心胸寬闊。
就說前些日子,她寧可以奉儀這樣卑微的身份也要進宮,就可知她有多狠。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輕易自殺?
就算是下了皇后懿旨賜婚,她逃無可逃,怕她大約也寧可鬧著出家等待機會,也絕不會自尋死路。、
若不是自殺,那是誰?又怎麼動了得手?林雍跟林采之都不是紙糊的。難道只是一齣戲?
「人可救回來了?」她問。
筥兒搖搖頭,又湊近她,繪聲繪色道:「說是今兒一大早,她身邊那個丫頭秋雲起來小解,迷迷糊糊竟撞到了她的腳,晃在樑柱上,人都涼了。嚇死個人。林家一大早便報進宮了。」
*****
第二天,到五更時,筐兒實在累了,便使人叫了筥兒來替自己守著,她去補補覺。
這時天色還是一片幽暗,風冷露重的。
筥兒便叫人抬了張椅子來,又搬了個小泥火爐,召來一起值夜的兩個小太監,在爐子上頭烤著花生吃。
三人默默吃得極香,漸漸的天邊露出一抹明藍色,又泛起柿子色一樣的橙紫,筥兒伸了個大懶腰,想著天這是要亮了,太子殿下還沒動靜,黃公公常夏也沒來叫起,大概是中秋節假,今兒不會外出了。
便又叫人端茶。
正喝著熱茶,卻聽得外頭腳步聲急急地響起。
常夏冒冒失失地闖了進來,張口就叫了一聲:「殿下!」
筥兒衝上前,攔下他,壓低了嗓子,一口氣道:「你怎麼慌慌張張的,有鬼追著不成!殿下昨兒累了,這會兒還沒醒呢。若不是真有要緊事,吵著娘娘,我看殿下能饒了你!」
常夏滿頭是汗,卻不理她,反又沖殿內叫了一聲,道:「殿下!」
這時就聽殿內腳步匆匆,門框一響,楊陌衣衫不整地出現在門口,壓低了嗓音喝道:「閉嘴!有天大的事,也先去偏殿等著,孤這就來。」
常夏嚇了一跳,就見殿門又關上了。
常夏:……。殿下要自己穿衣?!
正發呆,小腿上挨了一腳,就聽筥兒低聲問:「到底什麼天大的事,你這麼慌張?」
常夏想了想,這位姑奶奶可是娘娘跟前的大紅人,他現在可是得罪不起,便貼著她耳朵,嘀咕了兩句。
筥兒「啊」地驚叫了一聲,忙捂住了嘴,可雙眼驚恐得像兩隻鴨蛋,在凌晨的微光中泛著青。
*****
盈兒是被太陽光喚醒的。
柔和的明亮的溫暖的,從麥稈色的窗紗中透出來,喚醒了紗帳上五顏六色的蝴蝶,也喚醒了她。
她仰面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翻了個身,避開陽光,似醒非醒地又躺了一會兒,才覺得沉甸甸的腦子略有了些頭緒。
昨日她是醉了,醉了後……楊陌的影子浮上來,進屋前的事,她還隱隱約約想得明白,可進屋後,她捂住眼,耳根又燒起來,不敢多想,只仿佛好像他做了許多的事,也說了許多的話,她卻掉了很多淚,受了很多罪。她紅著臉挪開手指,揭開被子瞧了瞧自己,忙又飛快地蓋上。輕輕動了動腰,酸酸痛痛脹脹,臉便越發紅得像這時節開放紅海棠。
半天,自己摸索著先整理了整理,才叫了人進來伺候。
筥兒領著一隊八個青衣白裙的宮人進來。
雖然她也知道大家對昨晚的事全心知肚明,可她偏有些莫名的做賊心虛,怕筥兒這嘴無遮攔的丫頭取笑,一雙眼也不敢左顧右盼,眼神落到大橢圓梳妝鏡繁複精緻的纏枝合歡花兒上,仿佛想起什麼,又紅了臉。忙移開視線,去看窗。可窗欞上的隔子花兒又是並蒂蓮。一時倒像是全世界的物品都彰顯了她的心事一樣。
她強作鎮定,壓下嘴角,那份愉悅光靠閉嘴是關不住的,眉梢眼角寸寸肌膚都帶著融融的愉悅,柔和而安靜,發著淡淡的望之即明的,叫作幸福的光。
一時梳妝完畢,她又懷著這樣奇妙的心情吃了早飯。這才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安靜,太安靜了。
筐兒不在。可筥兒這丫頭的性子,無論如何也不該如此安靜才對。
她吸了一口氣,去看筥兒,卻見筥兒手上絞著一塊手絹,都要擰成麻繩了。她心裡咯噔一下,忙揮退了左右,只留下筥兒一人。
筥兒這才眼神複雜地看著她,臉上有些掙扎。
盈兒招了招手,心裡卻是鎮定的。楊陌總說她不放心,可經過昨晚,雖然他說的那些話,她不記得了,可那種安心的感覺卻存在著,不會再輕易被打破。
筥兒湊過來,半天期期艾艾地說:「出了件大事,雖說早晚也會傳到娘娘耳朵里,可是我不知道如今是跟娘娘說了好呢,還是不說的好。」
盈兒挺了挺背,將一盞清茶捧在手中,慢慢地抿了一口。心裡竟然依然鎮定。連她自己都有些奇怪,昨日楊陌到底跟她說了什麼,竟讓她這般安心起來?
「說罷!天塌下來還有殿下頂著呢!」
筥兒這才臉上露出些激動,顯然這話憋得久了,道:「林采之……說是昨兒個上吊自殺了!」
盈兒手裡的茶盅抖了一抖,潑出些茶水來,險些燙著了她的手指,她忙把茶盅放在桌上。
絕不可能。
林采之的為人,她再清楚不過。
要比心性堅韌,怕是楊陌都比不過她。前世她不但在蔣寄蘭跟前做小伏低,在她面前也向來巴結。宮裡宮外,誰不贊她一聲心胸寬闊。
就說前些日子,她寧可以奉儀這樣卑微的身份也要進宮,就可知她有多狠。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輕易自殺?
就算是下了皇后懿旨賜婚,她逃無可逃,怕她大約也寧可鬧著出家等待機會,也絕不會自尋死路。、
若不是自殺,那是誰?又怎麼動了得手?林雍跟林采之都不是紙糊的。難道只是一齣戲?
「人可救回來了?」她問。
筥兒搖搖頭,又湊近她,繪聲繪色道:「說是今兒一大早,她身邊那個丫頭秋雲起來小解,迷迷糊糊竟撞到了她的腳,晃在樑柱上,人都涼了。嚇死個人。林家一大早便報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