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安以墨沒了辦法,去問弟弟意思,安以笙兩手一攤,「阿彌陀佛,施主覺著貧僧會知道個中細節麼?」
這死和尚,這個時候開始裝四大皆空了,是誰哭著喊著要娶媳婦的,又是誰一竿子捅到皇帝老子面前,來了個賜婚?!
指望安以笙無望,安以墨只得去詢問煮雪的意思,於是三天後,納采之時,全城轟動了。
安家確派出了媒使,卻是天上人間的頭牌春泥,抱著一隻撲騰的大雁,邁過了棺材鋪子的門檻,因念離已經出閣不能再算女方的家裡人,所以便只有煮雪在,自己就出門來迎了。
兩人的對話也是很逗趣的。
「念您自個兒的恩情,把您自個兒賞給安家二少,安家大少命我來納采。」
「應了。」
婷婷笑的前仰後合,一五一十描述給念離,聽得她一臉黑線。
安以墨!
你說的那個媒使就是春泥?!你說會給煮雪硬造一個女家,就是棺材鋪子?!
第二禮,問名。
《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
女方將年庚八字返男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凶。
這個倒是便利,當天春泥就把煮雪的年庚八字帶了回來,小紅紙條一卷,金絲線綁好,安以墨接過打開,一旁候著的八卦先生正摩拳擦掌準備見招拆招,沒想到安以墨卻是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
紙條上只寫了二字:不詳。
咳咳,不愧是煮雪,言簡意賅。
第三禮,納吉。
鄭玄註:「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
此乃合過八字無異後,送歸女方,將倆人的八字都放在灶前,三日內無異即可。
而煮雪的棺材鋪子沒有啥灶前一說,便被供奉在了棺材前......
安以墨知道後,只能仰天長嘆,這個地點,選的實在是好。
第四禮,納徵。
《禮記·昏義》孔穎達疏:「納徵者,納聘財也。征,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
說白一些,就是該動真格兒的,交錢吧。
這個安家最不缺,直接八口大箱子搬過去,轎夫抬得忒起勁,畢竟是頂頭上司衣食父母,干起活來忒賣力。
可是大箱子往棺材鋪子門口一放,煮雪淡淡掃了一眼,說:「抬回去吧都——」
轎夫傻了眼,怎的,這是不要的意思?
煮雪頓了一頓,說,「留在我這兒,難不成我留給私人燒紙用麼?」
......
這話在理。
第五禮,請期。
《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徵禮。」
得,這走一遭六禮,除了第四禮不用雁、直接上錢,其它幾關都要用雁。安以墨眼珠子一抖,回頭就吩咐聯合作坊,「速木刻大雁百隻,以防時節不對,捉不到活的。」
別說,這木刻大雁銷路真是不錯,這算是安以墨操辦婚禮最大的收穫。
至於這談婚論嫁的日子,也不用雙方合意了,聖上都指好了日子,照做就是。
左等右等,讓溯源人民笑掉了滿口大牙的六禮,終於鑼鼓喧天的挨到了第六禮。
親迎。
可是當把小冊子翻開到親迎這一遭時,安以墨又一次被震懾了,花車,花轎,喜衣,寶瓶,蘋果,火盆,馬鞍,鞭炮——
這一樣樣還真是不少,還件件都貌似不能少。
少了這個吧,說是去晦氣的,安以墨一想,煮雪早先殺了那麼多人,後來逼死那麼多人,現在又天天待在棺材鋪子裡,是得去去晦氣。
少了那個吧,又說是保佑開枝散葉的,安以墨一想,二弟是個自由派,煮雪是個後現代,這倆人說不準連孩子都不生——不妥不妥,還是得蓮子大棗花生什麼的使勁地撒——
這晚洞房時,安以笙和煮雪對著一床的蓮子大棗花生木然了。
這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菜市場。
當然,在這之前,他們就已經被震懾了一次,那就是在拜堂時。
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
這幾樣早就爛熟於心,倒也不慌,本以為熱鬧了這麼久,終於挨到了最不用發愁的環節,卻引來了本次大禮最大的一次譁然——
本是應該坐在父位的安以墨並不在。
只留念離單坐另一側,臉色烏青。
安以墨!!!!!!!!
你是每逢婚禮必定缺席是麼!!!!!!!!!
正此時,安以柔上前來說:「嫂子安心,大哥留了個紙條給你,至於他的位子嘛——咳咳——」
話音未落,幾聲「嗷嗷嗷嗷——」沖了進來,大黑狗搖著尾巴登堂入室,就像經過專業訓練似的,一躍而上安以墨的位子。
......
事後,這件事還是被忠於職守的張縣令報了上去,據說皇帝陛下聽說安以笙的婚禮這一順兒的笑料,開心得不得了,還賜了四個字。
甚合朕心。
**********************************************
離進洞房還有臨門一腳,安大當家的失了蹤。
大禮上炸開了鍋,念離腦袋都大了,混亂之中打開那紙條,只見上書四個字。
天上人間。
念離顧不得滿場的混亂,心中又怒又癲,人生頭一遭放手把事交給別人去做,發展得如此不受控制——
這死和尚,這個時候開始裝四大皆空了,是誰哭著喊著要娶媳婦的,又是誰一竿子捅到皇帝老子面前,來了個賜婚?!
指望安以笙無望,安以墨只得去詢問煮雪的意思,於是三天後,納采之時,全城轟動了。
安家確派出了媒使,卻是天上人間的頭牌春泥,抱著一隻撲騰的大雁,邁過了棺材鋪子的門檻,因念離已經出閣不能再算女方的家裡人,所以便只有煮雪在,自己就出門來迎了。
兩人的對話也是很逗趣的。
「念您自個兒的恩情,把您自個兒賞給安家二少,安家大少命我來納采。」
「應了。」
婷婷笑的前仰後合,一五一十描述給念離,聽得她一臉黑線。
安以墨!
你說的那個媒使就是春泥?!你說會給煮雪硬造一個女家,就是棺材鋪子?!
第二禮,問名。
《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
女方將年庚八字返男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凶。
這個倒是便利,當天春泥就把煮雪的年庚八字帶了回來,小紅紙條一卷,金絲線綁好,安以墨接過打開,一旁候著的八卦先生正摩拳擦掌準備見招拆招,沒想到安以墨卻是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
紙條上只寫了二字:不詳。
咳咳,不愧是煮雪,言簡意賅。
第三禮,納吉。
鄭玄註:「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
此乃合過八字無異後,送歸女方,將倆人的八字都放在灶前,三日內無異即可。
而煮雪的棺材鋪子沒有啥灶前一說,便被供奉在了棺材前......
安以墨知道後,只能仰天長嘆,這個地點,選的實在是好。
第四禮,納徵。
《禮記·昏義》孔穎達疏:「納徵者,納聘財也。征,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
說白一些,就是該動真格兒的,交錢吧。
這個安家最不缺,直接八口大箱子搬過去,轎夫抬得忒起勁,畢竟是頂頭上司衣食父母,干起活來忒賣力。
可是大箱子往棺材鋪子門口一放,煮雪淡淡掃了一眼,說:「抬回去吧都——」
轎夫傻了眼,怎的,這是不要的意思?
煮雪頓了一頓,說,「留在我這兒,難不成我留給私人燒紙用麼?」
......
這話在理。
第五禮,請期。
《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徵禮。」
得,這走一遭六禮,除了第四禮不用雁、直接上錢,其它幾關都要用雁。安以墨眼珠子一抖,回頭就吩咐聯合作坊,「速木刻大雁百隻,以防時節不對,捉不到活的。」
別說,這木刻大雁銷路真是不錯,這算是安以墨操辦婚禮最大的收穫。
至於這談婚論嫁的日子,也不用雙方合意了,聖上都指好了日子,照做就是。
左等右等,讓溯源人民笑掉了滿口大牙的六禮,終於鑼鼓喧天的挨到了第六禮。
親迎。
可是當把小冊子翻開到親迎這一遭時,安以墨又一次被震懾了,花車,花轎,喜衣,寶瓶,蘋果,火盆,馬鞍,鞭炮——
這一樣樣還真是不少,還件件都貌似不能少。
少了這個吧,說是去晦氣的,安以墨一想,煮雪早先殺了那麼多人,後來逼死那麼多人,現在又天天待在棺材鋪子裡,是得去去晦氣。
少了那個吧,又說是保佑開枝散葉的,安以墨一想,二弟是個自由派,煮雪是個後現代,這倆人說不準連孩子都不生——不妥不妥,還是得蓮子大棗花生什麼的使勁地撒——
這晚洞房時,安以笙和煮雪對著一床的蓮子大棗花生木然了。
這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菜市場。
當然,在這之前,他們就已經被震懾了一次,那就是在拜堂時。
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
這幾樣早就爛熟於心,倒也不慌,本以為熱鬧了這麼久,終於挨到了最不用發愁的環節,卻引來了本次大禮最大的一次譁然——
本是應該坐在父位的安以墨並不在。
只留念離單坐另一側,臉色烏青。
安以墨!!!!!!!!
你是每逢婚禮必定缺席是麼!!!!!!!!!
正此時,安以柔上前來說:「嫂子安心,大哥留了個紙條給你,至於他的位子嘛——咳咳——」
話音未落,幾聲「嗷嗷嗷嗷——」沖了進來,大黑狗搖著尾巴登堂入室,就像經過專業訓練似的,一躍而上安以墨的位子。
......
事後,這件事還是被忠於職守的張縣令報了上去,據說皇帝陛下聽說安以笙的婚禮這一順兒的笑料,開心得不得了,還賜了四個字。
甚合朕心。
**********************************************
離進洞房還有臨門一腳,安大當家的失了蹤。
大禮上炸開了鍋,念離腦袋都大了,混亂之中打開那紙條,只見上書四個字。
天上人間。
念離顧不得滿場的混亂,心中又怒又癲,人生頭一遭放手把事交給別人去做,發展得如此不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