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何不指證老六?有的人懂,有的人半懂不懂,視線在太子、老六、老八身上轉悠,反正他們沒做過坑太子的事,做起了旁觀者臆測著後續事態的走向。

  好好的壽宴被攪和了,康熙怒氣 高漲,看了眼急於撇清干係的太子,以及站起身跪下來手足無措的老八,真真是朕的好兒子!

  「不是兒臣。」胤禩倉惶無比,跪在地上詛咒發誓,「若是兒臣所為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此前兒臣是奉皇阿瑪之命看顧太子,兒臣哪怕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敢陷害太子,壽禮兒臣從未見到過。」胤禩一副奇冤無比道,「兒臣與太子之間並無利益糾葛,沒道理在這個節骨眼做大逆不道的事。」

  幾分真幾分假康熙不在乎,視線從一眾兒子臉上划過,定格在胤祚身上。

  胤祚被盯得雞皮疙瘩起一身,看他幹什麼,又不是他做的,平靜無波的回以一記疑惑不解的目光。

  眾人將皇上的舉動看在眼裡,不是沒有人打從一開始懷疑過寧郡王,苦於無證據,找不到有效制敵的動機,太子黨的官員只能靜觀其變。

  梁九功這個時候蹲下將地上碎石、盒子撿起來,倒霉玩意見多了只會令皇上更加憤怒,極有可能殃及池魚,心底替太子捏一把冷汗。

  胤祚隨著康熙的視線轉移收回目光,端起桌上的茶飲了半盞靜靜心。

  康熙的疑心病比胤祚預期的還要嚴重,明明是太子與老四、老八之間的問題,偏偏看他幾個意思?

  簡直沒治了,胤祚頭一次感受到什麼叫伴君如伴虎的最高境界。

  也可能奪嫡之爭已近白熱化,對康熙的地位產生了威脅,是以看誰都像嫌疑犯,胤祚收起看樂子不嫌事大的懶散心態,打起十二分小心別被波及到。

  皇阿瑪沉默不語,太子心懸在半空,眼看本就不牢靠的地位岌岌可危,老八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鬼話一出口便知還有後招,不能讓對方搶了先機含血噴人。

  「老八私下窩藏術士張明德,口出狂言要殺兒臣,又給胤禩算了一命,稱其是王上加白。」太子將手裡的底牌扔出去,是不是老八陷害不重要,結局必須是他想要的。

  胤禩聞言大驚失色,渾身泛冷寒從腳下起,無他太子所言句句屬實,無從辯駁!

  場面異常緊張死一般的寂靜,都對王上加白心弦繃緊。

  談定如胤祚,心道原來擱這兒等著呢,太子好心機!側首偷瞄老大,不出來替老八申辯兩句?怎麼說也是日常形影不離的兄弟,放棄了也太過無情。

  「皇阿瑪明查,江湖術師的話豈可盡信,兒臣之所以將人留下是怕風聲傳出去,正準備私下交由刑部徹查審理。」胤禩急智上涌,將一切套上冠冕堂皇的殼子。

  康熙聽到此處眼神凌厲的掃向胤禩,別以為用『來不及』三個字就能掩蓋所有,隱瞞不報分明就是包藏禍心,實非臣非子之舉。

  王上加白,好大的口氣!康熙即刻下令徹查此事,對於太子,罷了。

  康熙捏了捏鼻樑對太子失望透頂,起身離席隨意走走,緩緩強抑的怒火。

  第139章 入獄 面對面

  皇阿瑪沒有動老八, 太子看不明關竅,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梁九功緊隨皇上而去,生怕皇上氣大傷身半路有個閃失。

  皇上離席卻未言散場, 官員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胤禛從地上站起來,回到位置上坐下悶頭喝茶, 微垂的眼帘內遮住了所有情緒。

  胤祚掃視全場, 康熙今日有點反常, 是不是已經在太子數度刺激下考慮廢太子了?

  眾人心思各異,不參合的繼續保持隔岸觀火的姿態,等宮人傳話散場。

  沒過多久, 康熙去而復返,揮退站在原地怒視老八的太子,「繼續。」不如意也得等明日再議。

  太子一黨的官員暗暗鬆了一口氣,只要皇上未當下定太子罪名就還有迴旋的餘地,不論八貝勒到底在整件事中充當何種角色,只要太子一日不倒總有清算的時候。

  加之張明德一事,八貝勒縱然此次安然無恙,皇上心中定留下揮之不去的痕跡,王上加白是個人對此逃不開極度渴望, 不信八貝勒一點沒動過歪心。

  壽宴繼續,再回不到此前的其樂融融, 場面甚是尷尬。

  太子自是不服,從地上站起身準備離開的剎那, 突然暴起。

  「小心!」距離最近的胤禔乍見太子竟然拿火銃指向皇阿瑪, 說時遲那時快,行動快過大腦整個人似離弦的箭撲上去擋槍。

  梁九功更是大喊:「來人,護駕!」

  其他貝勒、阿哥有一個算一個驚坐而起大跨步往前沖, 不能眼睜睜看著皇阿瑪中槍。

  也就眨眼之間的事,數聲槍響伴隨著悶哼胤禔不幸中槍倒地,呼氣多進氣少,梁九功傷了左臂摔倒在地。

  最最重要的人,太子冷酷的面容下如冰無溫,連開數槍瞄準的是皇阿瑪的腦袋,一切皆如所願。

  回過神的諸人驚駭無比肝膽俱裂,無頭蒼蠅一般亂了方寸。

  「太子!」胤禛不可思議的瞪大雙眼,急步走過去。

  不該是這樣的!為何會脫離掌控,胤禛面白如紙跑上前去急於查看皇阿瑪傷情,高喊著:「傳太醫!」

  太子一朝得勢,不給胤禛接近皇阿瑪的機會,用火銃指向對方,大聲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句話是對在場所有人的警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