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大面上客氣幾句,胤祚不太願意沾現在的太子,能避就避熬到康熙回京,一切不明之事會水落石出。
衛冬送太醫到毓慶宮回來,一臉猶豫的稟報:「八貝勒負責太子的安全。」有些話不必說得過於細緻。
「啊?」太子在宮裡會有不安全一說?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胤祚一臉難以置信,「軟禁?」到底做了什麼觸及康熙的底線,一下子聯想到歷史上有名的窺視謀反事件上。
如果猜測為真,進度未免太快了,胤祚替太子掬一把同情淚。
「八貝勒親口說的。」衛冬剛剛差點沒繃住,還好及時將驚訝按下去。
「不必理會,出了事自有老八負責。」倒是省了他不少心,胤祚心安理得做事。
半個月不到,康熙居然連聲招呼不打回來了!嚇得胤祚趕緊跑到宮外迎接,推測康熙應該在太子走後沒多久便啟程。
胤祚卸掉監國之職,直接回府閉門不出,察覺到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要變天了?」可惜沒能實地旁觀太子作死的過程,胤祚只憑記憶中的歷史資料遐想一下。
南山集的案子查到一半,早朝之上康熙直接交由刑部。
胤祚微訝,老四的功勞隻字未提,有點太詭異了,目光不由自主落到正主身上。
南山集在康熙眼裡就是反書,文字獄大多摳字眼,書中多以南明為年號,記錄了一則南明桂王被吳三桂所殺的事實,直接寫出南明政權分布,觸動了康熙的神經。
胤祚記得文字獄古來有之,清代最盛整個貫穿二百五十年之久,頂峰時期由順治開始,中經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歷時一百四十餘年,對漢人壓制極嚴。
這種事插不上話,胤祚再不認同也沒轍。
十三的腿真的廢了,胤祚有去看過,帶了些名貴的藥材,路上壓根沒給找大夫醫治,像個犯人一樣就被帶回來,徹底耽誤了恢復,整個人氣色頹然了無生趣。
沒問具體事件發生的過程,胤祚猜十三是被太子所牽連,或者說乾脆是替某個人頂罪。
「烏煙瘴氣!」胤祚說不出的心累,回去的路上感慨萬千。
多餘的精力得不到消磨,康熙疑心病大漲,胤祚有點後悔噶爾丹死得太快,若按歷史進程前行,三征噶爾丹之後康熙才對浮出水面的奪嫡之爭進行打壓,眼看要過五十整壽,再等個十來年才能入土,時間太久了不確定能不能撐下去。
「添把火吧。」胤祚如是想。
一直到康熙壽宴前一日,胤祚沒再關注南山集案,而是將目光聚集在首次露面的太子身上,視線相接有種說不出的情緒漫延。
壽宴獻禮時,胤祚中規中矩挑不出錯,直接泯滅在大學士諸臣獻上的『萬壽無疆』屏風之下。
原本枯燥乏味的宴席,因太子送上的壽禮驚聲一片。
太子親自捧著錦盒跪在皇阿瑪面前,「兒臣賀皇阿瑪萬壽無疆。」
梁九功上前雙手接過盒子轉身打開,置於皇上面前。
盒子裡面裝著一塊天然五彩石,上面赫然有隱約可見的金紋,紋路走向形成了壽字,然而這麼一塊難得一見的奇石卻碎裂成塊,整個壽形紋路分崩離析,原本笑容滿面的康熙瞬間冷臉。
不單單梁九功察覺異樣,臨近就坐的皇子們同樣一眼看出皇阿瑪處在火山爆發的邊緣,紛紛看向跪在地上等著誇讚的太子,陸陸續續嗅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陰謀氣息。
胤祚反倒是眾人當中最為淡定的一個,別人的戲看個樂呵便罷,火燒不到他頭上自然格外坦然。
「這……」梁九功第一時間瞅了眼太子的壽禮,驚嚇過度失手打翻,石頭連同盒子嘩啦摔在地上。
太子眼中的得意在看到碎石砸在面前的剎那,驚慌失措下意識伸手去接,確認盒子裡的東西是他所準備的,「怎麼會這樣!」大聲的質問一臉慌恐無助,視線急快的掠過四周一個個面露驚奇的眾兄弟臉上,暗暗猜測何人搞得鬼?
絲!眾皇子眼睛不瞎,從太子驚變的面容不難猜出有人做了局當眾坑了太子。
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座眾皇子看戲的居多,也就胤禛面沉如水,思慮片刻站出去替太子辯解。
「皇阿瑪息怒,太子絕非故意為之。這塊金紋壽字石是太子一年前派人去尋得,兒臣見過完整的,太子絕做不出大逆不道之事。」胤禛說的都是實話絲毫不摻假。
有那麼一股子歷史上斃鷹事件內味了,活物與死物沒什麼區別,重點在於東西碎了,在康熙眼裡等同於詛咒般的存在,太子原本想要挽回的父子之情,怕是要像那塊寓意壽比南山的石頭一樣碎成渣。
無論這局是誰做的,太子討不了好,胤祚留意到百官面上數度變幻的神情,差不多在盤算退路。
太子面臨被廢掉的風險,朝臣沒有一個跳出來替太子說話,不難理解,之前南巡期間已經有過一次,有些事可一不可二,心裡鑼鼓喧天都在等皇上表態,才好拿捏分寸看要不要救上一救。
處在烈火烹油中的太子怒不可遏,雙眼通紅腦子飛快轉動,到底何人膽敢致他於死地!
所有兄弟的面容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鎖定在老八身上,只因被看管時身邊只有老八,清楚的知道他準備的壽禮是何物。
其他兄弟本事再大手伸得再長夠不到毓慶宮,太子未全然失去理智,當面指出:「是胤禩,只有他能接觸到兒臣,請皇阿瑪作主徹查此事,還兒臣一個清白。」
衛冬送太醫到毓慶宮回來,一臉猶豫的稟報:「八貝勒負責太子的安全。」有些話不必說得過於細緻。
「啊?」太子在宮裡會有不安全一說?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胤祚一臉難以置信,「軟禁?」到底做了什麼觸及康熙的底線,一下子聯想到歷史上有名的窺視謀反事件上。
如果猜測為真,進度未免太快了,胤祚替太子掬一把同情淚。
「八貝勒親口說的。」衛冬剛剛差點沒繃住,還好及時將驚訝按下去。
「不必理會,出了事自有老八負責。」倒是省了他不少心,胤祚心安理得做事。
半個月不到,康熙居然連聲招呼不打回來了!嚇得胤祚趕緊跑到宮外迎接,推測康熙應該在太子走後沒多久便啟程。
胤祚卸掉監國之職,直接回府閉門不出,察覺到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要變天了?」可惜沒能實地旁觀太子作死的過程,胤祚只憑記憶中的歷史資料遐想一下。
南山集的案子查到一半,早朝之上康熙直接交由刑部。
胤祚微訝,老四的功勞隻字未提,有點太詭異了,目光不由自主落到正主身上。
南山集在康熙眼裡就是反書,文字獄大多摳字眼,書中多以南明為年號,記錄了一則南明桂王被吳三桂所殺的事實,直接寫出南明政權分布,觸動了康熙的神經。
胤祚記得文字獄古來有之,清代最盛整個貫穿二百五十年之久,頂峰時期由順治開始,中經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歷時一百四十餘年,對漢人壓制極嚴。
這種事插不上話,胤祚再不認同也沒轍。
十三的腿真的廢了,胤祚有去看過,帶了些名貴的藥材,路上壓根沒給找大夫醫治,像個犯人一樣就被帶回來,徹底耽誤了恢復,整個人氣色頹然了無生趣。
沒問具體事件發生的過程,胤祚猜十三是被太子所牽連,或者說乾脆是替某個人頂罪。
「烏煙瘴氣!」胤祚說不出的心累,回去的路上感慨萬千。
多餘的精力得不到消磨,康熙疑心病大漲,胤祚有點後悔噶爾丹死得太快,若按歷史進程前行,三征噶爾丹之後康熙才對浮出水面的奪嫡之爭進行打壓,眼看要過五十整壽,再等個十來年才能入土,時間太久了不確定能不能撐下去。
「添把火吧。」胤祚如是想。
一直到康熙壽宴前一日,胤祚沒再關注南山集案,而是將目光聚集在首次露面的太子身上,視線相接有種說不出的情緒漫延。
壽宴獻禮時,胤祚中規中矩挑不出錯,直接泯滅在大學士諸臣獻上的『萬壽無疆』屏風之下。
原本枯燥乏味的宴席,因太子送上的壽禮驚聲一片。
太子親自捧著錦盒跪在皇阿瑪面前,「兒臣賀皇阿瑪萬壽無疆。」
梁九功上前雙手接過盒子轉身打開,置於皇上面前。
盒子裡面裝著一塊天然五彩石,上面赫然有隱約可見的金紋,紋路走向形成了壽字,然而這麼一塊難得一見的奇石卻碎裂成塊,整個壽形紋路分崩離析,原本笑容滿面的康熙瞬間冷臉。
不單單梁九功察覺異樣,臨近就坐的皇子們同樣一眼看出皇阿瑪處在火山爆發的邊緣,紛紛看向跪在地上等著誇讚的太子,陸陸續續嗅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陰謀氣息。
胤祚反倒是眾人當中最為淡定的一個,別人的戲看個樂呵便罷,火燒不到他頭上自然格外坦然。
「這……」梁九功第一時間瞅了眼太子的壽禮,驚嚇過度失手打翻,石頭連同盒子嘩啦摔在地上。
太子眼中的得意在看到碎石砸在面前的剎那,驚慌失措下意識伸手去接,確認盒子裡的東西是他所準備的,「怎麼會這樣!」大聲的質問一臉慌恐無助,視線急快的掠過四周一個個面露驚奇的眾兄弟臉上,暗暗猜測何人搞得鬼?
絲!眾皇子眼睛不瞎,從太子驚變的面容不難猜出有人做了局當眾坑了太子。
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座眾皇子看戲的居多,也就胤禛面沉如水,思慮片刻站出去替太子辯解。
「皇阿瑪息怒,太子絕非故意為之。這塊金紋壽字石是太子一年前派人去尋得,兒臣見過完整的,太子絕做不出大逆不道之事。」胤禛說的都是實話絲毫不摻假。
有那麼一股子歷史上斃鷹事件內味了,活物與死物沒什麼區別,重點在於東西碎了,在康熙眼裡等同於詛咒般的存在,太子原本想要挽回的父子之情,怕是要像那塊寓意壽比南山的石頭一樣碎成渣。
無論這局是誰做的,太子討不了好,胤祚留意到百官面上數度變幻的神情,差不多在盤算退路。
太子面臨被廢掉的風險,朝臣沒有一個跳出來替太子說話,不難理解,之前南巡期間已經有過一次,有些事可一不可二,心裡鑼鼓喧天都在等皇上表態,才好拿捏分寸看要不要救上一救。
處在烈火烹油中的太子怒不可遏,雙眼通紅腦子飛快轉動,到底何人膽敢致他於死地!
所有兄弟的面容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鎖定在老八身上,只因被看管時身邊只有老八,清楚的知道他準備的壽禮是何物。
其他兄弟本事再大手伸得再長夠不到毓慶宮,太子未全然失去理智,當面指出:「是胤禩,只有他能接觸到兒臣,請皇阿瑪作主徹查此事,還兒臣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