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頁
岑杙點了點頭,「難怪。」夫妻一旦離心,什麼樣的隔閡都有可能產生。
李靖梣忽然諷刺道:「而且我了解那邪魔的心思。如果他回頭翻看當時的起居注,很容易會發現只有自己的記錄。加上黛鯨又碰巧晚生,月份對得上,被他誤會是自己的孩子,也就理所當然了。」
岑杙對她這個解釋稍微持了點保留意見,但又不敢說出來。
「可惜邪魔終究是邪魔,他不知道『棹歌』是父皇和母后留給黛鯨的小字,竟然在黛鯨兩歲的時候,把『棹』字賜給了敦王。所以,自那以後母后就徹底識破了他。」
岑杙一愣,猛然想到,敦王的名字就叫李靖棹。敦王是在先皇后去世前半年出生的,也許他的出生正是壓垮先皇后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靖梣的心情是混合著憤慨和鄙夷的:「我在一次宴會上聽文貴妃說過,敦王的名字是裴妃分娩前,無意間在父皇案上看到了這個未寫完的棹字,覺得好,就問父皇要的。我想這邪魔自己也未必明白為什麼會寫這個棹字,所以輕而易舉地賞賜給了那個女人。自此以後,母后在所有場合再也沒有提過棹歌。那邪魔,不配擁有母后的美好回憶,更不配擁有黛鯨!黛鯨是父皇和母后的愛情結晶,她是那樣鮮活、燦爛、光明,和那陰暗的邪魔有天淵之別。」
她的唇際飄出一抹淡漠的冷意和涼薄,旬又轉為平靜,「只是他的那些子嗣倒也無辜,無端被注入了不該有的野心,如果是上天非要借黛鯨之手清理門戶,也算是他的報應。我是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同情和負疚的。」
岑杙曉得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巴不得那些人眼不見為淨,這些年又從未放棄過尋找他們。權利的爭奪固然有不近人情的一面,但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意骨肉相殘。當然,利慾薰心的人除外。
「當年母后為了保護我們兄妹三個,不得不與那邪魔委屈周旋。我還記得,母后臨終前,讓我和哥哥拉著黛鯨的手,對天盟誓說:『玉鯤、緋鯉、黛鯨要永遠在一起』,當時那邪魔就站在我們身後陰森森地注視著我們。我只要一想到當時的情景,就覺得毛骨悚然。
母后為了保護我們,傾盡了她所有能傾盡的氣力,她知道,如果邪魔一直占據父皇的身體,我們兄妹三個早晚會成為他的腹中食。唯有被他誤會成自己血脈的黛鯨才有可能救我們。所以母后的話是說給我們聽的,也是說給那邪魔聽的。她希望邪魔能念在我們和黛鯨的兄妹之情,能夠寬宥我們。
她讓舅母家死守著這個秘密,不許向任何人透露,甚至連我們兄妹也不可以。一直到我追問之下,舅母才向我交代出這件事的來龍始末。舅母說雖然不明白母后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聽到母后說,若此事泄露,我們兄妹三個可能一個也活不成,便配合母后把漁陽縣所有知情者全部封了口。」
「我承認,在得知黛鯨不是父皇血脈時,我心裡恨死了他們。我恨不得將他們每一個人挫骨揚灰,給我父兄,母后報仇!我恨不得提劍衝上殿去,一劍刺穿那老賊的脖頸!但是黛鯨何辜?即便我把她送去了最不想去的西南聯姻,她也一廂情願地認為,我是愛她的,我這麼做一定有我的苦衷……」
在她說出自己殘忍卑鄙自私等語之前,岑杙先一步道:「過來。」沒有得到回應,她便離開自己的藤椅,擠進了李靖梣那張藤椅所余不多的縫隙里,憑藉自身的纖細愣是給自己爭到了一席之地。
「……」
藤椅雖然很大,但兩個人並坐,多少有些擁擠。加上李靖梣被驟然打斷,顯然有些不高興,「你做什麼?」
岑杙根本沒打算和她並坐,等撤去李靖梣身上的畫軸障礙後,便毫不遲疑地覆了上來,蠻不講理道:「不許說自己不好。」
李靖梣扭頭避開那近在咫尺的容顏:「我本來就不好。」
「但你在我心裡就是最好的,在黛鯨心裡也是,在清濁心裡也是,在臣民心裡更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犯下錯誤,在我看來,你們姐妹兩個,都是方法用過了頭,其實心裡一直都很在乎對方。鬧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地步,雙方都有責任,都該各打五十大板。我現在特想看看李靖樨醒來的表情,鬧了這麼大烏龍,你說尷不尷尬吧!啊?尷不尷尬?我都想替你們的父皇母后教訓你們。」
「……」
李靖梣扭回臉來,看她一臉燦笑,特別來氣,「你下去。」
「不下,」反而抱得更緊了,撐起臉來,和她平視,目中有深情的東西在流動,篤定地說:「相信我,如果你們的母后在天有靈,一定會希望她的緋鯉和黛鯨能夠和好,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倚靠,就像當初承諾過的那樣,永永遠遠地在一起。」
李靖梣定定地瞅著她,那些原本想掩藏的東西,此刻全都崩斷,情緒一個不剩,全都涌了出來,埋進岑杙懷裡痛哭不止,「這些年我都幹了什麼?為了一個邪魔,我傷害了自己唯一的妹妹!」
李靖梣忽然諷刺道:「而且我了解那邪魔的心思。如果他回頭翻看當時的起居注,很容易會發現只有自己的記錄。加上黛鯨又碰巧晚生,月份對得上,被他誤會是自己的孩子,也就理所當然了。」
岑杙對她這個解釋稍微持了點保留意見,但又不敢說出來。
「可惜邪魔終究是邪魔,他不知道『棹歌』是父皇和母后留給黛鯨的小字,竟然在黛鯨兩歲的時候,把『棹』字賜給了敦王。所以,自那以後母后就徹底識破了他。」
岑杙一愣,猛然想到,敦王的名字就叫李靖棹。敦王是在先皇后去世前半年出生的,也許他的出生正是壓垮先皇后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靖梣的心情是混合著憤慨和鄙夷的:「我在一次宴會上聽文貴妃說過,敦王的名字是裴妃分娩前,無意間在父皇案上看到了這個未寫完的棹字,覺得好,就問父皇要的。我想這邪魔自己也未必明白為什麼會寫這個棹字,所以輕而易舉地賞賜給了那個女人。自此以後,母后在所有場合再也沒有提過棹歌。那邪魔,不配擁有母后的美好回憶,更不配擁有黛鯨!黛鯨是父皇和母后的愛情結晶,她是那樣鮮活、燦爛、光明,和那陰暗的邪魔有天淵之別。」
她的唇際飄出一抹淡漠的冷意和涼薄,旬又轉為平靜,「只是他的那些子嗣倒也無辜,無端被注入了不該有的野心,如果是上天非要借黛鯨之手清理門戶,也算是他的報應。我是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同情和負疚的。」
岑杙曉得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巴不得那些人眼不見為淨,這些年又從未放棄過尋找他們。權利的爭奪固然有不近人情的一面,但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意骨肉相殘。當然,利慾薰心的人除外。
「當年母后為了保護我們兄妹三個,不得不與那邪魔委屈周旋。我還記得,母后臨終前,讓我和哥哥拉著黛鯨的手,對天盟誓說:『玉鯤、緋鯉、黛鯨要永遠在一起』,當時那邪魔就站在我們身後陰森森地注視著我們。我只要一想到當時的情景,就覺得毛骨悚然。
母后為了保護我們,傾盡了她所有能傾盡的氣力,她知道,如果邪魔一直占據父皇的身體,我們兄妹三個早晚會成為他的腹中食。唯有被他誤會成自己血脈的黛鯨才有可能救我們。所以母后的話是說給我們聽的,也是說給那邪魔聽的。她希望邪魔能念在我們和黛鯨的兄妹之情,能夠寬宥我們。
她讓舅母家死守著這個秘密,不許向任何人透露,甚至連我們兄妹也不可以。一直到我追問之下,舅母才向我交代出這件事的來龍始末。舅母說雖然不明白母后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聽到母后說,若此事泄露,我們兄妹三個可能一個也活不成,便配合母后把漁陽縣所有知情者全部封了口。」
「我承認,在得知黛鯨不是父皇血脈時,我心裡恨死了他們。我恨不得將他們每一個人挫骨揚灰,給我父兄,母后報仇!我恨不得提劍衝上殿去,一劍刺穿那老賊的脖頸!但是黛鯨何辜?即便我把她送去了最不想去的西南聯姻,她也一廂情願地認為,我是愛她的,我這麼做一定有我的苦衷……」
在她說出自己殘忍卑鄙自私等語之前,岑杙先一步道:「過來。」沒有得到回應,她便離開自己的藤椅,擠進了李靖梣那張藤椅所余不多的縫隙里,憑藉自身的纖細愣是給自己爭到了一席之地。
「……」
藤椅雖然很大,但兩個人並坐,多少有些擁擠。加上李靖梣被驟然打斷,顯然有些不高興,「你做什麼?」
岑杙根本沒打算和她並坐,等撤去李靖梣身上的畫軸障礙後,便毫不遲疑地覆了上來,蠻不講理道:「不許說自己不好。」
李靖梣扭頭避開那近在咫尺的容顏:「我本來就不好。」
「但你在我心裡就是最好的,在黛鯨心裡也是,在清濁心裡也是,在臣民心裡更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犯下錯誤,在我看來,你們姐妹兩個,都是方法用過了頭,其實心裡一直都很在乎對方。鬧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地步,雙方都有責任,都該各打五十大板。我現在特想看看李靖樨醒來的表情,鬧了這麼大烏龍,你說尷不尷尬吧!啊?尷不尷尬?我都想替你們的父皇母后教訓你們。」
「……」
李靖梣扭回臉來,看她一臉燦笑,特別來氣,「你下去。」
「不下,」反而抱得更緊了,撐起臉來,和她平視,目中有深情的東西在流動,篤定地說:「相信我,如果你們的母后在天有靈,一定會希望她的緋鯉和黛鯨能夠和好,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倚靠,就像當初承諾過的那樣,永永遠遠地在一起。」
李靖梣定定地瞅著她,那些原本想掩藏的東西,此刻全都崩斷,情緒一個不剩,全都涌了出來,埋進岑杙懷裡痛哭不止,「這些年我都幹了什麼?為了一個邪魔,我傷害了自己唯一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