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頁
這傳言在街巷裡頗為盛行,人人津津樂道,甚而有新的話文已傳到了說書先生手裡。茶客、小廝兒們愛在閒時對那場烈焰里的武盟大會東聊西扯,胡亂猜測,於是一個個故事在人們口裡愈加添油加醋,武盟主之神力被吹得天花亂墜。
比起往日裡玉白刀客與黑衣羅剎兩人在天山崖上廝殺的老生常談,還是這事兒更新近,更教人心生神往些。
這些故事近來也傳到了嘉定,可嘉定人卻對寬巷裡的富戶更有興致。傳聞那在四合頭大院裡住著的富主子在外頭遊蕩一年,總算回來了,還率著大批人馬,常有著青布袍衫的仆侍在綠油門中進進出出。就連嘉定人常在府門外的白牆邊溜達,踮著腳尖想偷瞧裡頭究竟住著個何等安貴尊榮的闊少爺。
這一日,只聽得府門外鑾鈴輕響,一架轎車停在門前,幃布輕晃,從裡頭鑽出一個著儒生長衫的魁梧人影來。
武無功蹙著眉頭,把著門鈸叩了叩門。他身後還立著幾個武盟侍衛,肩扛數隻大木箱。
不一會兒,有人前來應門。門縫開了一條小隙,露出應門人的半張臉。武無功見了那臉孔,眉頭忽地一跳,顫聲道:「你…你是……」
「…金烏?」
綠油門咿呀一聲敞開了,一個著青布衫子的仆侍正冷冷淡淡地望著他。奇的是那仆侍面龐、眉眼似是與金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般,只是身裁寬大些,帶著股掩不住的騰騰殺氣。
「我不是他。」那人說,「我是金十二。」
府門前的眾人懵了頭,這時只聽他又補上了一句。
「候天樓的金十二。」
府中遊廊上,一夥兒候天樓刺客正貓著身子,手裡攥著藥杵,正吭哧吭哧地往研缽里猛搗。他們解了往日裡穿著的黑綢戎衣,換上了一身下人著的青布衫子。
一個刺客抬頭,抹了把額上的汗,「還有多少草藥要搗?」
另一人喪氣地癟嘴:「土五十方才拿來一大把,他說,還有幾人去了藥鋪子裡,晚些回來。」
「嗐,我聽說武盟盟主方才光臨過,帶了幾大箱奇花異草過來,說是養傷滋補使的藥材。」又有一人道,「咱們的手得斷了。」
有人在他們身後使勁兒地敲起了皮鼓,用鼓鈸打他們的腦袋:「別停!不許偷懶!」
眾刺客忿忿地捂住頭,往身後怒目而視,那裡站著個頭上戴著圓臉紙面的小子,身披天青的潞綢衫子,一副對人頤指氣使的模樣。
「嘁,一個在火部做過生間的小子,怎麼輪得到他來指揮咱們?」刺客們怨聲載道,背著他嘰嘰咕咕地議論。
「這小子臉皮壞了,成日戴個紙面,不敢見人。聽說人生得丑,心裡也愛作怪。咱們不都是在這府里受僱,拿錢辦事的麼?也不知他和哪位皇親國戚沾親帶故,哪來的這麼大臉面,敢在咱們面前撒野…」
玉乙未冷笑,用鼓鈸敲著肩,「我都聽見了。我告訴你們,我是天山門玉白刀客的好兄弟,玉白刀客又是這府里主子的老相好。約莫這麼一算,我就是這兒的少東家。」
刺客們連聲叫屈,罵他說的是歪理,可也不敢真鬧。畢竟在武盟大會上的那場鏖戰之後,候天樓主左不正身死,候天樓刺客也如喪家之犬般沒了去處。
只有這府邸能暫且收容著刺客們,他們便在這兒假作著下人,領份工錢,湊合著過日。有些作惡甚多的刺客被武盟拿住了,扭送進了官府里。許多人溜回鄉下種地,有的繼續混入醉春園裡做皮肉生意。左不正收留他們時,他們是一群野犬,如今不過是重頭再來。
此起彼伏的哀聲似是驚動了廂房裡的人,槅扇吱呀一響,一個姑娘探出頭來。
「乙未師兄?」那姑娘目如晨星,唇紅齒白,笑起來時清麗如帶露杞菊。玉乙未見了那姑娘,趕忙蹦了起來,結巴道:「吵…吵著你了麼,丙子師妹?」
玉丙子笑了一笑,「不打緊,今日的藥已按方子抓好了。只是過幾日我需回鄉一趟,藥得先備下幾日的份。」
自武盟大會的鏖戰之後,她便留在府里做個醫師。大會上負傷的弟子多,玉丙子這些日子都未能休歇,兩眼乏困,卻仍強撐著搗藥。玉乙未看不過去,便指使府中這伙吃閒飯的刺客們幫她些忙。
「回…回鄉?」玉乙未愣愣地問。
「是呀,我的故鄉。就是那個叫『萬醫谷』的地方,師兄不是早聽說過了麼?」玉丙子掩著口,吃吃地發笑,「我好多年未回去啦,待將這邊的事兒做畢,得去看看我的爹娘和姊姊們。乙未師兄呢?還會留在這兒麼,還是回天山?」
她想了想,又道:「天山門如今有甲辰師兄在,他領著餘下的弟子去休整。聽說,重傷已久的南赤長老和玉斜師姐也快出關了,雖說沒了玉白刀,但憑著天山劍陣,天山門一定還能存留。」
只要有人,天山門就不會亡。
玉乙未張口結舌:「我……」
「我也想…回一趟河東的胥家,我爹還在那裡。」他垂下頭,晃著腳尖,「我不回天山門了,臉被糟踐成這樣,沒臉再見同門。雖說這樣…并州約莫也是待不下去的了,我回去只會被街坊說閒話……」
刺客們見他倆湊近說話,嘴裡紛紛發出噓聲,一個個抱著研缽跳出遊廊走了。玉乙未大窘,紙面後殘缺的麵皮也略有些發紅,這時卻突地聽得玉丙子道:
比起往日裡玉白刀客與黑衣羅剎兩人在天山崖上廝殺的老生常談,還是這事兒更新近,更教人心生神往些。
這些故事近來也傳到了嘉定,可嘉定人卻對寬巷裡的富戶更有興致。傳聞那在四合頭大院裡住著的富主子在外頭遊蕩一年,總算回來了,還率著大批人馬,常有著青布袍衫的仆侍在綠油門中進進出出。就連嘉定人常在府門外的白牆邊溜達,踮著腳尖想偷瞧裡頭究竟住著個何等安貴尊榮的闊少爺。
這一日,只聽得府門外鑾鈴輕響,一架轎車停在門前,幃布輕晃,從裡頭鑽出一個著儒生長衫的魁梧人影來。
武無功蹙著眉頭,把著門鈸叩了叩門。他身後還立著幾個武盟侍衛,肩扛數隻大木箱。
不一會兒,有人前來應門。門縫開了一條小隙,露出應門人的半張臉。武無功見了那臉孔,眉頭忽地一跳,顫聲道:「你…你是……」
「…金烏?」
綠油門咿呀一聲敞開了,一個著青布衫子的仆侍正冷冷淡淡地望著他。奇的是那仆侍面龐、眉眼似是與金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般,只是身裁寬大些,帶著股掩不住的騰騰殺氣。
「我不是他。」那人說,「我是金十二。」
府門前的眾人懵了頭,這時只聽他又補上了一句。
「候天樓的金十二。」
府中遊廊上,一夥兒候天樓刺客正貓著身子,手裡攥著藥杵,正吭哧吭哧地往研缽里猛搗。他們解了往日裡穿著的黑綢戎衣,換上了一身下人著的青布衫子。
一個刺客抬頭,抹了把額上的汗,「還有多少草藥要搗?」
另一人喪氣地癟嘴:「土五十方才拿來一大把,他說,還有幾人去了藥鋪子裡,晚些回來。」
「嗐,我聽說武盟盟主方才光臨過,帶了幾大箱奇花異草過來,說是養傷滋補使的藥材。」又有一人道,「咱們的手得斷了。」
有人在他們身後使勁兒地敲起了皮鼓,用鼓鈸打他們的腦袋:「別停!不許偷懶!」
眾刺客忿忿地捂住頭,往身後怒目而視,那裡站著個頭上戴著圓臉紙面的小子,身披天青的潞綢衫子,一副對人頤指氣使的模樣。
「嘁,一個在火部做過生間的小子,怎麼輪得到他來指揮咱們?」刺客們怨聲載道,背著他嘰嘰咕咕地議論。
「這小子臉皮壞了,成日戴個紙面,不敢見人。聽說人生得丑,心裡也愛作怪。咱們不都是在這府里受僱,拿錢辦事的麼?也不知他和哪位皇親國戚沾親帶故,哪來的這麼大臉面,敢在咱們面前撒野…」
玉乙未冷笑,用鼓鈸敲著肩,「我都聽見了。我告訴你們,我是天山門玉白刀客的好兄弟,玉白刀客又是這府里主子的老相好。約莫這麼一算,我就是這兒的少東家。」
刺客們連聲叫屈,罵他說的是歪理,可也不敢真鬧。畢竟在武盟大會上的那場鏖戰之後,候天樓主左不正身死,候天樓刺客也如喪家之犬般沒了去處。
只有這府邸能暫且收容著刺客們,他們便在這兒假作著下人,領份工錢,湊合著過日。有些作惡甚多的刺客被武盟拿住了,扭送進了官府里。許多人溜回鄉下種地,有的繼續混入醉春園裡做皮肉生意。左不正收留他們時,他們是一群野犬,如今不過是重頭再來。
此起彼伏的哀聲似是驚動了廂房裡的人,槅扇吱呀一響,一個姑娘探出頭來。
「乙未師兄?」那姑娘目如晨星,唇紅齒白,笑起來時清麗如帶露杞菊。玉乙未見了那姑娘,趕忙蹦了起來,結巴道:「吵…吵著你了麼,丙子師妹?」
玉丙子笑了一笑,「不打緊,今日的藥已按方子抓好了。只是過幾日我需回鄉一趟,藥得先備下幾日的份。」
自武盟大會的鏖戰之後,她便留在府里做個醫師。大會上負傷的弟子多,玉丙子這些日子都未能休歇,兩眼乏困,卻仍強撐著搗藥。玉乙未看不過去,便指使府中這伙吃閒飯的刺客們幫她些忙。
「回…回鄉?」玉乙未愣愣地問。
「是呀,我的故鄉。就是那個叫『萬醫谷』的地方,師兄不是早聽說過了麼?」玉丙子掩著口,吃吃地發笑,「我好多年未回去啦,待將這邊的事兒做畢,得去看看我的爹娘和姊姊們。乙未師兄呢?還會留在這兒麼,還是回天山?」
她想了想,又道:「天山門如今有甲辰師兄在,他領著餘下的弟子去休整。聽說,重傷已久的南赤長老和玉斜師姐也快出關了,雖說沒了玉白刀,但憑著天山劍陣,天山門一定還能存留。」
只要有人,天山門就不會亡。
玉乙未張口結舌:「我……」
「我也想…回一趟河東的胥家,我爹還在那裡。」他垂下頭,晃著腳尖,「我不回天山門了,臉被糟踐成這樣,沒臉再見同門。雖說這樣…并州約莫也是待不下去的了,我回去只會被街坊說閒話……」
刺客們見他倆湊近說話,嘴裡紛紛發出噓聲,一個個抱著研缽跳出遊廊走了。玉乙未大窘,紙面後殘缺的麵皮也略有些發紅,這時卻突地聽得玉丙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