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皇后給了寶釵一塊牌子,讓寶釵隨時都可以入宮,不用次次都稟報。
寶釵有時陪著皇后說話,有時陪著皇太后聽聽曲子,聽聽說書,有時也帶著安姐兒去宮中。
皇后和皇太后都喜歡她,恨不得她住在宮中。
交好皇后,是寶釵走的第一步。但是接下來要怎麼走,她卻有些茫然。
皇后是世界上最尊貴的女子,母儀天下。可是接觸的時間長了,寶釵才知道,皇后表面的光鮮之下,也有很多的不得已。
皇后,最常見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一個「賢」字。
所謂「賢」,就是要不爭不妒,還要勸皇上雨露均沾,為皇家開枝散葉。
每次嬪妃侍寢之後,皇后皆要過目彤史,還要蓋上鳳印。
而且,皇家的事情,沒有私事,皆是國事。
按例,宮中每三年進行一次選秀,這些秀女,大半都充到了皇宮之中,成為皇上的妃嬪。
皇上的嬪妃,和普通人家的妾,還是有些不同的。對於普通人家,妻是主,妾是仆,主僕分明。而皇家,雖然皇后能穩穩壓著妃嬪,但是這些妃嬪基本上都是官家女子,而後宮和前朝息息相關,並不是簡單的妻妾之爭。有時,皇后也不得不受些委屈。
而且,皇后嫁入宮中,除了偶爾跟著皇上去避暑,基本上一生都無法出宮。如果皇上下旨讓皇后回娘家省親,那就是天大的恩德。
寶釵看著皇后,她雖然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但是在寶釵看來,不過是一個被關在金子做成的籠子中的雁,一生都不能掙脫。甚至還不如普通人家的妻室,過得自在。
皇后如是,宮中的妃嬪,也如是。
她們說是尊貴,可是,這尊貴,又體現在了什麼地方?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其實皇宮中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寶釵在誠郡王府,甚至薛家,所用的東西,雖然比不上貢品,但是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妃嬪們成為皇上的妾,到死不能出宮。所謂的貴人,不過是宮外人眼中的貴人,她們不能出宮,和她們又有什麼關係?在宮中,不過是妾。
說到底,她們也不過是犧牲品。她們掙得的尊榮,更多的,分給了她們的父兄。
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也要在皇宮中相互傾軋,互相掙扎。寶釵看了,只覺得可憐。
這世間的女子,相比男子,又有哪個不可憐?
這個世道,到底該如何改?
寶釵一時間無所適從。
這時,薛蟠回來了。
歷時兩年,薛蟠和賈璉帶領大慶朝的船隊,帶著很多來大慶朝朝貢的外邦之人,從海外回來了。
第116章 薛蟠歸來
薛蟠和賈璉的船隊在大慶朝福州登岸, 當地官員快馬加急將此事奏報皇上。
薛蟠知道皇上的心思,這次船隊出行,除了展示大慶朝的實力, 揚大慶的國威,探看周圍國家的情況, 震懾周邊的國家等政治考量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 就是建立海上商路, 用海上貿易的所得,來養大慶的水師。
因此,這次船隊回來的不止有大慶的船隊, 後面還跟著薛蟠到達諸國的使團,還有各國的商貿團隊。
薛蟠到了外邦諸國,和賈璉出使辦理國事,而章發、薛蝌就去做生意了。他們將大慶朝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販賣到諸國, 從當地收購香料,胡椒和寶石等等, 章發還特意和當地的商會打交道,邀請他們一起隨自己的船隊出發。
柳湘蓮在外邦住過幾年, 比較了解外邦的事情,他性子豪爽,之前在外面也有幾個朋友,讓他的朋友幫忙收購當地的一些種子,各種作物的種植方法等等。
薛蟠回到大慶後,將奏摺發給皇帝, 將自己所帶的使團的情況介紹清楚,然後和賈璉一起帶著使團往京都而去。他們帶來的貨物,其中一半帶著一起帶往京都,將章發留在江南這邊,將剩餘的一半貨物出手。
皇上收到薛蟠的奏摺,心中激動,兩年了,薛蟠終於回來了。
皇上看薛蟠奏摺上寫了,這次回來,還帶了很多國家的使團。其中有和大慶有往來的,比如暹羅國、茜香國、真真國和波斯國。還有一些。從未和大慶有過邦交的國家,如爪哇、蘇門答臘、榜葛剌和木骨都束等國。據薛蟠所說,此次出使,他們一共拜訪了二十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大多派了使臣跟著來了大慶。
皇上將手重重的擊在御案上,口中大喝道:「好,朕果然沒有看錯薛卿。」
皇上將薛蟠的奏摺拿到大朝上討論,商討迎接使臣的事情。朝廷也為使臣的到來,而運作起來。
等薛蟠帶人到達京都附近,皇上為表重視,派遣大皇子、誠郡王、鴻臚寺卿一起,出京都三十里,迎接薛蟠和使團歸來。
薛蟠到了京都後,讓宣撫使副使將外邦使團交接給鴻臚寺,安排他們在典客署住下。而他和賈璉一起跟著大皇子,直接進宮覲見皇上。
皇上在御書房接見薛蟠。
薛蟠跪下拜見皇上,皇上親自上前,將薛蟠扶了叫起。
皇上看著薛蟠,兩年前,薛蟠還是一個玉面郎君,如今他臉上黑了很多,不像是一個文官,更像是一個武將,將之前的一絲書生氣也脫去了,更顯沉穩。
皇上用手重重的拍在薛蟠的肩上,大聲贊道:「薛卿,好樣的,歡迎回來!」
寶釵有時陪著皇后說話,有時陪著皇太后聽聽曲子,聽聽說書,有時也帶著安姐兒去宮中。
皇后和皇太后都喜歡她,恨不得她住在宮中。
交好皇后,是寶釵走的第一步。但是接下來要怎麼走,她卻有些茫然。
皇后是世界上最尊貴的女子,母儀天下。可是接觸的時間長了,寶釵才知道,皇后表面的光鮮之下,也有很多的不得已。
皇后,最常見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一個「賢」字。
所謂「賢」,就是要不爭不妒,還要勸皇上雨露均沾,為皇家開枝散葉。
每次嬪妃侍寢之後,皇后皆要過目彤史,還要蓋上鳳印。
而且,皇家的事情,沒有私事,皆是國事。
按例,宮中每三年進行一次選秀,這些秀女,大半都充到了皇宮之中,成為皇上的妃嬪。
皇上的嬪妃,和普通人家的妾,還是有些不同的。對於普通人家,妻是主,妾是仆,主僕分明。而皇家,雖然皇后能穩穩壓著妃嬪,但是這些妃嬪基本上都是官家女子,而後宮和前朝息息相關,並不是簡單的妻妾之爭。有時,皇后也不得不受些委屈。
而且,皇后嫁入宮中,除了偶爾跟著皇上去避暑,基本上一生都無法出宮。如果皇上下旨讓皇后回娘家省親,那就是天大的恩德。
寶釵看著皇后,她雖然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但是在寶釵看來,不過是一個被關在金子做成的籠子中的雁,一生都不能掙脫。甚至還不如普通人家的妻室,過得自在。
皇后如是,宮中的妃嬪,也如是。
她們說是尊貴,可是,這尊貴,又體現在了什麼地方?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其實皇宮中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寶釵在誠郡王府,甚至薛家,所用的東西,雖然比不上貢品,但是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妃嬪們成為皇上的妾,到死不能出宮。所謂的貴人,不過是宮外人眼中的貴人,她們不能出宮,和她們又有什麼關係?在宮中,不過是妾。
說到底,她們也不過是犧牲品。她們掙得的尊榮,更多的,分給了她們的父兄。
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也要在皇宮中相互傾軋,互相掙扎。寶釵看了,只覺得可憐。
這世間的女子,相比男子,又有哪個不可憐?
這個世道,到底該如何改?
寶釵一時間無所適從。
這時,薛蟠回來了。
歷時兩年,薛蟠和賈璉帶領大慶朝的船隊,帶著很多來大慶朝朝貢的外邦之人,從海外回來了。
第116章 薛蟠歸來
薛蟠和賈璉的船隊在大慶朝福州登岸, 當地官員快馬加急將此事奏報皇上。
薛蟠知道皇上的心思,這次船隊出行,除了展示大慶朝的實力, 揚大慶的國威,探看周圍國家的情況, 震懾周邊的國家等政治考量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 就是建立海上商路, 用海上貿易的所得,來養大慶的水師。
因此,這次船隊回來的不止有大慶的船隊, 後面還跟著薛蟠到達諸國的使團,還有各國的商貿團隊。
薛蟠到了外邦諸國,和賈璉出使辦理國事,而章發、薛蝌就去做生意了。他們將大慶朝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販賣到諸國, 從當地收購香料,胡椒和寶石等等, 章發還特意和當地的商會打交道,邀請他們一起隨自己的船隊出發。
柳湘蓮在外邦住過幾年, 比較了解外邦的事情,他性子豪爽,之前在外面也有幾個朋友,讓他的朋友幫忙收購當地的一些種子,各種作物的種植方法等等。
薛蟠回到大慶後,將奏摺發給皇帝, 將自己所帶的使團的情況介紹清楚,然後和賈璉一起帶著使團往京都而去。他們帶來的貨物,其中一半帶著一起帶往京都,將章發留在江南這邊,將剩餘的一半貨物出手。
皇上收到薛蟠的奏摺,心中激動,兩年了,薛蟠終於回來了。
皇上看薛蟠奏摺上寫了,這次回來,還帶了很多國家的使團。其中有和大慶有往來的,比如暹羅國、茜香國、真真國和波斯國。還有一些。從未和大慶有過邦交的國家,如爪哇、蘇門答臘、榜葛剌和木骨都束等國。據薛蟠所說,此次出使,他們一共拜訪了二十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大多派了使臣跟著來了大慶。
皇上將手重重的擊在御案上,口中大喝道:「好,朕果然沒有看錯薛卿。」
皇上將薛蟠的奏摺拿到大朝上討論,商討迎接使臣的事情。朝廷也為使臣的到來,而運作起來。
等薛蟠帶人到達京都附近,皇上為表重視,派遣大皇子、誠郡王、鴻臚寺卿一起,出京都三十里,迎接薛蟠和使團歸來。
薛蟠到了京都後,讓宣撫使副使將外邦使團交接給鴻臚寺,安排他們在典客署住下。而他和賈璉一起跟著大皇子,直接進宮覲見皇上。
皇上在御書房接見薛蟠。
薛蟠跪下拜見皇上,皇上親自上前,將薛蟠扶了叫起。
皇上看著薛蟠,兩年前,薛蟠還是一個玉面郎君,如今他臉上黑了很多,不像是一個文官,更像是一個武將,將之前的一絲書生氣也脫去了,更顯沉穩。
皇上用手重重的拍在薛蟠的肩上,大聲贊道:「薛卿,好樣的,歡迎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