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下一道罪己詔事小,假如在恭王之事上節外生枝,便是事大了。
但在眼前,她仍要耐著心中焦灼,安慰蘇錦。
「沒事吧?」她回身問他,「有沒有摔著?」
蘇錦臉色雪白,對她的話竟像充耳不聞,只仰著頭,目不轉睛地望著城北那一團黑雲,目光竟是她從未見過的驚懼。
楚瀅握了握他的手,一片潮濕冰冷。
她心中一驚,亦忍不住心疼。
這人方才即便是被她護著,此刻發冠依舊亂了,幾縷墨發落在鬢邊,臉上也沾了些許塵土,與平日芝蘭玉樹的蘇大人大相逕庭。
她抬起手,輕輕替他拭了一拭,道:「臉上髒了。」
蘇錦動也未動,像是要將自己僵立成一座石像一樣。
她心裡便被刺得不是滋味。
他這個人,往常哪怕是天大的事落到面前,不論心裡如何飛快思量,臉上卻總是波瀾不驚的,好像再棘手的事到了他面前,也稱不上什麼大事。
她何曾見過他這般。
想必是見此情景,也擔心恭王一事會生出變數,與她一般作想。
「阿錦,」她放輕了音調,溫聲道,「別怕,不會有事。」
蘇錦的身子卻反而微晃了晃,似乎站立不穩,被她一把擁進懷裡。
「阿錦?」
他望著遠處,眼底涼得像是一陣風過,整個人就要散了去似的,聲音低微,幾乎難以聽清。
「那是火器廠的方向。」
「……」
楚瀅先怔了一怔,一時間像是沒聽明白他的話,木呆呆地看著他。
隨即才覺得一陣涼意陡然從腳底下升起來。
剎那之間,整個人像數九天裡被兜頭潑了一盆雪水,幾乎無法思考。
直到感受著蘇錦在她的臂彎里,強作鎮靜,身子卻止不住地微微發著抖,才逼迫自己回過神來。
「未必就是。」她擁著他肩頭,使他直視著她,「不過是同在北面而已,如何就一定是火器廠的事?遠遠瞧一眼,誰能看得准,指不定在八百里以外呢?」
話雖如此說,聲音卻控制不住地有幾分微啞。
蘇錦顯然也沒有信她的話,垂著眸,竟像是不敢看她一般,嘴唇煞白,連一絲血色也沒有。
落在楚瀅的眼中,只覺得他整個人像是單憑一口氣吊著,碰一下都會碎了。
令人心驚膽戰。
「你別擔心,先回宮去等消息。」她道,「我去一趟太極殿。」
說著,便揚聲喊:「秋桑,過來扶好你家大人。」
秋桑方才突生異象時,似是摔了一下,這會兒有些不好走路,跌跌撞撞地跑到跟前,扶住蘇錦,也跟著勸:「大人,咱們還是先回桐花宮歇著,不急在這一時。」
蘇錦卻固執不肯聽。
「臣與陛下同去。」
「……」
楚瀅一時之間,竟尋不出話來答他。
既不想讓他一同去,也無法對他說重話,兩相僵持,便是無計可施。
不是不允他,而是她當真害怕,眼下局勢複雜,萬一朝臣真要當面為難他,她只唯恐自己護不住。雖然知道,讓他留在宮裡靜候,也並無實質性的區別,但總還可以自欺欺人,還有方寸之地可以周旋。
畢竟她,還真不敢說,那詭異的黑雲便不是出自火器廠。
「陛下,」蘇錦忽地反手抓住她的手,明明是晚春時節,卻冷得像冰一樣。
「不論究竟是何變故,京中生此異動,終究是大事,眼下百官怕是已向宮中趕來。臣身為大楚的臣子,理當前往太極殿,不可例外。若是……」
他目光閃了閃,神色微動,「若是變故果真生自火器廠,臣作為一力促成者,必不能畏縮人後,置身事外,自當以身擔責。」
她怕的還不就是這個。
楚瀅心口一盪,立時慌張得厲害。
「事情還未水落石出,不過是這樣一猜,蘇大人便如此急著要擔什麼責?」
她不願惹他多想,勉強牽了牽唇角,轉身就要往太極殿去。
「秋桑,扶你家大人回去。」
還未邁兩步,手腕忽地被人攥住,這人站在她身邊,身形搖搖欲墜,卻半分不退讓。
「臣是陛下的帝師。」他直直望著她,「若遇事則貪生怕死,不敢承擔,又如何配為人師?」
「……」
楚瀅氣得幾乎嘔血。
平日拿帝師的名頭壓她,便也罷了,什麼時候了,竟有這樣趕著將自己往百官面前送的人。莫非是怕百官沒有由頭辦他嗎?
但終究是犟不過他,只能揣了一顆心,與他並肩趕往太極殿。
太極殿不遠,他們到時,卻有過半官員已立在門前了。
蓋因宮門之外,有一片早市,下了朝的官員慣於去那裡用早點,事情發生在這個當口,大約許多人是拋下碗筷,即刻就趕了回來。
素日靜穆的廣場上,亂糟糟一片,目之所及,皆是憂心忡忡,慌慌張張,指點著城北方向仍未散去的黑雲,三五議論,令人見之心煩。
楚瀅拂袖就往殿裡龍椅上坐,司禮的宮女也顧不上如往常一般,令百官手持笏板,列隊齊整,再宣進殿,只匆忙傳了一聲,一眾人等便烏泱泱湧進來。
其情其狀,越發看得人糟心。
「別鬧這些虛文了。」楚瀅揮了揮手,命百官平身。
但在眼前,她仍要耐著心中焦灼,安慰蘇錦。
「沒事吧?」她回身問他,「有沒有摔著?」
蘇錦臉色雪白,對她的話竟像充耳不聞,只仰著頭,目不轉睛地望著城北那一團黑雲,目光竟是她從未見過的驚懼。
楚瀅握了握他的手,一片潮濕冰冷。
她心中一驚,亦忍不住心疼。
這人方才即便是被她護著,此刻發冠依舊亂了,幾縷墨發落在鬢邊,臉上也沾了些許塵土,與平日芝蘭玉樹的蘇大人大相逕庭。
她抬起手,輕輕替他拭了一拭,道:「臉上髒了。」
蘇錦動也未動,像是要將自己僵立成一座石像一樣。
她心裡便被刺得不是滋味。
他這個人,往常哪怕是天大的事落到面前,不論心裡如何飛快思量,臉上卻總是波瀾不驚的,好像再棘手的事到了他面前,也稱不上什麼大事。
她何曾見過他這般。
想必是見此情景,也擔心恭王一事會生出變數,與她一般作想。
「阿錦,」她放輕了音調,溫聲道,「別怕,不會有事。」
蘇錦的身子卻反而微晃了晃,似乎站立不穩,被她一把擁進懷裡。
「阿錦?」
他望著遠處,眼底涼得像是一陣風過,整個人就要散了去似的,聲音低微,幾乎難以聽清。
「那是火器廠的方向。」
「……」
楚瀅先怔了一怔,一時間像是沒聽明白他的話,木呆呆地看著他。
隨即才覺得一陣涼意陡然從腳底下升起來。
剎那之間,整個人像數九天裡被兜頭潑了一盆雪水,幾乎無法思考。
直到感受著蘇錦在她的臂彎里,強作鎮靜,身子卻止不住地微微發著抖,才逼迫自己回過神來。
「未必就是。」她擁著他肩頭,使他直視著她,「不過是同在北面而已,如何就一定是火器廠的事?遠遠瞧一眼,誰能看得准,指不定在八百里以外呢?」
話雖如此說,聲音卻控制不住地有幾分微啞。
蘇錦顯然也沒有信她的話,垂著眸,竟像是不敢看她一般,嘴唇煞白,連一絲血色也沒有。
落在楚瀅的眼中,只覺得他整個人像是單憑一口氣吊著,碰一下都會碎了。
令人心驚膽戰。
「你別擔心,先回宮去等消息。」她道,「我去一趟太極殿。」
說著,便揚聲喊:「秋桑,過來扶好你家大人。」
秋桑方才突生異象時,似是摔了一下,這會兒有些不好走路,跌跌撞撞地跑到跟前,扶住蘇錦,也跟著勸:「大人,咱們還是先回桐花宮歇著,不急在這一時。」
蘇錦卻固執不肯聽。
「臣與陛下同去。」
「……」
楚瀅一時之間,竟尋不出話來答他。
既不想讓他一同去,也無法對他說重話,兩相僵持,便是無計可施。
不是不允他,而是她當真害怕,眼下局勢複雜,萬一朝臣真要當面為難他,她只唯恐自己護不住。雖然知道,讓他留在宮裡靜候,也並無實質性的區別,但總還可以自欺欺人,還有方寸之地可以周旋。
畢竟她,還真不敢說,那詭異的黑雲便不是出自火器廠。
「陛下,」蘇錦忽地反手抓住她的手,明明是晚春時節,卻冷得像冰一樣。
「不論究竟是何變故,京中生此異動,終究是大事,眼下百官怕是已向宮中趕來。臣身為大楚的臣子,理當前往太極殿,不可例外。若是……」
他目光閃了閃,神色微動,「若是變故果真生自火器廠,臣作為一力促成者,必不能畏縮人後,置身事外,自當以身擔責。」
她怕的還不就是這個。
楚瀅心口一盪,立時慌張得厲害。
「事情還未水落石出,不過是這樣一猜,蘇大人便如此急著要擔什麼責?」
她不願惹他多想,勉強牽了牽唇角,轉身就要往太極殿去。
「秋桑,扶你家大人回去。」
還未邁兩步,手腕忽地被人攥住,這人站在她身邊,身形搖搖欲墜,卻半分不退讓。
「臣是陛下的帝師。」他直直望著她,「若遇事則貪生怕死,不敢承擔,又如何配為人師?」
「……」
楚瀅氣得幾乎嘔血。
平日拿帝師的名頭壓她,便也罷了,什麼時候了,竟有這樣趕著將自己往百官面前送的人。莫非是怕百官沒有由頭辦他嗎?
但終究是犟不過他,只能揣了一顆心,與他並肩趕往太極殿。
太極殿不遠,他們到時,卻有過半官員已立在門前了。
蓋因宮門之外,有一片早市,下了朝的官員慣於去那裡用早點,事情發生在這個當口,大約許多人是拋下碗筷,即刻就趕了回來。
素日靜穆的廣場上,亂糟糟一片,目之所及,皆是憂心忡忡,慌慌張張,指點著城北方向仍未散去的黑雲,三五議論,令人見之心煩。
楚瀅拂袖就往殿裡龍椅上坐,司禮的宮女也顧不上如往常一般,令百官手持笏板,列隊齊整,再宣進殿,只匆忙傳了一聲,一眾人等便烏泱泱湧進來。
其情其狀,越發看得人糟心。
「別鬧這些虛文了。」楚瀅揮了揮手,命百官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