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啊?這……」劉鈺嘴角笑容一僵, 連忙低頭哈腰道, 「陛下,您是九五之尊,這等雞毛蒜皮、鄰里紛爭的小事, 哪配得上您親自費功夫。」

  她眼珠子一轉,主意就來。

  「不如您在這兒稍事休息, 微臣讓方才幾名侍人來打扇伺候,若是您想聽個小曲兒一類的,他們也能唱得來,只您不嫌他們粗陋就成。」

  楚瀅卻不顧她提議, 利落就站起身來,隨手將衣擺撣了一撣,分外瀟灑。

  「無妨,朕在這兒坐了許久,也有些乏味。」她笑眯眯的,「朕從小長在宮裡,還從沒見過衙門升堂是個什麼模樣,正好,讓朕也跟去見識見識。」

  說著,還向劉鈺一笑,十分誠心的模樣,「劉卿放心,朕不懂訴訟刑獄之事,也必不與你添亂,你仍舊審你的,朕只坐在一旁觀看罷了。」

  瞧那神色,不像是要旁觀升堂,反倒像是要看戲曲雜耍一般,興味盎然。

  劉鈺還未及答話,就見一旁的蘇錦也跟著起身,神色淡然,「臣也與陛下同去。」

  眼見得他二人已是起身等候的模樣,劉鈺卻也沒有說辭好再推阻,心裡暗道,罷了,這位陛下大約也只是孩子心性,瞧個新鮮,諒她也看不出個門道來。

  至於這位帝師麼,的確是個嚴謹細緻的性子,不過久居朝中大員,對這民間訴訟之事,倒未必能懂幾分,即便是一會兒真有什麼,她三兩句矇混過去,又能如何?

  如此,倒也不算太提心弔膽,躬身一引,便道:「陛下請,蘇大人請。」

  公堂就設在府衙的前面,一行人不出片刻即至,還未見著告狀的人,就見百姓圍在門前,里三層外三層地看熱鬧,想必都是為鼓聲所吸引,想瞧瞧是哪個膽大包天的敢擊這衙門的登聞鼓,究竟有何冤屈要訴。

  劉鈺站到了公堂上,便犯了難。

  若論尊卑,那合該陛下坐正堂,但陛下此番出巡,除去各道官員,底下的百姓卻是並不知道多少的,要是此刻將她請上正座,這身份上卻也難說。

  卻見楚瀅毫無猶豫,面色不改,逕自走向一旁坐了,沖她一拱手,「劉大人,請吧。」

  她微服在外,衣衫並不見帝王服色,倒像是什麼過路辦事的官員,陪著一同聽一聽審,門外的百姓卻也辨不清楚。

  劉鈺見她如此,也便如常坐了,將驚堂木一拍,揚聲道:「是何人擊鼓?」

  立刻有衙役,從外頭帶進一人來。

  是一名中年女子,形容黑瘦,像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家,只身上的衣衫襤褸髒污,都辨不出本色來,像是不知多久沒洗了。

  她一進門納頭便拜,口中直呼:「青天大人在上,草民苦哇!」

  這副模樣,驚得劉鈺的額角都跳了三跳。

  可別是什麼被鄉紳搶占了田地的,或是在小吏富戶手下吃過虧的,眼巴巴地跑到陛下跟前來討公道,這若是捅出來,便要吃不了兜著走。

  她當即將臉一沉,便道:「堂下姓甚名誰?」

  那人就答:「草民齊二妮,叩見大人。」

  她點點頭,示意書吏記下。

  「你此番擊鼓升堂,所為何事?你且細細說來。」

  不待對方開口,又補道:「你當知曉,這登聞鼓可不是等閒能擊的,如今本官在此聽你細說,替你主持公道,你卻也要老實講來,不可攀誣,不可誹謗,若所言之處有歪曲不實的,卻也不可輕縱過去。」

  其意顯然,是在警告這民婦,想明白了再開口。

  對面連連叩頭,一疊聲道:「草民不敢,草民所言句句是真,如有半句不實,便叫天打雷劈,客死異鄉啊!」

  說著,就落下淚來,其狀悲切不已。

  「草民乃是京郊人氏,年前和同鄉一道,讓人給騙了,說是出來做工,誰料想是給關進深山裡頭,比坐牢還不如哇。

  「一連四五個月,咱們在裡頭過的,是豬狗不如的日子,草民這是好不容易,摸著空逃了出來,裡頭還關著千百號人呢。」

  她跪在堂前,仰臉望著劉鈺乞憐,「但求青天大人,替咱們做主,救一救裡頭的人吶。」

  劉鈺坐在高堂上,卻是一身的汗陡然間都滲了出來,貼在脊背後頭,黏著衣衫,涼颼颼一片。

  怎麼早不來晚不來,單挑在這時候來呢!

  她只以為這擊鼓鳴冤之人,至多不過是告官府豪紳,或許讓陛下聽了,有些麻煩,卻是千想萬想,也不曾料到,這竟是直衝著恭王殿下開在深山裡的那處廠子來了。

  她心裡竟有那麼一會兒工夫,怨恭王她老人家不謹慎,怎的特意挑了那般偏僻所在,又嚴防死守,竟還能讓這樣一個民婦給逃了出來呢?

  若要在平時,她定是敷衍幾句,讓衙役將這人趕走了事,無奈在陛下跟前,卻不得不將場面走下去。

  她一挑眉,擺了個將信將疑的模樣。

  「哦?從京城到江州,何止千里,你們便如此不設防,輕信他人,不辭路途辛勞,過來做工?」

  堂下那齊二妮聞言一愣,黑黢黢的臉上有些無所適從,低頭搓手道:「都是讓豬油蒙了眼睛了,見她們給的工錢多,想著出來做一陣工,雖是地方遠些,多賣些力氣,但能掙回錢去讓一家老小過得寬裕些,也是值的,哪想到……」

  劉鈺就從鼻子裡輕哼了一聲,問:「那叫你們做工的人呢,姓甚名誰,你們可識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