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不由心道,恭王殿下那一番提醒,實是言過其實,倒讓她平白緊張了許久。

  「是,這等事情,陛下便只管交給微臣跑腿。」她呵呵笑著,便要去提茶壺,親手替楚瀅添茶。

  不料一提起來,手上卻是輕飄飄的,已經空了。

  她原有一個偏房小侍,隨侍在旁,見狀立刻上來接過去,曼聲道:「這一壺茶也飲了三泡了,不若侍身去換了新茶來,奉與陛下,調一調口味,可好?」

  劉鈺便一同望著上首。

  見楚瀅點一點頭,她就回身道:「好,那便快去換了來吧。」

  說話間,還頗有幾分自得,以為她這小侍機靈得很,懂得辦事,在陛下面前很掙臉面。

  那小侍不過片刻,就將新茶沏了來,一邊道「侍身替陛下斟茶」,一邊就上前去。

  劉鈺眼角餘光里瞥見,那日日跟隨陛下身邊的帝師蘇大人,端坐鄭重,眉目沉靜,不見如何,心裡便道,這倒是罕見的沉得住氣的男子。

  她從旁人隻言片語中早已聽來,這位帝師,與陛下頗有一些不清不楚的事,據說能坐到今日的位置上,憑的也不全是真本事,只是至今還不過一介朝臣,終究沒能在陛下身邊博得半點名分。

  據她這幾日親眼所見,這位蘇大人倒還是有幾分較真的,陪同陛下遊山玩水時少言寡語,並不如何熱衷,反倒是回到府衙,便總變著法地向她要些帳冊、賦稅、出入關卡的記錄看。

  幸好,陛下對這些事上毫無興趣,自然也不會幫著他,如此,她便有底氣和他打馬虎眼,欺他對江州地界的事務不熟,面上仍是恭敬的,卻只拿些無關緊要的打發他,便是叫他琢磨透了,也看不出什麼不對來。

  要不然,她還真怕恭王殿下那一檔子事讓他給抓出了什麼關鍵。

  她瞧著那蘇大人,便忍不住搖頭,心裡極是嘆息。

  好好的一個男子,偏要想不開,非得在政事上較什麼勁兒啊,殊不知這天底下的男子,無論如何在外拋頭露面,終究還是要嫁得一位好妻主才是正經。他有這等聰明,還不如多用一些在陛下身上,琢磨著如何讓陛下將目光往他身上放幾分。

  卻聽那邊楚瀅道:「嗯,這茶不錯,比剛才的還好些。」

  她的小侍莞爾一笑,眼波盈盈,「陛下好品味,這是玲瓏山上產的,最是清香甘甜不過,今年的年景又好,多少富戶名士就惦記著這個呢。」

  他又道:「不過,最好的還是在陛下宮裡呢,是山上那幾棵幾百年的老茶樹出的,攏共也就那麼些子,咱們大人可是一日也沒敢耽擱,忙忙地就獻進京里去了。」

  劉鈺聽著,卻是腦後猛地一緊,脫口就斥道:「陛下面前,哪裡有你多話的份兒?」

  說著,也不容他辯,立刻就使了一個眼色,「下去!」

  那小侍愣了愣,顯見得有幾分委屈,不知自己分明是在陛下面前討巧,替她表功勞,如何就說錯了話惹她不悅,但見她眼神兇狠,也不敢再留,連忙告了罪就下去了。

  劉鈺忙道:「底下的人不懂規矩,陛下勿怪。」

  楚瀅倒是面色淡淡,只一笑:「無妨,也不必叫他嚇著了。」

  劉鈺見她神色如常,像是沒聽出來,才敢鬆一口氣。

  怪她這小侍,平日在她跟前伶俐討巧慣了,在陛下面前也敢多話,殊不知,那好茶她是急忙送進了京不錯,卻是半分也沒往宮裡獻,而是都在恭王府裡頭呢。

  攏共就那麼一點,恭王她老人家又難得有個看得上眼的東西,她可不得緊著伺候嗎。

  這要是陛下較真起來,問宮裡如何沒見著,她今日這一關可真是難過了。

  萬幸,大約是宮裡頭好東西也多,陛下享用不盡,一時半刻的壓根想不起來,沒有與她計較的意思。

  好險,好險吶。

  她剛舒了一口氣,想背過身去抹一抹額上汗,卻忽聽前頭傳來沉沉敲擊聲,「咚——咚——」敲得雜亂無章,卻像催命符似的惹人心煩。

  楚瀅端著茶盞,凝神聽了一耳朵,就問:「是什麼動靜?」

  她心裡就暗罵,也不知是誰,早不來晚不來,淨挑在今日給她找麻煩來了。

  這便是衙門公堂門前的那一面登聞鼓。她在這知州任上,也快有十年了,遠近百姓誰不知道,她最煩人敲這東西,有什麼案情依著規矩陳上來便是了,平日裡幾乎無人來觸這個霉頭。

  今日卻偏挑在陛下在時,來平白生事。

  她既不能不答,又不願多生事端,便想著討一個巧,賠笑道:「陛下稍坐,微臣這就去看看。」

  不料還未邁步,就聽那沉默許久的蘇大人道:「這是有百姓在擊鼓鳴冤。」

  第45章 鳴冤 百姓苦。(二合一)

  「哦?擊鼓鳴冤?」楚瀅斜斜一挑眼角, 手中的茶盞便放下了。

  劉鈺後脖頸一涼,心中連道這蘇大人嘴太快,這般脾氣秉性, 也不知平日在朝堂上是如何與同僚相與的。

  「也不知今日是東家偷了西家的雞,還是哪戶又姐妹分家、男人拌嘴。」她賠著笑, 滿面和氣,「陛下您稍坐, 恕微臣失陪片刻,去前面看看。」

  真是的,這太平富庶的江州府, 青天白日, 陛下跟前, 怎麼會有冤情呢?

  她說著, 作了個揖, 就要告退往外面去。

  卻不料楚瀅粲然一笑:「哎,正好,朕也一同去瞧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