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合唱團聽過之後,也想將這段旋律寫詞,用在最後的大合唱里。

  厲勁秋人盡其用,來了根本沒空和鍾應閒聊,時時都被學生們環繞。

  清泠湖學院的大學生,想法多、又積極,這邊一些人趕去上課,另外一些人無縫接班。

  連《桃李》的詞,都能填出三四種春風化雨、桃李飄香。

  厲勁秋沒當過老師,這次算是充分體會了老師的辛酸苦痛。

  學生們靈感爆棚,歌詞看得他皺眉挑眉,耳邊還停不住吵吵鬧鬧嘰嘰喳喳,搞得會場像個菜市場。

  「就定這份詞吧,寫的『願做春風,送你朝霞』。」

  他話音剛落,坐了一圈的「作詞家」馬上反駁。

  「可我覺得『暮色歸來,不辭辛苦』更像柏老師。」

  「為什麼不選那份『雨後彩虹,正是晴天』,明明這詞更適合歌頌柏老師。」

  「沒有為什麼。」

  厲勁秋完全不溫柔,一點兒也不想跟這群年輕人溝通,保持著自己的專橫獨行,「我是《桃李》作曲人,聽我的。」

  學生們一臉不高興,如果不是厲勁秋作曲,估計他們得當場起義。

  「因為柏老師喜歡春風。」

  溫柔的聲音從旁邊傳來,鍾應剛結束了二胡合奏,就聽到了厲勁秋慣有的蠻橫。

  「他不喜歡學生去歌頌他的辛苦、勞累,他只想做一縷春風,在我們感受不到的情況下,給我們帶去溫暖。」

  鍾應拿過另外幾份歌詞,裡面為《桃李》寫下的句子,都是學生角度的感悟。

  老師很辛苦,老師付出了一切,他們應當銘記終生。

  唯獨厲勁秋選的歌詞,站在了柏輝聲的角度,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景象。

  老師是春雨、老師是春風,潤物細無聲,育人輕無痕。

  鍾應說完,剛才還義憤填膺的學生們,都重新拿起了春風春雨的《桃李》。

  歌詞樸素,只有美好的景象,細細品讀,確實字字都像他們印象中的柏老師,又不禁紅了眼眶,偷偷抹淚。

  確定了合唱最後的歌詞,厲勁秋終於功成身退。

  他和鍾應並肩走出會場,看著學院綠樹成蔭,嘆息道:

  「當老師也太不容易了,我以前跟這麼多頂尖樂團打交道,都是我說了算。」

  大作曲家強烈的自信自負,在樂團一次次妥協之中膨脹。

  鍾應笑著說:「那是因為樂團的人,都知道你的脾氣,也清楚你的能力。但是,這次紀念音樂會,以學生們為主,無論你是作曲家還是演奏者,都得為柏老師著想,他們才會信服。」

  這不是憑實力的舞台,而是充滿了尊敬和悼念的會場。

  厲勁秋再厲害,擁有再多的榮譽,都會受到本能的排斥。

  因為他不是柏輝聲的學生,決定的優先級別甚至在鍾應這個內門弟子之後,必須拿出充足的理由,才能打消學生們的不贊同。

  厲勁秋受教了。

  他笑著跟隨鍾應,聽著鍾應聊二胡合奏的排練。

  走著走著,他發現不是離開學院的方向。

  「去哪兒?」他問。

  鍾應說:「你不是想看大家為遺音雅社找回的樂器?就在學院的樂器室里。」

  清泠湖學院坐地寬廣,說是樂器室的地方,卻單獨建成了一座平房,裝載了嚴密的三防系統。

  鍾應請了管理員打開大門。

  厚重的防盜門嘎吱作響,立刻展現出了裡面滿牆滿室的樂器。

  厲勁秋不知道什麼時候發過去的閒聊藉口,竟然真的得到了滿足。

  他詫異的看著這間樂器室,覺得自己來到了一間民樂樂器行。

  許許多多的雕花琵琶,懸掛在牆上。

  各色各式的銀弦二胡,安靜的擺放。

  還有幾件落單的青銅鐘磬、陶塤,仔細的保管在玻璃櫃裡。

  厲勁秋走進去,竟然還見到一張七弦琴!

  他難以置信,「這些全是華人互助會買回來的古董樂器?」

  「不止是華人互助會,還有清泠湖商會、學院校友。」

  鍾應走過去,拿起那隻造型古樸的陶塤,說道:「像這種陶塤、鐘磬,則是清泠湖博物館原樣複製的文物,送給學院作為教學用具。」

  樂器室保存的樂器,誕生時間悠久或者短暫,都因為它們品相完好,能夠彈奏,所以沒有送去博物館當作展覽品。

  「清泠湖學院的老師們,每一年都會為這些琵琶、二胡尋找新的主人。」

  鍾應仰頭看著那些珍貴的古董,說道,「哪怕它們暫時找不到主人,老師們也會時不時取出它們,帶它們走出樂器室,走進課堂或者登上舞台。」

  寥寥幾句,厲勁秋都能感受到清泠湖學院對這些樂器的用心。

  老師們為樂器挑選主人,又何嘗不是在進行著一場默契的傳承。

  他視線掠過那些雕花琵琶,每一把都擁有相似的模樣,彰顯著千年樂器流傳至今的文化。

  但他又看了看那些二胡,心裡充滿好奇。

  馮元慶的二胡,明明是帶回了國,怎麼還有人不停的往學院送買回的二胡?

  於是,他問道:「馮先生的二胡也遺失了?」

  「沒有遺失。」鍾應勾起淺淡的無奈,「只可惜它原原本本的回國,卻被燒毀了。」

  輕描淡寫的語氣,他並沒有說明二胡怎麼樣遭到燒毀,厲勁秋仍能感受那份憂傷惆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