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人顫巍巍提出抗議,「陛下,不…不妥吧?」

  帝王支頤,不像發怒的樣子,眸光懶懶轉到那人身上。

  「何處不妥,愛卿,說來聽聽。」

  那人是個儒生,雖文弱膽小,又頗有幾分不怕死的感覺,一席話又臭又長,引經據典,滔滔不絕。

  帝王聽著聽著,掩嘴無聲打了個呵欠。

  他們雖也不願聽這儒生長篇大論,嘮叨個沒完,可神奇的是,大家一律說了三個字「臣附議」。

  帝王坐正身體,垂頭望著下方,不知想些什麼,片刻後,不經心的笑了笑。

  「立後乃是大事,的確不可草率兒戲,此事擱置再議吧。」

  群臣都有些愣住,陛下今日,怎麼突然好說話了?驚愣之後,隨之就是狂喜。

  看來,陛下也不是非那個鄉間女娃不可,這麼說,自家也有機會了?哈哈,這就回去,給家中女兒再請幾個教導嬤嬤好好教著。

  ……

  九洲瑤台仙宮這次沒有換宮婢,卻換了新的主人。

  帝王回宮後,先是命李元容前往玉蘭縣,命他救回長公主,再者就是把喬若安排在了虞扶蘇住過的九洲瑤台宮裡,把喬若的阿婆也從山腳下的小院裡接到了宮中。

  剛回來時,帝王還常去毓慶殿看望貴妃和小公主,時不時教導小太子一些經史典論,治國之策,後來,就漸漸不做了,除每日上朝批閱奏章之外,只一心往九洲瑤台宮裡撲。

  宮中朝堂上,陛下欲立那個鄉間帶回的丫頭為後,只不過在等待時機的傳聞浮浮沉沉,就沒有停歇過。

  貴妃終於按捺不住,一定要去會會,究竟是哪方神聖。

  「母妃。」貴妃正擰眉含怒,忽有一道又嬌又甜的聲音喚她。

  貴妃扭頭,當即收了愁眉,目色欣喜柔軟,「花朝,到母妃身邊來。」

  她自己選了這條路,常伴君王,永享富貴,可宮闈寂寞,少了情愛的滋潤,她也不是不苦悶寂寞,幸而有花朝在她身邊。

  她曾以為,她對軟乎乎愛哭鬧的孩子沒什麼特別的喜愛、不舍之情,就連曾經她親身懷著的那個,她也沒有人們常說的血脈連心的感覺。

  當陛下把那碗墮胎的藥親自端到她面前,她接過,毫不猶豫就喝了,親眼看著血水一點點從身體裡流出來。

  可如今,誰若要說想把花朝從她身邊抱走,她能和那人潑命去鬧,即便那個人是陛下,也想都別想。

  其實,陛下也不是沒動過這樣的心思,不過,被虞扶蘇拒絕了。

  她曾問過虞扶蘇為什麼?不想自己的女兒嗎?

  虞扶蘇看著她,目光是溫溫淺淺的。

  「當然想。」她說,「只是花朝不喜歡我,她更喜歡你,我若強行把花朝帶回,只會為自己的一點私念傷害了花朝,況且,那樣對你也很殘忍,不是嗎?」

  「只要你用心待我的女兒,只要花朝開心,她在誰的身邊長大,並沒有關係。」

  那時,她有些詫異的看著虞扶蘇,許久才嗤笑一聲,「花朝有你這樣的生母,真不知道是幸或是不幸?」

  現在想來,虞扶蘇說的倒也沒錯,她和花朝母女親密,花朝的確更喜歡她,她也實在離不開花朝的。

  這就是為什麼虞扶蘇雖然是虞家人,她對付她卻不討厭她的緣故,有的時候,虞扶蘇真的挺可愛的。

  不然,陛下也不會對她……

  而她卻似是一道煙霧,更似一線流霞,分明就在眼前的,卻縹縹緲緲,總握不進手中。

  她想,對於虞扶蘇,陛下就是這樣患得患失的感覺,正如當時年少,一同身在尹桑之時,陛下就在眼前,心卻越來越高,越來越遠,她那時就是這樣的感覺。

  想來,人都逃不脫一個「賤」字,丟棄唾手可得的,追尋飄渺無蹤的。她是如此,陛下亦然。

  想到此處,貴妃有些煩悶傷神,強令自己摒棄這些雜念,美眸只看向小公主,摸著小公主柔軟的髮絲。

  心中果然好受了許多,明明當初只是聖命難違兼之心血來潮,怎麼養著養著,還認真起來了呢?

  貴妃失笑,湊過身去,在小公主鬢髮邊輕輕親了一下。

  「母妃帶花朝出去玩好不好?」

  小公主笑盈盈眨著水潤明眸,「好啊,母妃,我們快走。」

  貴妃帶小公主和婢女乘舟到了九洲瑤台宮前,一徑闖上殿去。

  九洲瑤台宮裡的宮婢跪下阻攔,「陛下吩咐,任何人不得擅闖,求娘娘恕罪,不要為難奴婢們。」

  貴妃長眉一挑,「有什麼不能見人的,本宮今日非要進去看個究竟。」

  「給本宮讓開,不然,本宮教人打你們的嘴!」

  兩方僵持不下,眼見貴妃已然動怒,想要對仙宮裡的宮婢用刑。

  忽有一道溫柔聲線傳出,「讓貴妃娘娘進來吧,陛下若是怪罪,由貴妃娘娘一力承擔。」

  貴妃聞言一愣,「虞扶蘇?」

  她不覺往殿中走去,見殿中央立著個裊裊婷婷的美人,一襲煙紫色長裙迤邐如水,梳著個輕巧靈便的髮髻,每一處點綴無不秀雅脫俗,雖只是一個背影,一見便覺端莊秀美,滿目生輝。

  貴妃眉心微蹙,喚道:「虞扶蘇?」

  她心下有些疑惑,據她所知,陛下是沒有帶虞扶蘇回宮的,不知把她藏到了哪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