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墨先生這一手茶技,著實令人賞心悅目。」季景辭由衷嘆道。
墨柏枝謙虛道:「殿下謬讚,要說茶技,高將軍才是一絕……」
高子良本來是沈懷麾下的得力幹將,後來沈皇后過世後沈懷就將他留在了京都,做東宮僚屬,羽林衛指揮使虞方便是他推薦給季景辭的。
這次沈越止隨丁斯年趕往西南,他畢竟年幼涉世未深,季景辭不甚放心,便讓高子良隨他同行了。
其實高子良戀慕墨柏枝在西苑不是什麼秘密,只是墨柏枝心有所屬一直對高子良避而遠之,沒想到這次一走,墨柏枝竟然主動提起了他。
「高將軍要是聽到墨先生如初誇讚,只怕睡覺都能給笑醒了。」季景辭笑著打趣。
見墨柏枝不言,他又低低補充了一句,「也不知他們這一去,何日能夠再回京都?」
墨柏枝沏茶的手一頓,不小心灑了幾滴茶湯出來,這些年就像她一心找尋師兄宋已的足跡,高子良也是一直默默關注她,她懂他的心情,但是感情一事,確實無可奈何,她邁不過那個坎兒。
可是這次不一樣,高子良離開京都多日,墨柏枝竟突然有些擔憂了,從前她出門短則三兩月,長則快一年,總是每隔幾日便能收到他的信件,這次卻一直沒有。
她終於問出口:「殿下可有他們最近的消息?」
季景辭看著墨柏枝,有些意味深長,「墨先生是想問高將軍的消息吧?」
墨柏枝抿了抿唇,沒有回答。
「墨先生,孤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她倆的事季景辭這些年一直看在眼裡,說實話,墨柏枝一直守著一份絕望,不肯讓自己走出來,他甚是為高子良可惜。
「殿下但請直言。」
季景辭攏了攏大氅領口的毛領,「墨先生既然惦記高將軍,為何又總是對他避而遠之?貴師兄不說已然故去,即使他在世之時,也從不曾聯絡過你,這跟你對高將軍的行為有何不同?依孤看你並非對高將軍毫無情誼,若是回頭,豈不成就一樁美事?」
墨柏枝替季景辭添了盞茶,「殿下,墨某也有一問,不知可否請殿下解答。」
季景辭接過茶盞,示意她問。
「這京都貴女萬千,戀慕殿下的,窈窕淑女有之,嫵媚多情者有之,巾幗不讓鬚眉者亦有之,殿下拒絕親事,可是因為小舟?」
季景辭抿了口茶,不置可否。
墨柏枝卻根本不需要他回答,只微微一笑,「道理都是相似的,有時候明知道那個人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合適的,可是他一旦駐紮在了心上,其他人,於你,便都成了浮雲流水。」
見季景辭悶頭品茶,墨柏枝繼續道:「高將軍確實很好,他離去甚久又毫無消息,墨某確實擔憂,但卻只是出於朋友之義,並無他想。」
「墨某一直知道師兄無意,但是感情是很私人的事情,他不願接受我,我十分理解他,我不願再接受其他人,也希望您能理解我。」她又補充了一句。
季景辭心有所感,雖然貴為太子,但他其實一直有些患得患失,他自覺在他跟宋舟之間是主動的那一個,可是無論他開多少次口,她總是有些迴避,只有非逼她一把,她才會給他一點積極的回應。
可是明明在之前,她對孟亭不是這樣的,一想到這兒,向來敏感自傲的太子殿下就很鬱卒。
可是即使這樣,驕傲如他也沒有想過要放手,或者找個替代。
因為或許是第一次見她,也或許是不知不覺間,她的身影就已經鐫刻在了心頭。
正如墨柏枝所說,其他人於他而言,都已經成了浮雲流水,過眼煙雲。
他感她所感,慟她所痛,如此而已。
「孤明白了,此事孤以後不會再提,也會親自向高將軍轉達,墨先生盡可放心。」
影劍自袖中掏出幾封信遞給墨柏枝,季景辭解釋道:「這是高將軍這些日子的信,孤私自截下想試試你的反應,此事是孤多管閒事了,還請墨先生勿怪。」
說罷,季景辭舉杯以茶代酒朝墨柏枝致歉。
墨柏枝向來灑脫,擺了擺手,「殿下一片好心,墨某怎敢怪罪。」
言罷,一口飲下杯中茶水,將此事揭過。
「對了,墨先生,孤上次讓你改良的袖箭如何了?」飲完茶,季景辭想到了叫墨柏枝來的另外一樁事。
墨柏枝蹙眉,「這袖箭的機括有些難弄,您想讓它輕便一點倒是不難,可是輕便太多了這個力道還是很難跟上,這力道一輕,威力就不行了。」
「孤明白,只是女子力氣不濟,她又沒有練過,只怕太重根本就不會戴上。」季景辭有些愁。
墨柏枝恍然大悟,「殿下是替小舟做的?」
季景辭點頭,「她要強,又不肯麻煩人,之前在渝州就差點幾次丟了小命,孤看她總去齊王府,多個防身的也好。」
墨柏枝欣喜道:「是小舟的話好解決,之前我就給了她一個小型袖箭,那個袖箭機括無力,卻可以射絨針,小舟懂醫術,抹點藥粉扎人穴位不成問題,殿下大可放心。」
倒不知兩人想到一塊兒去了,季景辭這下放心了些許,不過他聽墨柏枝說可以將袖箭弄得稍微輕便一點又不影響性能,他心下一動。
「墨先生,你剛說可以將它改得輕便一點又不影響性能,能輕多少?」
墨柏枝謙虛道:「殿下謬讚,要說茶技,高將軍才是一絕……」
高子良本來是沈懷麾下的得力幹將,後來沈皇后過世後沈懷就將他留在了京都,做東宮僚屬,羽林衛指揮使虞方便是他推薦給季景辭的。
這次沈越止隨丁斯年趕往西南,他畢竟年幼涉世未深,季景辭不甚放心,便讓高子良隨他同行了。
其實高子良戀慕墨柏枝在西苑不是什麼秘密,只是墨柏枝心有所屬一直對高子良避而遠之,沒想到這次一走,墨柏枝竟然主動提起了他。
「高將軍要是聽到墨先生如初誇讚,只怕睡覺都能給笑醒了。」季景辭笑著打趣。
見墨柏枝不言,他又低低補充了一句,「也不知他們這一去,何日能夠再回京都?」
墨柏枝沏茶的手一頓,不小心灑了幾滴茶湯出來,這些年就像她一心找尋師兄宋已的足跡,高子良也是一直默默關注她,她懂他的心情,但是感情一事,確實無可奈何,她邁不過那個坎兒。
可是這次不一樣,高子良離開京都多日,墨柏枝竟突然有些擔憂了,從前她出門短則三兩月,長則快一年,總是每隔幾日便能收到他的信件,這次卻一直沒有。
她終於問出口:「殿下可有他們最近的消息?」
季景辭看著墨柏枝,有些意味深長,「墨先生是想問高將軍的消息吧?」
墨柏枝抿了抿唇,沒有回答。
「墨先生,孤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她倆的事季景辭這些年一直看在眼裡,說實話,墨柏枝一直守著一份絕望,不肯讓自己走出來,他甚是為高子良可惜。
「殿下但請直言。」
季景辭攏了攏大氅領口的毛領,「墨先生既然惦記高將軍,為何又總是對他避而遠之?貴師兄不說已然故去,即使他在世之時,也從不曾聯絡過你,這跟你對高將軍的行為有何不同?依孤看你並非對高將軍毫無情誼,若是回頭,豈不成就一樁美事?」
墨柏枝替季景辭添了盞茶,「殿下,墨某也有一問,不知可否請殿下解答。」
季景辭接過茶盞,示意她問。
「這京都貴女萬千,戀慕殿下的,窈窕淑女有之,嫵媚多情者有之,巾幗不讓鬚眉者亦有之,殿下拒絕親事,可是因為小舟?」
季景辭抿了口茶,不置可否。
墨柏枝卻根本不需要他回答,只微微一笑,「道理都是相似的,有時候明知道那個人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合適的,可是他一旦駐紮在了心上,其他人,於你,便都成了浮雲流水。」
見季景辭悶頭品茶,墨柏枝繼續道:「高將軍確實很好,他離去甚久又毫無消息,墨某確實擔憂,但卻只是出於朋友之義,並無他想。」
「墨某一直知道師兄無意,但是感情是很私人的事情,他不願接受我,我十分理解他,我不願再接受其他人,也希望您能理解我。」她又補充了一句。
季景辭心有所感,雖然貴為太子,但他其實一直有些患得患失,他自覺在他跟宋舟之間是主動的那一個,可是無論他開多少次口,她總是有些迴避,只有非逼她一把,她才會給他一點積極的回應。
可是明明在之前,她對孟亭不是這樣的,一想到這兒,向來敏感自傲的太子殿下就很鬱卒。
可是即使這樣,驕傲如他也沒有想過要放手,或者找個替代。
因為或許是第一次見她,也或許是不知不覺間,她的身影就已經鐫刻在了心頭。
正如墨柏枝所說,其他人於他而言,都已經成了浮雲流水,過眼煙雲。
他感她所感,慟她所痛,如此而已。
「孤明白了,此事孤以後不會再提,也會親自向高將軍轉達,墨先生盡可放心。」
影劍自袖中掏出幾封信遞給墨柏枝,季景辭解釋道:「這是高將軍這些日子的信,孤私自截下想試試你的反應,此事是孤多管閒事了,還請墨先生勿怪。」
說罷,季景辭舉杯以茶代酒朝墨柏枝致歉。
墨柏枝向來灑脫,擺了擺手,「殿下一片好心,墨某怎敢怪罪。」
言罷,一口飲下杯中茶水,將此事揭過。
「對了,墨先生,孤上次讓你改良的袖箭如何了?」飲完茶,季景辭想到了叫墨柏枝來的另外一樁事。
墨柏枝蹙眉,「這袖箭的機括有些難弄,您想讓它輕便一點倒是不難,可是輕便太多了這個力道還是很難跟上,這力道一輕,威力就不行了。」
「孤明白,只是女子力氣不濟,她又沒有練過,只怕太重根本就不會戴上。」季景辭有些愁。
墨柏枝恍然大悟,「殿下是替小舟做的?」
季景辭點頭,「她要強,又不肯麻煩人,之前在渝州就差點幾次丟了小命,孤看她總去齊王府,多個防身的也好。」
墨柏枝欣喜道:「是小舟的話好解決,之前我就給了她一個小型袖箭,那個袖箭機括無力,卻可以射絨針,小舟懂醫術,抹點藥粉扎人穴位不成問題,殿下大可放心。」
倒不知兩人想到一塊兒去了,季景辭這下放心了些許,不過他聽墨柏枝說可以將袖箭弄得稍微輕便一點又不影響性能,他心下一動。
「墨先生,你剛說可以將它改得輕便一點又不影響性能,能輕多少?」